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4)
- 2023(7860)
- 2022(6308)
- 2021(5739)
- 2020(4842)
- 2019(10766)
- 2018(10746)
- 2017(19923)
- 2016(11099)
- 2015(12486)
- 2014(12620)
- 2013(12385)
- 2012(11147)
- 2011(9721)
- 2010(10110)
- 2009(9580)
- 2008(9927)
- 2007(9269)
- 2006(8150)
- 2005(7749)
- 学科
- 业(71516)
- 企(69125)
- 企业(69125)
- 管理(53982)
- 济(48744)
- 经济(48662)
- 业经(25147)
- 财(20941)
- 农(19457)
- 方法(19441)
- 务(18055)
- 财务(18043)
- 财务管理(18021)
- 企业财务(17021)
- 技术(15262)
- 农业(14787)
- 理论(13120)
- 策(12780)
- 企业经济(12308)
- 划(11978)
- 制(11819)
- 和(11557)
- 数学(11526)
- 经营(11483)
- 数学方法(11397)
- 体(10322)
- 技术管理(10193)
- 中国(9985)
- 决策(9206)
- 体制(8713)
- 机构
- 学院(164969)
- 大学(156252)
- 管理(68642)
- 济(66189)
- 经济(64887)
- 理学(58088)
- 理学院(57564)
- 管理学(56885)
- 管理学院(56584)
- 研究(44706)
- 中国(38385)
- 财(33621)
- 京(32594)
- 江(28083)
- 农(26107)
- 财经(26022)
- 科学(25492)
- 经(23400)
- 州(22135)
- 所(22068)
- 业大(21401)
- 中心(21289)
- 商学(20670)
- 商学院(20494)
- 北京(20355)
- 农业(20286)
- 范(19136)
- 研究所(19130)
- 师范(18943)
- 财经大学(18699)
- 基金
- 项目(97513)
- 科学(78580)
- 研究(77039)
- 基金(69607)
- 家(57906)
- 国家(57226)
- 科学基金(51952)
- 社会(48224)
- 社会科(45547)
- 社会科学(45536)
- 省(41192)
- 基金项目(36814)
- 教育(36042)
- 编号(32956)
- 自然(32911)
- 自然科(32197)
- 自然科学(32191)
- 划(32053)
- 自然科学基金(31692)
- 业(28647)
- 资助(27629)
- 成果(25959)
- 创(24397)
- 课题(22541)
- 创新(21634)
- 重点(21308)
- 发(21103)
- 部(20954)
- 制(20942)
- 项目编号(20607)
共检索到25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黎常
从国际合资企业组织学习影响因素以及组织学习的绩效出发,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指出了在国际合资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视角、管理控制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以及组织学习绩效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国际合资企业 组织学习 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阎海峰 沈锦杰
作为影响国际合资企业发展和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是相关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依然存在分歧,表明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本研究从组织学习视角,运用吸收能力这一构念,对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内部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重要研究议题,提供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通过对95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外双方均衡持股的合资企业拥有最高的绩效,中方控股的次之,外方控股的最低。同时发现,合资企业的吸收能力在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较好地揭示了股权结构对合资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禹工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外合资企业纷纷创办。这无疑是引入国外资金与技术,加快国内建设步伐的重要手段。可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出现亏损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工业区统计资料为例,22家中外合资企业中,亏损的有10家(其中有2家已破产),亏损面为45%强,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同一地区公有制企业的同一指标。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个中原因。为有利于合资企业和外资引进工作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探讨一下合资企业亏损的原因。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上存在主观随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月霓
本文借鉴组织间绩效评价的系统化观点,以国际合资企业为评价主体,建立起由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到学习效果再到企业内部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组织间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为知识特性、外方母公司意愿与能力、合资企业意愿与能力、沟通与控制机制四个方面。学习效果维度包括知识积累、学习目标实现程度和管理层满意度指标。企业内部绩效的评价采用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在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将组织间学习划分为知识转移、知识转化与知识收获(反转移)三个阶段,通过不同阶段各评价指标适用性的分析,构建了组织间学习的动态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葛京
本文以基于资源的观点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含义,探讨了知识的属性及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指出经典的跨国企业理论并不能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擅长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国际化阶段和组织学习的层次性提出了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组织学习管理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
国际化 知识 组织学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栾兴利
所谓非组织控制,是指外方为赚取高额利润通过非正常渠道、常以间接方式单方面采取的,对合资企业可能渗透的诸多方面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多属于经营与管理技能方面的内容,隐蔽性强,影响面广,外方往往在合资谈判中就埋下了非组织控制的种子。中方对此常缺乏预先的辨别力和反击能力,致使中方投资利益受损。认识外方对合资企业非组织控制的种种表现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可增强反击能力,维护中方投资利益。同时,也可减少双方摩擦,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提高合资企业经济效益与外方在我国投资的信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栾兴利
合资企业非组织控制与对策研究栾兴利一、前言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落后状况,与外商兴办合资企业,在我国目前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外方对合资企业的非组织控制。而且,随着外资不断地涌入,这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致使一些合资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燕光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91年底,中国举办的合资企业达42000多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232.75亿美元.已建成投产的合资企业达20700多家,合资企业总产值达1370多亿元,出口创汇达120多亿美元,合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当然应该看到举办合资企业必然存在一些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以荣
中外合资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并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分取利益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核心是一个“资”字,双方投资额的大小,不仅决定其股权的大小,对该企业控制权力的大小,同时也直接影响企业利益(利润)在合资各方的分配。在我国中外合资企业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既有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又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岚
本文对战略联盟的典型形式———国际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三个阶段 :转移阶段、转化阶段和收获阶段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并探讨了知识管理与合资企业绩效的关系 ,提出了影响绩效的知识管理四要素。
关键词:
国际合资企业 知识管理 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斌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占有知识的多寡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西方对于企业(组织)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知晓组织学习理论,了解企业学习过程;对于我们管理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组织学习理论综述 西方对组织学习的理论(或者研究方法)研究很多,关于组织学习的理论有偶然性理论、心理学理论、信息理论和系统动态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研究组织学习提供了框架和思路。 1、偶然性理论 对组织学习概念的古典解释是基于偶然性理论的。这种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建良
本文以我国华东地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学习视角对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智力资本显著促进企业成长,研究验证了资源成长决定论的内容;组织学习在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组织学习地显著提升智力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并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成长。另外,研究还验证了智力资本要素之间的价值创造路径和因果关系。
关键词:
智力资本 组织学习 企业成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书进 宁安琪
中日合资企业内的各类人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本文概括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并分析了广州本田的成功的跨文化管理,以为更多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跨文化管理 合资企业 中日文化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