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8)
- 2023(6037)
- 2022(4301)
- 2021(3407)
- 2020(2623)
- 2019(6126)
- 2018(5951)
- 2017(12868)
- 2016(6617)
- 2015(7347)
- 2014(6920)
- 2013(6858)
- 2012(6395)
- 2011(5857)
- 2010(5628)
- 2009(5156)
- 2008(5054)
- 2007(4522)
- 2006(3803)
- 2005(3246)
- 学科
- 济(42092)
- 经济(42058)
- 方法(23187)
- 数学(22227)
- 数学方法(22102)
- 管理(21681)
- 业(21583)
- 企(17713)
- 企业(17713)
- 业经(12332)
- 产业(10510)
- 财(9781)
- 信息(9589)
- 总论(9378)
- 信息产业(9346)
- 农(8529)
- 贸(8121)
- 贸易(8120)
- 中国(8025)
- 易(7933)
- 务(6802)
- 财务(6801)
- 财务管理(6788)
- 企业财务(6572)
- 融(6401)
- 金融(6401)
- 银(5980)
- 银行(5977)
- 行(5682)
- 农业(5036)
- 机构
- 大学(97858)
- 学院(96072)
- 济(47667)
- 经济(47027)
- 管理(42589)
- 理学(38074)
- 理学院(37815)
- 管理学(37400)
- 管理学院(37214)
- 研究(26475)
- 财(22314)
- 中国(21637)
- 财经(18790)
- 京(18290)
- 经(17392)
- 经济学(16567)
- 经济学院(15401)
- 财经大学(14493)
- 中心(13742)
- 江(13003)
- 商学(12652)
- 科学(12607)
- 商学院(12545)
- 经济管理(11932)
- 业大(11608)
- 农(11386)
- 北京(11154)
- 融(11053)
- 所(10878)
- 金融(10877)
- 基金
- 项目(67911)
- 科学(55790)
- 基金(53440)
- 研究(50017)
- 家(45087)
- 国家(44771)
- 科学基金(40612)
- 社会(35976)
- 社会科(34599)
- 社会科学(34591)
- 基金项目(27310)
- 自然(24829)
- 省(24791)
- 自然科(24366)
- 自然科学(24363)
- 自然科学基金(23981)
- 教育(22953)
- 资助(22689)
- 划(20321)
- 编号(19384)
- 国家社会(16387)
- 部(16182)
- 教育部(14919)
- 人文(14683)
- 成果(14484)
- 创(14458)
- 重点(14404)
- 发(13644)
- 制(13572)
- 大学(13555)
共检索到131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滕 金雪军
本文运用来自"天猫商城"的商品价格数据,对中国商品市场吉利数字偏好存在性、尾数定价模式及其对价格粘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商品市场尾数定价模式主要有三种:8尾数定价、9尾数定价和方便定价,其中最受到偏好的是8尾数定价,同时回避4尾数定价,吉利数字偏好对尾数定价模式具有显著影响。(2)马尔科夫转移动态分析发现,8尾数的稳定性最强,且当期的非8尾数在下期转向8尾数的概率较高。(3)与非8尾数价格相比,8尾数价格的调整更为缓慢,平均调整幅度更大。(4)基于Logit模型的分析表明,8尾数对商品价格粘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吉利价格"粘性强。相对于9尾数定价和方便定价,8尾数定价模式对价格...
关键词:
吉利数字 尾数定价 价格粘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震红 董俊武 高佳瑜
持有吉利数字偏好的消费者,在首次购买决策以及再次购买决策等消费者行为方面深受尾数定价的影响。吉利尾数偏好会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使其产生积极联想的吉利尾数定价的商品而放弃购买使其产生消极联想的不吉利尾数定价的商品,同时对吉利尾数定价商品产生高的期望。但是,这也有可能会降低消费者的满意度。当然,由于偶然强化与间歇强化影响的存在,这种购买可能性的提高在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将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向其他产品扩散。
关键词:
文化信仰 尾数定价 吉利数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俊武 湛锐章 刘靖梅
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过程中吉利性偏好及品牌名称的吉利因素所起的作用。理论猜测包括三个方面: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认知和感知、品牌名称的吉利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意图、品牌认知与消费者购买意图。研究结论显示,吉利性偏好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感知与认知好感,而且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图,从而对消费者的最终决策提供了正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吉利性偏好 品牌名 品牌认知 购买意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王珍 马超群
经验定价核包含关于投资者偏好的重要信息。本文采用上证50ETF和上证50ETF期权数据,基于已实现GARCH (RGARCH)模型,结合滤波历史模拟(filtered historical simulation,FHS)方法估计经验定价核,推导代表性投资者的风险厌恶与时间偏好。RGARCH-FHS模型通过引入已实现测度(日内信息)扩展了传统的GARCH-FHS模型,具有易于实现、能够捕获杠杆效应与新息分布非正态性的优点,能够改进上证50ETF期权定价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经验定价核并非单调递减的,而是具有局部增加的特性,表明我国市场存在“定价核之谜”;经验定价核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从经验定价核中提取的代表性投资者的风险厌恶与时间偏好也具有时变性,且展现较大的波动;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估计值基本处在0到2之间,均值为0.66,时间偏好率(贴现率)估计值基本处在0到1之间,均值为0.63;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与时间偏好率都具有正自相关性和均值回复特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蒲艳萍 黄容 李福莉
中国素有男方提供婚房的传统,拥有住房能极大提高男性在婚配市场的竞争力,计划生育以来的性别结构失衡,以及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的房价猛涨,使男性婚配压力和购房经济压力剧增,那么,高房价会减弱育龄人群生育男孩的意愿吗?文章利用CGSS2012—2013年的微观个体数据,实证考察了房价对育龄人群生育偏好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房价对育龄人群的男孩偏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住宅价格越高的地区,育龄人群生育男孩的意愿越弱。
关键词:
住宅价格 生育偏好 婚配压力 父母赡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李亮 李子扬
本文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和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倾向于"用手投票",更有可能向上市公司索取现金股利;(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索取现金红利作为回报的动机越强;(3)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不仅增加现金红利发放的概率,也提高了现金红利发放水平;(4)上市公司可能利用股利政策吸引机构投资者。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现金股利政策 迎合动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牟星 方先明
文章从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价格特征出发,构建其理论价格分析框架。基于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分析了19家上市公司所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日的理论价格,并对其折价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价格视角 分离交易可转债 融资偏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饶品贵 赵龙凯 岳衡
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对数字有着一定的偏好,认为8是吉利的象征而比较偏爱,认为4不吉利而相对回避。本文主要研究这种由传统文化引起的数字上的偏好是否会在资本市场的价格上得到体现,具体来说我们研究股票交易价格的尾数是否会出现8多4少的现象,以及影响这种现象的因素。利用股票价格分笔数据,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股票价格中确实存在8多4少的现象,而股票的价值不确定性,股票价格高低,机构投资者交易情况和文化背景因素会对8多4少的价格聚类现象产生显著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为行为金融学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价格聚类 心理偏好 股票价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海鹰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存在典型区域差异的事实,结合中国融资市场中存在政府强干预特征,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上市公司融资优序的检验中,进而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模式中的区域差异特征提供解释。面板Logit模型的经验分析结论表明,正是由于制度粘性,更直接说是区域性的信贷扶持强度差异,导致了中国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则表现为债权融资偏好,但这种区域差异具有收敛特征,并最终将统一于先股权后债权的融资优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杰
互联网市场的“赢家通吃”特征,依赖于平台定价策略优先推动平台用户规模增长。本文梳理了互联网平台定价策略的研究文献,考察互联网平台定价水平的分布特征,探讨阶梯式定价策略及其产业实践对平台用户规模的影响机理;结合外卖平台的产业实践数据,采用条件推断树模型等分析策略予以验证,解析阶梯式定价策略本质特征。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阶梯式定价策略将消费者划分在零价格、象征性价格及盈利性价格的不同分组中,以期形成蓄水池式的用户规模梯队结构,进而实现扩大用户规模、培育消费者支付意愿、掠夺消费者剩余等策略性目标联动,既能维持庞大用户规模,又能获取稳定的平台利润。该定价机制与价格歧视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阶梯式定价策略通过平台定价析出平台用户分组;价格歧视理论通过平台用户分组设置分组定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维东 刘伟
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完善证券网络平台建设,对营造"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关系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质押率与股票定价效率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质押使得企业与投资者在"互动易"和"e互动"平台的交流频率与文本信息溢出减少,造成股价延迟反馈,降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网络沟通中管理层迟到的回复会进一步减缓质押股票价格被市场发现的进程。本文旨在为解决我国股权质押"痛点"、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供新的理论借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文敏 杨思佳 罗俊 叶航
禀赋效应是主流经济学难以回避的"异象"(Anomalies),对主流经济学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假设构成了严峻挑战。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禀赋效应是否真实、有效和稳健的存在,在主流经济学家与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论。近10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尤其是神经经济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在行为实验的基础上,使用脑成像和脑刺激等先进技术,揭示了禀赋效应与人类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的层面上证实了禀赋效应存在的微观基础。文章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从而为禀赋效应的存在性提供新的科学证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新飞 张伟俊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区位偏好,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事实,从非正式制度出发,以文化偏好为切入点,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偏好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解释。结果发现:企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更愿意选择在儒家文化圈国家投资;在运用安慰剂、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揭示,规避投资风险和降低管理成本是企业选择在儒家文化圈国家投资的内在驱动机制。本文还发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在增加企业在儒家文化圈投资中存在互补效应。此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偏好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中并未找到相关证据。本文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偏好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文化偏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维久 何小锋
文章使用中国股市自1993年发行制度建立以来到2012年第八次IPO暂停前的IPO事件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金融中心偏好,即在同等条件下是否金融中心的企业更易于上市?研究发现,在控制财务指标、中介机构等因素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金融中心偏好。表现为金融中心企业比非金融中心企业具有更短的IPO年龄,金融中心这种优势随企业国有股比例提高而强化。随着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在核准制下金融中心偏好有所弱化,但在沪市主板市场仍然存在。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地理因素可以影响股票发行。文章建议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制度,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互联网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分析——来自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证据
互联网异质性财经新闻对股市的影响——来自中国互联网数据与上市公司的证据
互联网使用能提高家庭消费吗?——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
互联网与服务贸易增长效应: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女性更能在互联网使用中获益吗——基于互联网使用偏好的调节效应
数字通用技术应用与城市就业——来自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赋能:互联网如何推动农地流转市场转型——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风险投资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管财务经历、风险偏好与公司超速增长——来自中国经济“黄金期”的经验证据
本地偏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来自网络论坛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