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4)
- 2023(8902)
- 2022(7044)
- 2021(6398)
- 2020(5447)
- 2019(12400)
- 2018(12561)
- 2017(24062)
- 2016(13064)
- 2015(14716)
- 2014(14814)
- 2013(14060)
- 2012(12328)
- 2011(11041)
- 2010(11335)
- 2009(10346)
- 2008(10160)
- 2007(9049)
- 2006(8064)
- 2005(7498)
- 学科
- 济(58026)
- 经济(57977)
- 管理(33542)
- 业(32995)
- 企(27250)
- 企业(27250)
- 方法(26959)
- 数学(24015)
- 数学方法(23380)
- 中国(16040)
- 农(15233)
- 业经(13626)
- 学(12803)
- 地方(12193)
- 财(11206)
- 制(10576)
- 理论(10218)
- 农业(10035)
- 产业(8991)
- 贸(8365)
- 贸易(8355)
- 易(8089)
- 发(8035)
- 体(8015)
- 银(7835)
- 银行(7808)
- 和(7658)
- 融(7495)
- 金融(7495)
- 行(7451)
- 机构
- 学院(185093)
- 大学(184197)
- 济(71383)
- 经济(69813)
- 管理(68961)
- 研究(63358)
- 理学(59482)
- 理学院(58793)
- 管理学(57033)
- 管理学院(56730)
- 中国(47419)
- 科学(42596)
- 京(40265)
- 所(32975)
- 农(32332)
- 财(31143)
- 研究所(30364)
- 业大(29753)
- 江(28543)
- 中心(28277)
- 北京(25318)
- 农业(25207)
- 财经(24959)
- 范(24594)
- 师范(24260)
- 院(24103)
- 州(22842)
- 经(22616)
- 技术(22130)
- 经济学(22041)
- 基金
- 项目(128018)
- 科学(100186)
- 基金(91999)
- 研究(88920)
- 家(82069)
- 国家(81516)
- 科学基金(69711)
- 社会(55209)
- 社会科(52434)
- 社会科学(52419)
- 省(51349)
- 基金项目(47316)
- 自然(46860)
- 自然科(45875)
- 自然科学(45861)
- 自然科学基金(44998)
- 划(42982)
- 教育(42038)
- 资助(39207)
- 编号(35438)
- 重点(29954)
- 成果(28268)
- 发(27546)
- 部(26806)
- 创(25942)
- 课题(25734)
- 科研(24668)
- 计划(24435)
- 创新(24404)
- 国家社会(23023)
共检索到27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静 张怀清 刘闽
对合轴分枝树木的形态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指出合轴分枝树木特征的描述指标,以槐树为例,将分枝分为主分枝与次分枝,分别对枝径、仰角、枝长等形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枝枝径的平均值大于次枝,仰角和枝长的平均值小于次枝。主枝与次枝仰角均呈正态分布,集中在20°~40°之间,枝长主要分布在20~40 cm范围内。基于IFS算法,提出适于表达合轴分枝形态特点的数据结构,指出IFS入口参数对应于合轴分枝结构的实际意义,并对IFS分形算法进行合轴分枝树木建模的具体实现流程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实现合轴分枝树木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构建的树木模型符合合轴分枝形态特点,可以实现合轴分枝树木基本形态结构的表达。
关键词:
合轴分枝 IFS 可视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静 张怀清 刘闽
以槐树为例,构建了合轴分枝树木可视化模拟系统。根据可视化模拟的需要,指出了所需的形态结构因子及其与IFS因子的对应关系。以实测形态参数数据为依据,结合Logistic生长模型,基于IFS算法构建了槐树的三维模型。并以Direct X9.0为三维可视化平台,使用C#语言,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完成了合轴分枝树木可视化模拟系统开发,实现了合轴分枝树木形态参数、生长模型参数设置以及模型输出等系统功能,较好模拟出合轴分枝树木静态与动态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谦 张怀清 陈永富 刘闽
本文从IFS方法在树木建模中的应用出发,结合树木构筑学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树木形态数据的调查方法,以杉木为例在湖南攸县黄丰桥林场进行调查实验,通过对所采集的杉木数据的分析,获得杉木一级枝和二级枝枝长、枝根直径、仰角、方位角的分布规律,将其作为IFS变换的入口参数,构建杉木三维拓扑结构,并在.NET和D IRECTX9.0平台上开发了杉木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了杉木三维可视化模拟。
关键词:
树木构筑学 形态 三维模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姗姗 彭道黎
三维树木模型的创建直接反映了林分模拟的效果。为了能够快速真实地模拟林分,该文针对现有三维建模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OBJ标准模型文件的面向对象的树木三维数据模型,并论证了该模型在林分可视化中应用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三维树木模型 OBJ模型文件 面向对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凯 唐丽华 张姝婧
通过讨论树体枝干几何建模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围绕树木交互式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实现进行了研究探讨。实现过程主要分为3步:首先,对真实树木枝干的几何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构建枝干模型生成方法,用六边形棱柱近似模拟树干和枝段,再用六边形棱台作为枝段元经过连续偏转、连接的方法模拟枝干弯曲的形态。其次,基于枝干生成方法,利用分形迭代思想实现整株树体的建模。为提高仿真度,通过加入干扰因子使最终生成的树体枝干模型不过于规则。最后,为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选用OpenGL图形技术和Visual C++作为模型可视化工具和开发工具,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学描述以及场景渲染和特征参数提取,建立一个支持交互的三维树木建模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琼 蒋湘宁
对树木的形态进行三维模拟 ,以D0L为基本算法 ,运用VC和OpenGL将抽象算法三维可视化 ,从而得到形象逼真的立体树木形态模型 ,并且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树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光斑密度 .结果表明 ,运用D0L系统得到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逼真性和运用价值 ,经扩充后还可用于植物理论生物学和实验观测生物学的仿真研究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的方法,分别于2002和2003年在老山施业区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立地和不同密度的樟子松人工林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15块(2002年设置7块,2003年设置8块),共获取解析样木53株,实测2298个一级枝活枝条变量因子(包括总着枝深度、方位角、着枝角度、基径、枝长、弦长、弓高)数据资料。基于理论或经验生长方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静态模型及树冠动态生长模型。采用VC++6.0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开放式图形库,将生长模型与形态结构模型结合,建立樟子松人工林树冠动态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基于实测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强 张怀清 李永亮 袁晓红
[目的]以真实林分三维场景为模型,结合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真实林分结构的调整优化可视化模拟。[方法]以湖南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与鹅掌楸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模拟技术,基于三维虚拟环境建立林分结构调整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对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对林分的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开阔比等结构的计算分析,结合公告板显示技术和射线查询算法,在MOGRE构建的林分三维场景中对林分结构调整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结果]样地林分结构经过调整后,平均树高由12.8 M变成13.6 M,平均胸径由17.1 cM变成18.6 cM;林分平均角尺度由0.449变为0.481,分布格局由...
关键词:
三维虚拟环境 林分结构 可视化 结构调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南 罗锡文 严小龙 廖红
利用模拟植物形态结构的L系统理论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建立了模拟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并利用随机参数L系统方法对豆科作物根系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
植物根系 L系统 可视化模拟 豆科作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赵天忠
虚拟树木,就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近年来已成为植物学、农林业、环境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生长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是它的核心内容。虚拟树木生长模型包括形态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结构-功能模型等,其中结构-功能模型可以模拟树木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为树木的三维结构,因此它最为接近现实树木的生长,是虚拟树木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树木形态的复杂性与计算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一直是可视化研究中的难点。树木可视化还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性,如多级分枝、枝条的弯曲、自相似、向光性、树木分枝间的光滑与非光滑连接等。树木可视化软件可分为2类:纯图形学软件和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软件,其应用已涉...
关键词:
虚拟树木 生长模型 可视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宏鑫 石春林 金之庆
本文较系统阐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从创立与发展、研究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构或学者以及领先标志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研究的前沿领域、空白点及薄弱环节,分析了中国在该研究中的总体水平、差距及其成因;最后在研究展望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植物 形态结构 模拟 可视化 研究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康宁 张怀清 刘闽 欧阳国良
以杉木为例,采用从可视化模拟角度设计的调查参数调查杉木形态结构,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对杉木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长曲线控制下的迭代函数系统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根据DIRECTX9.0提供的API及模型渲染技术,在.NET和DIRECTX9.0平台上,使用C#语言建立了杉木单木生长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了单株杉木静态和动态的三维可视化模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郄光发 王成
在对北京城区52个单位进行每木调查的基础上,概算了单位区绿化空间辐射占有量现状值与潜在值,分析了主要树种在绿量空间上的拓展潜力。概算结果表明:单位区的现状V值为6 371 409m3,T值为2.44m,仅有9.6%的单位区T值大于5m,而有44.2%的单位区T值不足1m;潜在V值为18 986 896m3,V值潜在增幅空间为现状值的2.98倍,有36.5%的单位V值潜在增幅在5倍以上。单位区80%以上的树种在理论上仍有2倍以上的绿量拓展潜力,其中,毛白杨、国槐、雪松、悬铃木等4个树种的潜在增量累计高达793万m3,占单位区树木潜在增量总和的62.8%,新植植株和部分未成龄植株是其绿量增长的主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志扬 刘浩栋 陈永富 陈巧 李华玉 王娟
[目的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提取杉木树冠上部结构参数(树冠顶点、树高、冠幅和上部冠长),并进行树冠上部外轮廓模拟与可视化,为树种识别提供树木冠形特征。[方法 ]利用LASTools开源工具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生成无孔洞的冠层高度模型,使用LiDAR360软件,采用局部最大值法检测树冠顶点,基于CHM种子点对点云进行单木分割,并在ArcGIS下手动选取杉木单株点云样本,用Python编程对"欠分割"样本进行单木纯化(之后全部编程方式自动化处理);提取纯化后单株样本的树冠上部结构参数(树冠顶点、树高、冠幅和上部冠长),再对单木点云按照一定高度间隔进行分层切片,使用宽度百分位数法提取单木树冠上部的相对着枝深度、枝条长度作为模型变量,以相对着枝深度分层分别建模与验证样本按照3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外轮廓点,选取二次多项式、幂函数和指数函数3个基础模型进行模型拟合与验证,最后采用最优拟合模型进行样地尺度的三维可视化。[结果 ]无人机激光雷达综合单木检测率为79.63%,结合实测参数与提取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树高线性回归R2为0.890 5,冠幅线性回归R2为0.845 6;二次抛物线、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拟合R2分别为0.807 0、0.817 0、0.806 0,幂函数对杉木树冠上部外轮廓的拟合效果更优。[结论 ]在高林分密度条件下,单木点云的有效提取纯化对客观描绘树冠形状非常重要;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拟合的杉木树冠上部外轮廓反映了杉木的树冠上部形态,可为杉木的树种识别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汤小红 杨岳 陈丽丽
螺旋转子是螺杆压缩机等产品的核心部件.对螺旋转子端面型线及齿面进行了数学描述,采用等误差直线逼近法对转子端面型线的离散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螺旋转子三维实体精确建模的一般步骤,在三维CAD平台SolidWorks下,通过开发软件调用转子型线离散点数据和API函数,实现了螺旋转子三维精确实体模型的自动生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