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2)
2023(2547)
2022(2241)
2021(2069)
2020(1767)
2019(4317)
2018(4280)
2017(7565)
2016(4339)
2015(4866)
2014(4807)
2013(4797)
2012(4612)
2011(4322)
2010(4375)
2009(3885)
2008(4034)
2007(3701)
2006(3246)
2005(3120)
作者
(13369)
(11542)
(11339)
(10581)
(7395)
(5797)
(5130)
(4497)
(4291)
(4270)
(4003)
(3797)
(3760)
(3696)
(3643)
(3563)
(3485)
(3473)
(3302)
(3060)
(2994)
(2969)
(2904)
(2736)
(2596)
(2582)
(2536)
(2517)
(2503)
(2359)
学科
(14121)
经济(14109)
(13739)
(12844)
企业(12844)
管理(12556)
(5063)
中国(4409)
业经(4272)
方法(4124)
(4010)
(3854)
地方(3796)
理论(3697)
(3680)
(3462)
(3315)
经营(3218)
(3127)
技术(2992)
(2954)
贸易(2952)
(2877)
决策(2845)
计划(2788)
农业(2756)
(2526)
供销(2520)
数学(2512)
(2483)
机构
学院(62282)
大学(62000)
研究(24221)
管理(22253)
(21325)
经济(20767)
理学(19012)
理学院(18741)
管理学(18377)
管理学院(18252)
中国(16622)
科学(16276)
(13515)
(13472)
(13225)
研究所(12457)
农业(10590)
业大(10052)
(9958)
中心(9687)
(9637)
(9423)
师范(9278)
北京(8802)
(8462)
(8262)
(8247)
技术(8104)
科学院(7884)
财经(7526)
基金
项目(39516)
科学(29567)
研究(27369)
基金(27025)
(24888)
国家(24683)
科学基金(19754)
(15613)
社会(15259)
社会科(14400)
社会科学(14393)
自然(14059)
基金项目(14052)
(13915)
自然科(13690)
自然科学(13683)
自然科学基金(13452)
教育(12927)
编号(11788)
资助(11060)
成果(10286)
重点(9460)
(8851)
课题(8388)
(8301)
(8219)
计划(8136)
创新(7597)
科技(7590)
科研(7546)
期刊
(27563)
经济(27563)
研究(17049)
中国(14105)
学报(12795)
(11963)
科学(11276)
管理(10281)
教育(9303)
大学(8618)
农业(8300)
学学(7883)
(7045)
图书(6127)
(5654)
技术(5210)
书馆(4739)
图书馆(4739)
业经(4430)
(4332)
金融(4332)
经济研究(3752)
(3551)
(3456)
论坛(3456)
业大(3350)
问题(3348)
现代(3347)
(3189)
财经(3139)
共检索到9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文钦  
李鸿章幼子李经迈,家富藏书,室名望云草堂。李经迈去世后,其子李国超将大部分藏书捐给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由震旦大学图书馆代为管理流通,并成立"李氏文库"。20世纪50年代,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李氏文库"入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全有  
万木草堂藏书的来源大约可分为两类:康有为及其学生的捐书、社会捐赠。草堂藏书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轮流值班;作为培育人才的强力支撑,藏书得到了较充分利用。藏书的流向,一部分流入广雅书院,一部分于戊戌后被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晓东  
蒋光焴是晚清浙江海宁藏书家,其衍芬草堂藏书楼多旧钞佳椠。学术界关于蒋光焴及衍芬草堂藏书的研究一直因面世文献有限而难以深入。本文在利用海宁蒋氏家传未刊文献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对蒋光焴藏书内容、藏书来源、交游与藏书、护书史实、藏书结局五点做新的探究,进而获得对蒋光焴及其藏书的进一步认识并总结研究经验。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侯富芳  
近代图书馆的创设不仅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巨大转折,也是中国藏书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分析中国近代图书馆藏书来源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和中国藏书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代图书馆在创设之初,其藏书来源于政府调拨和移交,接受国内外藏书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寄存,购买新旧图书,抄藏自制,等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孟默涵  杨艳燕  贾维姝  张玉娥  白益彪  
盛宣怀“愚斋藏书”在1932年捐赠的过程中被上海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山西铭贤学校“三家分晋”。前两者的收录情况当前已经比较清晰,而山西铭贤学校“愚斋藏书”的收录情况还不甚了了。通过山西农业大学(其前身是山西铭贤学校)图书馆账本《铭贤图书登记薄:中文古籍》登录的“盛氏捐书”目录与《铭贤周刊》所载“盛氏捐书”目录情况进行比对,并参照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现存“愚斋藏书”情况,冀图比较完整地呈现当年山西铭贤学校收藏“愚斋藏书”的情况,从而还原“愚斋藏书”分流捐赠的历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冯玲  
历代私人藏书对图籍的保存和传留、文化学术的演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主要记述了东莞本地几个著名藏书家事迹,并简要总结了他们的藏书思想。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成晴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陆心源藏书目录》稿本,为已知多种陆氏书目之外的新见稿本,学界研究皆未涉及。该稿本为陆氏早期的藏书目录,其中存留卷帙、书价、流转等信息,也记录了皕宋楼早期的宋元版书入藏情况,可以结合《皕宋楼藏书志·续志》及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进行比较研究。《陆心源藏书目录》之所以藏于早稻田大学,很有可能是岛田翰所寄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石菲  
韩应陛是清代咸丰年间大藏书家,由于可征文献很少,加之通行的几种韩氏藏书目录颇为简略,人们对其人其事所知无多。本文以整理点校邹百耐纂《云间韩氏藏书题识汇录》一书为基础,不仅从独自视角对韩氏及其藏书的面貌作大致介绍,更就与之相关的两部尚未公开发表的稿本《读有用书斋藏书志》与《云间韩氏藏书题识汇录》进行分析研究,较为充分地揭示了《云间韩氏藏书题识汇录》的固有功用与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净净  
千顷堂藏书是黄居中和黄虞稷两代人收藏之图书。本文从黄氏父子的治学和交游情况分析黄氏收书及藏书,进而探讨黄氏千顷堂藏书的内容。并通过黄氏父子印章、千顷堂印章和相关史料记载辑得明确为千顷堂藏书之图书,将其与《千顷堂书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考证千顷堂藏书与《千顷堂书目》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千顷堂书目》依托于千顷堂藏书,但仅选取了部分著录,选取的标准主要是著作的年代,即时间标准。另一方面,《千顷堂书目》又不局限于千顷堂藏书,还参考、抄录了其他书目和史料记载的图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雅  游雪雯  
归纳关于伦明的文章和著作,将这些研究成果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生平与藏书、《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续修四库全书研究、藏书家群体中的伦明、伦明的交游与事业、在诗歌创作上的贡献,以期从中找出新的资料线索和研究角度,为伦明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做一个铺垫。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钢城  杨莹  
清苏州潘氏家族自乾隆朝起,百余年人才辈出。留存诗赋、辞章和文物甚多,成为研究清中后期江南乃至中国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史的重要史料。苏州博物馆馆藏潘氏族人相当数量的稿抄校本,是地方文献和清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财富。兹选取较有代表性者稍做介绍,以了解其梗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霍艳芳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作家李开先,也是位著名的藏书家,其藏书宏富,与其戏曲成就一样闻名天下。他的藏书在其死后因家难及国变逐渐流散,家难虽未直接导致其藏书流散,而和它密切相关,家难之后他的藏书即流向朱睦的万卷堂,明末清初社会更替时流向徐乾学的传是楼、毛扆的汲古阁等,重新在私人藏书家手里得以集中。不过,这些藏书最终散佚无存,不仅是藏书界的损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言,也是难以弥合的裂缝。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小燕  
本文回顾了嘉业堂藏书楼藏书的聚积和散失过程,说明近代私人藏书积聚的不易和散失的无奈,同时也说明了嘉业堂主人刘承干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积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