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10458)
- 2022(9260)
- 2021(8724)
- 2020(7204)
- 2019(16770)
- 2018(16820)
- 2017(32334)
- 2016(17998)
- 2015(20356)
- 2014(20217)
- 2013(20261)
- 2012(18435)
- 2011(16645)
- 2010(16390)
- 2009(14589)
- 2008(14073)
- 2007(12018)
- 2006(10261)
- 2005(8781)
- 学科
- 济(67027)
- 经济(66945)
- 管理(50633)
- 业(47605)
- 企(40153)
- 企业(40153)
- 方法(33021)
- 数学(28081)
- 数学方法(27774)
- 学(18337)
- 农(18249)
- 财(16688)
- 中国(16426)
- 业经(15341)
- 地方(14134)
- 农业(12385)
- 环境(11901)
- 和(11854)
- 理论(11843)
- 贸(11296)
- 贸易(11288)
- 制(11022)
- 易(10932)
- 务(10877)
- 财务(10812)
- 财务管理(10795)
- 技术(10733)
- 划(10425)
- 企业财务(10262)
- 教育(9455)
- 机构
- 大学(254462)
- 学院(251579)
- 管理(100803)
- 济(91735)
- 经济(89675)
- 理学(88517)
- 理学院(87432)
- 管理学(85838)
- 管理学院(85399)
- 研究(84381)
- 中国(59579)
- 科学(57733)
- 京(54022)
- 农(47616)
- 所(43543)
- 业大(43164)
- 财(40654)
- 研究所(40293)
- 中心(37811)
- 农业(37811)
- 江(35524)
- 财经(33436)
- 北京(33416)
- 范(33406)
- 师范(32978)
- 院(30692)
- 经(30501)
- 州(28849)
- 技术(28040)
- 师范大学(26709)
- 基金
- 项目(182220)
- 科学(142189)
- 基金(132229)
- 研究(128248)
- 家(116699)
- 国家(115761)
- 科学基金(98812)
- 社会(78067)
- 社会科(73781)
- 社会科学(73759)
- 省(72563)
- 基金项目(71427)
- 自然(67777)
- 自然科(66171)
- 自然科学(66148)
- 自然科学基金(64932)
- 划(61168)
- 教育(58562)
- 资助(54040)
- 编号(51702)
- 成果(41558)
- 重点(40708)
- 部(39076)
- 发(38306)
- 创(38014)
- 科研(35901)
- 课题(35670)
- 创新(35470)
- 计划(35148)
- 大学(33555)
共检索到35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佳杰 付强 敖秋桅 陈明 谭芸 李莉萍 蒋和生 甘西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肝脏组织多肽表达变化,采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TOF)扫描了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24 h后与未感染的罗非鱼肝脏组织的多肽质谱峰值差异,并对表达差异的多肽峰值进行蛋白质质谱鉴定和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对照组检测到信噪比(s/n)大于50的质谱峰为44个,试验组为52个,发现6个质谱峰(M/z 1 082,1 161,1 196,1 459,1 740,1 877)在感染24 h后与未感染鱼之间的表达差异明显,其中质荷比(M/z)1 196在试验组表达下降,而质荷比(M/z)1 161和1 459则是上升。共鉴定得到19种多肽,其中14个表达上...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多肽 差异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佳杰 沈夏霜 付强 陈明 周宇 谭芸 甘西
为研究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前后肝脏组织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其在无乳链球菌感染胁迫下24 h、48~144 h、12 d与对照组(未感染)肝脏组织蛋白质组的变化,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在无乳链球菌胁迫下,3个实验组的蛋白质图谱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共有30个蛋白质点发生显著改变,其中13个表达上调,15个下调,2个蛋白质点在感染12 d后消失。通过MALDI-TOF/TOF 4800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这些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类,发现它们涉及到能量代谢、细胞防御与应激、消化免疫、抗氧化与排毒等许多方面。推测这些蛋白质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祝璟琳 季桓涛 肖炜 李大宇 邹芝英 杨弘 李庆勇 朱德兴
为探讨池塘种植鱼腥草对无乳链球菌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损伤修复作用研究,在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0%(对照组)、5%、10%、15%比例池塘面积的鱼腥草,养殖90 d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分别在感染后0、24、48和72 h采集肝脏,进行肝脏生化、抗氧化性能、组织病理和HSP 70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48和72 h对照组肝脏ALT和AST活力最高,种植鱼腥草各组ALT活力在感染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感染后72 h,10%组AST活力已恢复到感染前水平。抗氧化指标显示,种植鱼腥草能减缓链球菌感染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T-AOC下降,显著提高肝脏中SOD、GSH-PX、CAT和 NOS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MDA的产生。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罗非鱼感染后48 h 肝窦明显淤血,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而各种植鱼腥草组罗非鱼在感染后仅表现为肝细胞明显嗜酸,肝窦轻度扩张。定量PCR结果显示,每组罗非鱼肝脏HSP 70表达量在感染后都显著性升高,感染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HSP 70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鱼腥草种植组。研究表明,种植鱼腥草能显著改善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吉富罗非鱼肝脏AST和ALT上升,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链球菌感染引起病理损伤;吉富罗非鱼通过肝脏HSP 70高表达促进受损蛋白质的早期修复与降解,种植鱼腥草具有抗炎作用和提高鱼体抵御病原菌的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强俊 杨弘 王辉 徐跑 柒壮林 何杰
以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饲养100d后,进行海豚链球菌(2.95×108CFU/mL)感染试验,分析攻毒前后各品系罗非鱼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另从各桶中取20尾鱼进行同样的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各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96h后,吉富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对病原较为敏感,累积死亡率分别达到36.67%和38.33%;埃及尼罗罗非鱼对病原敏感性较差,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肝脏HSP70 mRNA的表达量在攻毒后明显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佳杰 沈夏霜 罗伟 敖秋桅 谭芸 罗永巨 蒋和生 甘西
为探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的致病途径。采用腹腔注射、灌胃和浸泡三种方式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胁迫感染,利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统计三种方式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组织的分布。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感染后均出现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发病症状,其中注射组在感染24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2.5%;灌胃组感染48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0%;而浸泡组,感染后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也没有出现死鱼。注射组和灌胃组在感染后2 h,其脾脏、肝脏、前肾、胃、腮、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5 h后在脑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8 h后各组织分离出的病原菌数达到峰值;而浸泡组在感染8 h后才从各组织中分离出病原菌,且它们的数量均低于同时期的注射组和灌胃组。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可使吉富罗非鱼快速感染无乳链球菌而发病,而浸泡方式感染后病原菌虽可以侵入机体,但不表现出症状。由此,我们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养殖的罗非鱼是通过口腔采食携带无乳,链球菌的食物而被感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德芳 芦路 蒲云丹 瞿炼石 刘博 黄小丽 欧阳萍 李志琼 耿毅
为探究齐口裂腹鱼热休克蛋白60(Schizothorax prenanti Heat shock protein 60, SpHsp60)cDNA基因序列的分子特征和在细菌感染中的响应情况,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2 277 bp的SpHsp60 cDNA序列,预测编码575个氨基酸,其与脊椎动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齐口裂腹鱼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pHsp60在肝胰脏表达量最高,血液次之,而在皮肤、肌肉和肠道中表达量低;无乳链球菌感染过程中,血液、肝胰脏、中肾和脾脏的SpHsp60 mRNA表达量在感染后6 h发生显著性变化,提示组织中SpHsp60能快速响应感染;且肝胰脏和中肾在感染后6 h~72 h表达量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脾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SpHsp60可能通过快速响应参与齐口裂腹鱼对抗细菌感染的过程,研究为肝胰脏和中肾组织中Hsp60 mRNA表达量作为齐口裂腹鱼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危险信号分子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蓓 简纪常 鲁义善 蔡双虎 黄郁葱 汤菊芬 李桂欢 吴灶和
为了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ZQ0910株毒力相关转录调控因子rovS进行克隆及表达研究,实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相关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该株细菌的rovS基因,然后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有849个碱基,编码282个氨基酸;同源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无乳链球菌ZQ0910株与无乳链球菌2 603 V与ATCC13813的rovS基因的同源性最高;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4 ku;用亲和层析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效价达到1∶5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正露 沈学怀 殷复建 刘琳 马海田 范红结
为了分离与猪链球菌2型感染密切相关的基因,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8周龄A/J小鼠感染猪链球菌2型后的脾脏消减cDNA文库,并对其中169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去除冗余的cDNA序列载体并聚类拼接后共获得110条差异表达序列标签(EST)。利用GenBank的BLAST软件分析比较核酸和蛋白质同源性,发现共有36个基因与这些EST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它们分别参与细胞成分、免疫、信号转导、凋亡、转录等重要功能。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有ATP/GTP结合蛋白1(Agtpbp1)、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盒多肽5、核蛋白p68、ATP-依赖RNA解旋酶、真核生物转录因子2亚基(Ei...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兰芳 张彩群 刘家辉 郑晓利 童潼 张琴 王秀华 杨慧赞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对照组)、0.5%、1.0%、1.5%和2.0%的酵母水解物制成5种实验饲料,对5组初始体重为(25.80±0.45) g的吉富罗非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实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12尾鱼进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攻毒实验,每个重复选择12尾鱼进行攻毒,每尾鱼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8.3×10~(5) CFU/mL的菌液,连续观察14 d,统计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随着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终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显著上升(P<0.05)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当SGR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酵母水解物添加量为1.29%。罗非鱼血清一氧化氮合酶、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提高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添加量1.5%时达最大值。饲料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抵抗力有显著影响(P<0.05),除添加量0.5%实验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实验组罗非鱼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饲料添加酵母水解物可有效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及抗病力,且在添加量为1.5%时,效果最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静雯 汪开毓 贺扬 陈德芳 黄小丽 王均 龙波 张丽杰 蒋洁
针对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致病机制,本实验建立了无乳链球菌感染尼罗罗非鱼致脑膜炎的模型,并制定相应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系统对其进行了研究。将43尾健康尼罗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和3个实验组(n=33)。3个实验组根据不同感染剂量分为1.0×10~6cfu组(n=11)、1.0×10~7cfu组(n=11)和1.0×10~8cfu组(n=11)。实验组分别将1.0×10~6、1.0×10~7和1.0×10~8cfu的无乳链球菌菌液腹腔注射尼罗罗非鱼复制脑膜炎模型。对感染尼罗罗非鱼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脑组织(端脑、中脑、小脑、延脑)病理学进行判定,并结合细菌学检测,按照拟...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脑膜炎 模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祝璟琳 李大宇 邹芝英 肖炜 韩珏 杨弘
为探究高水温对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暴发的影响,以体质量为(62.0±3.33)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置生长最适宜组(29°C)和高温应激组(33°C)2个处理水平,暂养7 d后分别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统计累计死亡率,并于攻毒后0、12、24、48、96和120 h采集血液和组织样本,开展高温应激下无乳链球菌感染对尼罗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水温33°C高温应激组尼罗罗非鱼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29°C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感染96 h之后33°C组的值显著高于29°C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感染48 h之后33°C组的值显著高于29°C组;钾(K+)和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庆勇 可小丽 卢迈新 朱华平 高风英 刘志刚
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鱼体样本,克隆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cpB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scpB,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镍离子金属螯合柱纯化及超滤管浓缩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纯化的重组蛋白以不同剂量(1μg/g、3μg/g、5μg/g)免疫尼罗罗非鱼后,每周检测各实验组鱼体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并于免疫4周后以4倍LD50的剂量对其进行人工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勇 可小丽 卢迈新 朱华平 高风英
为进一步了解无乳链球菌表面蛋白C5a肽酶scpB基因免疫表位及毒力作用基团的相关信息,通过提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scpB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结果表明,该基因包括3 405 bp的ORF,可编码1 13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人源无乳链球菌ScpB的氨基酸同源性达99.74%。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Clustal X 2.0和MEGA 5.05及在线分析工具ExPASy ProtParam、NCBIProten blast及Conserved Domain等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cpB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雪 可小丽 卢迈新 刘志刚 高风英 朱华平 曹建萌
LrrG蛋白是无乳链球菌较保守的表面蛋白之一。为获得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LrrG蛋白并探讨其在罗非鱼体内的免疫原性,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人源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LrrG基因。分析表明,其ORF为2 361 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人源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48%。LrrG蛋白含有3个保守的LRR结构域,并可形成多个抗原表位。将LrrG基因片段克隆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LrrG,E.coli BL21(DE3)22℃诱导表达6 h。SDS-PAGE显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蓓 李桂欢 王培 汤菊芬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为研究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溶血素(Hemolysin,Hly)对鱼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已获得的无乳链球菌ZQ0910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ly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 ET-28a-hly,经IPTG诱导表达后,制成亚单位疫苗免疫吉富罗非鱼,并分析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hly基因产物大小1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经测序与Gen Bank报道的链球菌属Hly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可达99%。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一条51.7 k D的特异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说明表达的Hly蛋白能与His-T...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溶血素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