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2)
- 2023(12108)
- 2022(10290)
- 2021(9210)
- 2020(7749)
- 2019(17778)
- 2018(17641)
- 2017(33593)
- 2016(18156)
- 2015(20640)
- 2014(21126)
- 2013(21302)
- 2012(20716)
- 2011(19176)
- 2010(19593)
- 2009(18268)
- 2008(18111)
- 2007(16685)
- 2006(15006)
- 2005(14024)
- 学科
- 济(102412)
- 经济(102331)
- 管理(49365)
- 业(49096)
- 企(36942)
- 企业(36942)
- 方法(35474)
- 数学(31157)
- 数学方法(30942)
- 地方(28259)
- 中国(27002)
- 农(25464)
- 业经(20124)
- 学(19413)
- 农业(17641)
- 财(17486)
- 技术(17012)
- 地方经济(16630)
- 贸(15915)
- 贸易(15905)
- 制(15478)
- 易(15245)
- 融(14492)
- 金融(14490)
- 银(14147)
- 环境(14135)
- 银行(14111)
- 行(13689)
- 发(13561)
- 和(12945)
- 机构
- 学院(278595)
- 大学(276583)
- 济(125172)
- 经济(122594)
- 研究(105368)
- 管理(100729)
- 理学(84543)
- 理学院(83469)
- 管理学(82130)
- 管理学院(81589)
- 中国(79231)
- 科学(64266)
- 京(60940)
- 所(55906)
- 财(53681)
- 农(52175)
- 研究所(50390)
- 中心(47522)
- 江(44946)
- 业大(41871)
- 财经(41786)
- 农业(40926)
- 北京(39481)
- 经济学(39210)
- 范(37893)
- 经(37604)
- 师范(37519)
- 院(36855)
- 州(35781)
- 经济学院(35085)
- 基金
- 项目(174175)
- 科学(134969)
- 研究(127160)
- 基金(122597)
- 家(107423)
- 国家(106496)
- 科学基金(88879)
- 社会(80544)
- 社会科(76372)
- 社会科学(76349)
- 省(69694)
- 基金项目(64722)
- 划(58556)
- 教育(57256)
- 自然(55281)
- 自然科(53918)
- 自然科学(53896)
- 自然科学基金(52885)
- 编号(51513)
- 资助(50354)
- 发(44387)
- 成果(42235)
- 重点(39979)
- 部(38298)
- 课题(37006)
- 创(36224)
- 发展(35722)
- 展(35170)
- 创新(34108)
- 国家社会(33001)
- 期刊
- 济(152241)
- 经济(152241)
- 研究(88569)
- 中国(62438)
- 农(48863)
- 学报(43959)
- 财(41006)
- 科学(40783)
- 管理(37713)
- 农业(33189)
- 大学(32287)
- 学学(30490)
- 教育(29482)
- 融(28559)
- 金融(28559)
- 技术(27538)
- 经济研究(24706)
- 业经(23752)
- 财经(21496)
- 问题(19969)
- 经(18682)
- 业(18040)
- 技术经济(17154)
- 贸(15442)
- 世界(14525)
- 统计(13972)
- 商业(13606)
- 国际(13545)
- 科技(13383)
- 理论(12945)
共检索到444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
农村开发沼气技术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和净化环境,并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稳步推广小型农用沼气池,扶持和发展沼气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磊 钱畅 黄佳贤 张永勋
[目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也是当前大多数城市所追求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扶持以及合肥都市圈等经济体的建立,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成为了制约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合肥市进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7年合肥市环境与经济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使用协调度模型对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 2008—2017年合肥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合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类型总体来看仍处于较低阶段,仅有2016年、2017年两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均为失调或濒临失调类型;(2)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不断增高,但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总体来看处于下降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生态环境效益指数高于经济效益指数的状况被扭转,2014年后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开始高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结论]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合肥市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促进合肥市整体实力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祥 方云梅
民营经济发展是安徽省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动力之一,但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劳资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笔者在2006年暑假期间走访调查了合肥市部分民营企业,就企业的内部制度包括用人制度、社保制度等和企业老板、普通员工广泛交流,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分析了安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和劳资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劳资关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民营经济 劳资关系 劳资和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灵 方创琳 申玉铭 任旺兵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现代服务业对西方城市发展的诸多影响正全部或部分在我国大城市呈现。以合肥市为例,首先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供需特征,最后提出城市经济转型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行业与重点功能区建设,旨在深化认识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为构筑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皖苏 胡晓娟 严鸿和
近几年合肥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增强,并成为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的主导产业。在对合肥市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使“十一五”时期合肥市经济和人口就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人口就业 就业弹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小莉
文章针对合肥市土地市场发展现状及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规划为龙头,实施为手段,禁止"以租代征",不断完善工业用地的招拍挂的操作办法,在合法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构建健康活跃的土地市场。
关键词:
合肥 科学规划 土地市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基超 倪泽强
以合肥市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合肥市进出口总额与工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发现,合肥市进出口总额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发展与合肥市进出口增长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从长期看,合肥市服务业产出对合肥市进出口总额将产生更多的正向拉动作用,而由于工业结构总体偏内向型,合肥市工业产出的增加却不能增进该市进出口水平。
关键词:
产业国际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出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春水 王灵恩 林明水 王磊
以合肥市为例,从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行业成长性和区域比较优势4个维度构建城市服务业主导产业评价体系,并用加权求和方法构建评价模型,确定城市服务业主导产业。结果表明:合肥市各服务业门类在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行业成长性和区域比较优势方面表现各有差异;最终筛选的服务业主导产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需要数据量少,更容易操作,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 主导产业选择 发展对策 合肥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郎昱
文章选取"中部崛起"代表城市——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市场、城市消费状况为准则的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及综合体理论发展规模与该城市自身条件的关系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玉龙 刘普幸 陈丽丽 卢李朋
利用1981、1989、1995、2000、2005和2010年6景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结合城市扩展评价指标、土地利用变化和热岛效应,对合肥市近30年来城市扩展时空分异特征、驱动力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期合肥市城镇用地扩展呈低速增长趋势,其余时间均为快速增长时期。合肥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之间的关系较合理,城市的发展得到了人口的有力支撑。城市用地扩展形态由紧凑稳定型向偏离紧凑,形态复杂化发展。城镇用地扩展由同心圆式扩展、重心基本稳定转变为组团式扩展、重心明显向南和西转移。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牵引和政府决策驱动着城镇用地扩展。合肥市热岛效应面积随着城镇用地扩展不断增加,但热岛强度呈现减弱趋势,高温区和极高温区面积减少,呈现多中心成片分布态势。城镇用地扩展所侵占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农用地,1995—2010年面积减少了23.61%。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泉 白冬梅 邹成东
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展开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内部动力;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在整体上呈现为低协同状态;201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度一直处于不协同状态,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发展;(2)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交通建设;(3)完善副中心城市数字化对接政策,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文家
合肥市卫生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于1995年4月25日召开。首批发展会员285人。会长由市卫生局长刘军同志担任。会议推选出常务理事19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素 谭术魁 田翰林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其可持续性发展正是化解土地利用、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等问题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建立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TOPSIS法分析了2000-2012年合肥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性,得出合肥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发展性较弱,近年来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为合肥市新一轮土地整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合肥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扬 马静 陈刚 张玉璐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运用所建立的城市现代化模型对合肥市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评价和预测。
关键词:
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度 偏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汤庚国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分布、结构特征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校植物群落主要有99科、224属、342种(其中含16个变种,7个变型种,13个栽培变型种).蔷薇科、豆科、木兰科和木犀科等为优势科;水杉、枫杨、女贞、桂花、圆柏、雪松、紫叶李和香樟等为优势种.乔木层树种有98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树木径阶主要集中于5~26cm.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以乔木层较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藤本植物种类少,应用率低.群落类型以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为主.笔者认为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应以地带性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