- 年份
- 2024(3982)
- 2023(5940)
- 2022(4877)
- 2021(4447)
- 2020(3793)
- 2019(8582)
- 2018(8345)
- 2017(15856)
- 2016(9465)
- 2015(10292)
- 2014(10322)
- 2013(10263)
- 2012(9941)
- 2011(9018)
- 2010(9109)
- 2009(8149)
- 2008(8455)
- 2007(7611)
- 2006(6565)
- 2005(6099)
- 学科
- 济(34598)
- 经济(34554)
- 业(23721)
- 管理(22196)
- 企(18950)
- 企业(18950)
- 方法(16053)
- 数学(13847)
- 数学方法(13625)
- 学(12616)
- 财(10519)
- 农(9560)
- 中国(9253)
- 制(8075)
- 业经(7466)
- 务(6860)
- 财务(6853)
- 财务管理(6840)
- 企业财务(6661)
- 地方(6650)
- 银(6610)
- 银行(6566)
- 融(6514)
- 金融(6512)
- 农业(6456)
- 行(6310)
- 贸(5978)
- 贸易(5976)
- 易(5788)
- 体(5760)
- 机构
- 大学(142137)
- 学院(139755)
- 研究(56269)
- 济(50800)
- 经济(49681)
- 管理(45222)
- 科学(40689)
- 理学(39350)
- 中国(39013)
- 理学院(38686)
- 管理学(37662)
- 管理学院(37408)
- 农(36857)
- 所(32302)
- 京(30884)
- 研究所(30251)
- 农业(29938)
- 业大(27484)
- 财(24236)
- 中心(24079)
- 江(22054)
- 院(20197)
- 财经(19744)
- 范(19473)
- 省(19069)
- 师范(19049)
- 北京(18981)
- 室(18815)
- 农业大学(18720)
- 经(18045)
- 基金
- 项目(99414)
- 科学(76563)
- 基金(72494)
- 家(68158)
- 国家(67608)
- 研究(63567)
- 科学基金(54649)
- 省(39519)
- 自然(38825)
- 社会(38629)
- 基金项目(38068)
- 自然科(37966)
- 自然科学(37947)
- 自然科学基金(37317)
- 社会科(36565)
- 社会科学(36553)
- 划(34878)
- 资助(30169)
- 教育(29528)
- 重点(24150)
- 编号(22657)
- 计划(22606)
- 部(21667)
- 发(21545)
- 科技(20480)
- 创(20442)
- 科研(20261)
- 成果(19592)
- 创新(19331)
- 业(18382)
共检索到20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永凯 李建林 俞菊华 陈雪峰 李红霞
通过PCR和基因组步移法,从吉富罗非鱼DNA中扩增出肌细胞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及其5′调控区。该序列全长2413bp,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5′调控区462bp,外显子Ⅰ379bp,外显子Ⅱ371bp,部分外显子Ⅲ145bp,内含子Ⅰ305bp,内含子Ⅱ751bp,编码区共编码298个氨基酸。5′调控区含有与肌肉特异性基因转录密切相关的转录调控元件E-box以及其他一些转录调控元件,如TATAbox,OCT1,AP1,AP4。通过随机测序法寻找SNPs(Signal nucleotide poly morphisms),获得了3个SNPs,但在群体筛选中,只有内含子Ⅱ内的1个SN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春年 阎萍 刑成峰 裴杰 郭宪 包鹏甲 丁学智 褚敏 朱新书
采用PCR-SSCP技术对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共277头)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该基因座上,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大通牦牛呈不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牦牛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MSTN基因内含子2对成年牦牛胸围、体质量、胸围指数、体长指数和肉用指数均显著相关(P<0.05),而不同基因型的牦牛体高、管围、体长和管围指数差异不显著。初步推断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可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晓龙 张莉莉 王昊升 毛浩 杨润 冯登侦
【目的】本文探讨了FTO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绵羊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了FTO基因在杜泊羊和滩寒杂交群体中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FTO基因的rs160915957位点的AA基因型个体体重在杜泊和滩寒绵羊群体中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GG型个体。GG型绵羊胸围最大,且GG型杜泊羊胸围显著大于滩寒羊GG型个体(P0.05);不同基因型间,滩寒群体绵羊体高大于杜泊羊,但只有AA型个体在2个群体间显著差异(P0.05)。FTO基因的rs16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云 王伍 梁小娟 王璐 李芬 徐源 姚瑾
以50头信阳水牛为材料,以GenBank公布的牛PRL基因序列(NC_007324)作为参照序列,设计PCR引物,对PRL基因的第2、4、5外显子进行变异检测,并将其多态性与部分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牛群体中,每一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均出现不同带型;试验牛PRL基因第2、4、5外显子各存在1处SNP(2974G>A,7581 G>A,8558 G>-)。PRL基因第2外显子BB型个体坐骨端宽显著宽于AA型个体(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志 罗卫星 刘若余 蔡惠芬 承杰 宋桃伟 张依裕
【目的】研究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黔北麻羊、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ras-related and estrogen-regulated growth inhibitor(RERG)基因第2、3和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通过PCR-SSCP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3个品种外显子SNPs位点进行检测,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3个供试群体中在第4外显子上都检测到4个SNPs位点,即56 bp(C/G)、826 bp(A/G)、1 434 bp(T/C)和1 798 bp(A/T)。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AA型和BB型的体重对AB型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长光 刘亚轩 吴悌霖 林金玉 郭长明 朱志明
采集395头核心群的种猪耳样,采用PCR-SNaPshot方法检测长白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3的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和大白猪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大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AA>GA>GG,长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GA>AA>GG.大白和长白猪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0、0.54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90、0.459.AA基因型个体比GA和GG基因型个体生长速度快,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同时背膘厚变薄.3种基因型个体在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及其估计育种值(EBV)的大小为:GG>GA>AA.因此,在种猪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春年 邢成峰 阎萍 丁学智 裴杰 郭宪 包鹏甲 褚敏 朱新书
采用PCR-SSCP技术对5个牦牛品种共398头牦牛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外显子7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LPL基因外显子7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各群体在该基因座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三种基因型与牦牛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牦牛的体重、体高、胸围存在显著相关(P<0.05),BB型个体体重、体高、胸围显著高于AA和AB型个体。初步推断牦牛LPL基因第7外显子可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娜娜 柴志欣 胡丹 向超 钟金城
本研究利用DNA池和测序技术,结合PCR-RFLP方法,筛查了POU1F1基因第2外显子和第5内含子的SNP位点,分析了西藏申扎(SZ)、类乌奇(LWQ)、斯布(SB)和帕里(PL)4个牦牛类群(品种)共182个个体的POU1F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高、体长等生长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POU1F1基因第2外显子高度保守,未发现任何突变,第5内含子中发现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727C(BglⅡ酶切)位点和T284C(StuⅠ酶切)位点。②申扎(SZ)、类鸟奇(LWQ)、斯布(SB)和帕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沈同 张猛 沈玉帮 李家乐
为了解草鱼GH基因多态性与早期生长性状及肌肉成分的相关性,实验利用直接测序法从156尾草鱼GH基因的3′部分序列中共筛选到9个变异位点(分别命名为SNP1SNP9:G2825A、G2914T、T2966G、A3002T、T3022C、A3301G、C3463T、C3547T、C3620T)。卡方检验结果显示,9个位点均未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均表现为中等多态性(0.2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鑫 施启顺 柳小春 黄生强 蒋隽
以IGF2基因作为控制猪生长性状主基因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7个品种/群体共528头猪进行了NciⅠ酶切位点基因型检测,计算了该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对品种间基因型频率进行了x2差异性检验.结合生长性能记录,运用SAS软件分析了IGF2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中,AA基因型比BB基因型生长速率快,生长性能指数高4.06%~8.31%,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卫侃韵 谢淑媚 王沈同 陈宇宽 牛东红 李家乐
为研究缢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本实验利用直接测序法从缢蛏EGFR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序列中共筛选到17个SNP位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17个位点中,有13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多态性检测显示17个位点中有10个位点表现为中等多态性(0.25
关键词:
缢蛏 EGFR 多态性 生长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燕玲 王鹏飞 杨朝云 张岩峰 周小南 史远刚 康晓龙
【目的】探究IGF2第2外显子多态位点与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及新疆褐牛4种品种牛群体的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肉牛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秦川牛等4个肉牛品种共91头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s技术分析IGF2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将IGF2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GF2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在不同牛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均属于中度多态(0.2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猛 陈勇 沈玉帮 傅建军 徐晓雁 孙俊龙 胡默俨 李家乐
为研究草鱼MSTN-1基因多态性及与早期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相关性,本研究扩增出全长为3824 bp的草鱼MSTN-1基因,用长江选育草鱼群体对MSTN-1基因多态性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共发现3个多态性位点(LocuS 1:c1799T,野生型EE/突变型EF;LocuS2:c1842T,野生型HH/突变型HI;LocuS 3:TGAAGcGcTGGTTcT/2585-,野生型bb/缺失型bD)。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3个位点及其组合型(剔除个体数少于3的组合)与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相关性,发现2个位点对幼鱼生长性状表型差异有显著影响,但3个位点对肌肉成分差异均无显著影响。多重比较发现,单倍型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士力 贾永义 刘加林 郑建波 迟美丽 程顺 蒋文枰 顾志敏 赵金良
为了更好地研究翘嘴鲌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的结构和功能,实验以翘嘴鲌转录组中获得的mRNA为基础,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同时,对其中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在120尾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翘嘴鲌个体中进行了分析。GHR1的cDNA序列长度为3 49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GHR2的cDNA序列长度为1 743 bp,ORF为1 743 bp,编码580个氨基酸;GHR1和GHR2氨基酸序列均由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组成,相似度为37.2%。二者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GHR1胞外区有7个半胱氨酸残基,而GHR2只有5个,且GHR1比GHR2多3个N-糖基化位点;在胞内区,GHR1存在10个酪氨酸残基而GHR2只有5个,这些差异表明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HR与其他鲤科鱼类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翘嘴鲌2个GHR各包含9个内含子,其中GHR1内含子1和2序列在10 kb以上,本实验没有对其进行扩增。所获得的序列中共发现了6个微卫星位点:GHR1中微卫星位点(CT)_6位于第2外显子中,为信号肽编码序列的一部分,位于第8内含子中的(AC)_5经检测没有多态性;GHR2中具有4个微卫星位点,位于第1内含子中的(TG)_5及第7个内含子中的(TATC)_5(AT)_(15)(AC)_(11)(AT)_(14)(TG)_6和(TA)_(15)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第6个内含子中的(GAAG)_5属中度多态性位点(PIC=0.463)。第7内含子中的2个微卫星位点检测到基因型数目分别为50和61,具有良好的个体识别潜力。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具有一定相关性。翘嘴鲌GHR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中微卫星的特征分析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助力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