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0)
2023(16417)
2022(14106)
2021(13214)
2020(11210)
2019(25392)
2018(25161)
2017(49222)
2016(26812)
2015(29945)
2014(29926)
2013(29509)
2012(27091)
2011(24347)
2010(24555)
2009(23109)
2008(23090)
2007(20608)
2006(18538)
2005(16877)
作者
(76560)
(63553)
(63141)
(60360)
(40850)
(30266)
(28638)
(24726)
(24045)
(22978)
(21585)
(21564)
(20417)
(20234)
(19842)
(19305)
(18989)
(18757)
(18223)
(18158)
(15755)
(15747)
(15344)
(14607)
(14314)
(14281)
(14126)
(14123)
(12751)
(12536)
学科
(109121)
经济(108953)
(102259)
管理(96840)
(92142)
企业(92142)
方法(46799)
(36895)
数学(36792)
数学方法(36338)
(34598)
业经(34042)
中国(26892)
(26814)
(25655)
财务(25580)
财务管理(25544)
企业财务(24244)
农业(23628)
技术(21163)
(20785)
理论(20675)
(20124)
(19783)
地方(19507)
(19347)
(19336)
(19075)
贸易(19064)
(18536)
机构
学院(385105)
大学(382103)
管理(157517)
(156428)
经济(153027)
理学(134937)
理学院(133573)
管理学(131642)
管理学院(130926)
研究(123967)
中国(96892)
(81277)
(78094)
科学(73581)
(61482)
(61101)
财经(60678)
(58989)
中心(56420)
(55029)
研究所(54998)
业大(54594)
北京(51359)
(47741)
农业(47512)
师范(47338)
(46904)
经济学(45666)
(45024)
财经大学(44711)
基金
项目(251525)
科学(199557)
研究(189039)
基金(183120)
(156989)
国家(155560)
科学基金(135685)
社会(119173)
社会科(112872)
社会科学(112846)
(98573)
基金项目(96741)
自然(87500)
教育(86150)
自然科(85456)
自然科学(85438)
自然科学基金(83933)
(81539)
编号(78148)
资助(75248)
成果(64075)
(55852)
重点(55303)
(54088)
课题(53285)
(53001)
(50263)
创新(49848)
项目编号(48627)
教育部(48378)
期刊
(181780)
经济(181780)
研究(117539)
中国(74950)
管理(63568)
(63545)
(57564)
学报(54065)
科学(51984)
大学(42201)
教育(41328)
学学(39798)
农业(39438)
(37673)
金融(37673)
技术(34621)
业经(31594)
财经(30281)
经济研究(27429)
(25876)
问题(23231)
(21920)
技术经济(20178)
现代(19378)
理论(18772)
财会(17911)
科技(17833)
(17480)
图书(17427)
商业(17296)
共检索到580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栾兴利  
所谓非组织控制,是指外方为赚取高额利润通过非正常渠道、常以间接方式单方面采取的,对合资企业可能渗透的诸多方面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多属于经营与管理技能方面的内容,隐蔽性强,影响面广,外方往往在合资谈判中就埋下了非组织控制的种子。中方对此常缺乏预先的辨别力和反击能力,致使中方投资利益受损。认识外方对合资企业非组织控制的种种表现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可增强反击能力,维护中方投资利益。同时,也可减少双方摩擦,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提高合资企业经济效益与外方在我国投资的信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栾兴利  
合资企业非组织控制与对策研究栾兴利一、前言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落后状况,与外商兴办合资企业,在我国目前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外方对合资企业的非组织控制。而且,随着外资不断地涌入,这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致使一些合资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浩  宣国良  朱国玮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跨国合资企业(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IJV)成为大量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方式。但是随着技术不断扩散,新项目风险不断增加,许多产业的不断国际化,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独资或占控股地位合资行为限制时,如何实现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控制结构由什么决定,控制权如何演化成为对IJV研究的重点。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因而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大量的分歧和不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范  赵增耀  
本文以国内外合资企业控制、创新、绩效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大规模定制行业308家合资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使用SPSS、AMOS软件实证分析了控制、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权控制与合资绩效呈倒U型关系,控制结构与合资绩效呈正弦型关系,这两项研究在国内文献中均属开创性研究。最后,笔者给出实行对等股权下共同控制的去独资化合作才是基于中西双向视角双方共赢的最佳路径的政策与实践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路耀兵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呈高速增长,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举办合资或独资企业,其中以合资企业居多。全美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有52家。许多跨国公司将在华的投资企业纳入其全球战略经营体系中,这对其独资企业并不存在问题,但对合资企业,由于存在当地合作伙伴,要使合资企业依跨国公司既定的方向发展便有很多困难。我们对67家大型合资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外国跨国公司主要是通过以下手段来实施其对合资企业的控制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方刚  秦春雷  孙力  
合资方式是我国吸收日资的主要途径,中日合资企业既有国际台资企业的共性特征,也有基于中日投资方背景的个性特征。企业控制权之争是中日合资企业的核心问题,中日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体现出股权控制权、决策控制权、运作控制权、研发控制权和专用性控制权等五个维度的特征。中方企业需要重点防范股权控制权、决策控制权和运作控制权向日方转移,同时利用好研发和专用性控制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李自杰  张泽龙  
合资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控制问题是合资企业的核心问题,合理的控制权结构可以帮助合资企业的母公司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并且保持竞争优势。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引入分割控制的概念,利用106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数据对控制权分配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的中方只对某些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分割控制,最有利于合资企业的中方实现战略意图。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汤谷良  高晨  
在概念上管理控制(MC)既不同于特别关注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IC),也有别于重点关注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管理(FM)。管理控制也经常与管理会计(MA)、管理会计系统(MAS)、管理控制系统(MCS)和组织控制(OC)等概念交叉使用(Robert H.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薛镭  李东红  
国际合资企业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业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获得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知识、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通常认为,股权结构决定着来自不同国家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忠  
办合资企业,不仅仅是把资金合在一起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把双方的思想、文化和制度融合在一起。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披恩  许柏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跨国公司控制合资企业的技巧及启示杨支萍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一向为西方跨国公司所重视。从合资企业兴办之初直至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整个过程,跨国公司无不充满着渗透与控制的活动。跨国公司强调,谁能有效地控制合资企业,谁就能左右合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发展方向,从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治平  钟华  李金林  
跨国汽车公司以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实际运行中,股权比例的安排并不等于实际控制权的分配,合资企业对合资双方相关资源依赖性的强弱决定了合资双方的实际控制权。跨国汽车公司借助技术垄断优势,通过双方合资时的约定或日后实际运作中的设计安排,以非股权约束的方式来实现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昌崇  李仲广  郑文全  
本文从跨国公司对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设计与演变的角度,对中外合资企业产权变动的路径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作者指出,合作初期,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控制、经理权控制、合资企业数量控制以及销售区域控制等手段,达到对合资企业进行实质性控制的目的;合作后期,则主要通过“阴谋亏损”战略,谋求控股或独资,从而全面接管控制权和收益权。作者认为:除资本产权与管理技能外,技术资源优势也是控制权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可能架空资本产权权利;跨国公司掌管控制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独占收益权。凡此种种决定了外商独资企业将成为我国引进FDI的主要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