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3)
- 2023(5285)
- 2022(4169)
- 2021(3828)
- 2020(2927)
- 2019(6698)
- 2018(6417)
- 2017(12461)
- 2016(6785)
- 2015(7106)
- 2014(7031)
- 2013(7042)
- 2012(6585)
- 2011(5807)
- 2010(5769)
- 2009(5234)
- 2008(4943)
- 2007(4566)
- 2006(3904)
- 2005(3494)
- 学科
- 济(33229)
- 经济(33218)
- 业(17458)
- 管理(15983)
- 企(13427)
- 企业(13427)
- 方法(11081)
- 农(10604)
- 地方(10557)
- 数学(9718)
- 数学方法(9579)
- 业经(9198)
- 产业(8911)
- 中国(8061)
- 农业(6975)
- 结构(6673)
- 制(6288)
- 地方经济(5653)
- 财(5631)
- 技术(5469)
- 学(5367)
- 体(5056)
- 环境(4353)
- 贸(4277)
- 贸易(4275)
- 发(4178)
- 体制(4094)
- 易(4061)
- 产业结构(3785)
- 融(3753)
- 机构
- 学院(94905)
- 大学(90443)
- 济(40040)
- 经济(39305)
- 管理(35227)
- 研究(33057)
- 理学(30440)
- 理学院(30088)
- 管理学(29579)
- 管理学院(29417)
- 中国(23664)
- 科学(20985)
- 京(19647)
- 农(17473)
- 所(16248)
- 财(16207)
- 中心(15389)
- 业大(15295)
- 研究所(14889)
- 江(14761)
- 农业(13795)
- 财经(13040)
- 经济学(12432)
- 院(12394)
- 北京(12282)
- 范(12183)
- 州(12150)
- 师范(12033)
- 经(11749)
- 经济学院(11274)
- 基金
- 项目(67229)
- 科学(52740)
- 研究(49073)
- 基金(47040)
- 家(41304)
- 国家(40962)
- 科学基金(34802)
- 社会(31669)
- 社会科(30211)
- 社会科学(30202)
- 省(28135)
- 基金项目(25112)
- 划(23443)
- 自然(21569)
- 教育(21414)
- 自然科(21018)
- 自然科学(21010)
- 自然科学基金(20644)
- 编号(19671)
- 资助(18593)
- 发(17319)
- 重点(15592)
- 成果(14786)
- 创(14626)
- 课题(14503)
- 发展(14064)
- 部(13954)
- 展(13866)
- 创新(13672)
- 国家社会(12891)
共检索到137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美红 苏建国 张显东
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主要原因。合肥市作为一个经济后发城市,如何优化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合肥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将通过分析合肥市自身的产业结构以及与它周边城市的比较,来寻找一条好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进辉 王毓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产业粗放、同构和低端锁定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资源短缺、产业政策滞后等为代表的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作为不力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辩证统一的亲清政商关系,能够通过解决融资、人才、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基础问题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从而助力各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地,本文选取合肥市作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合肥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就,并指出当前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总之,本文不仅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路径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能够为地方政府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改革实践提供决策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飞 陈龙乾 王秉义 郭玉琬 张婷 周天建
研究目的:探讨合肥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增长幅度一致时,二者的关联性强;第二产业占比大于第三产业且超出范围较小时,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仍较高;产业结构和土地经济密度保持较高关联、协调性时,二者相互促进。研究结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劳动生产率增速、GDP增速和各产业占比状况,能使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最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军 李德才 王书珍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合肥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文章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发展环境和典型行业优势等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了合肥市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中基本上处于末位状态,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合肥市可从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优化环境力等方面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训爽
全球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新时代,服务业产业链跨国流转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模式、新特征,服务外包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路径。合肥市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的良性循环,能够在省际或城际区域内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有助于带动其他各地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增强安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合肥 竞争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汤庚国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分布、结构特征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校植物群落主要有99科、224属、342种(其中含16个变种,7个变型种,13个栽培变型种).蔷薇科、豆科、木兰科和木犀科等为优势科;水杉、枫杨、女贞、桂花、圆柏、雪松、紫叶李和香樟等为优势种.乔木层树种有98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树木径阶主要集中于5~26cm.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以乔木层较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藤本植物种类少,应用率低.群落类型以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为主.笔者认为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应以地带性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玉婉
本文讨论了合肥市房地产业的现状 ,对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做了预测 ,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就下一步的对策提出了个人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合肥市 行业现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基超 倪泽强
以合肥市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合肥市进出口总额与工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发现,合肥市进出口总额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发展与合肥市进出口增长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从长期看,合肥市服务业产出对合肥市进出口总额将产生更多的正向拉动作用,而由于工业结构总体偏内向型,合肥市工业产出的增加却不能增进该市进出口水平。
关键词:
产业国际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出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杨 张军连 李林 韩岳岐 李文娟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实施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度角度出发,以同心圆理论、多中心理论等区位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和定量化方法结合,以科学、便捷、高效为原则,系统地提出宗地层次上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合肥市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适当提出了一些用地建议。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所有评价的宗地中,有62.46%的宗地达到集约,总体集约水平较低;②在三类用地中,达到集约的宗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振华 张军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张嘉
以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构建,实现基于区域的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传统强度评价的基础上,新增规模、结构和布局评价,并构建三级收敛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综合功能型城市为样本,构建了能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标准;引入相对权重模型,通过隶属函数计算构建评价模型。以合肥市为样本,开展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1)禁止发展产业用地面积偏大是总体集约度偏低的最主要因素;(2)距离聚集度也是限制性因子之一;(3)规模合意度与强度合意度评价结果适中。
关键词:
城市 产业用地 集约利用评价 合肥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学明 王智源
合肥市创新土地整理模式,以整村推进形式启动4个土地整理项目,其要旨在于整合所有支农项目和资金,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项目的实施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俊峰 王硕
以合肥市为例,分析了"医养结合"型养老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合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存在下列问题:养老机构管理归口混乱;"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医疗、养老资源对接困难;"医养结合"型养老队伍建设滞后;"医养结合"型养老遭遇医保政策瓶颈;养老群体等级评价标准不够合理。在分析上述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完善"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建议:成立"医养结合"养老联合办公室;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施分类管理;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多方联动机制,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的发展;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队伍建设;完善"医养结合"型养老医保制度;建立严格的养老群体等级评...
关键词:
城市 医养结合 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春水 王灵恩 林明水 王磊
以合肥市为例,从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行业成长性和区域比较优势4个维度构建城市服务业主导产业评价体系,并用加权求和方法构建评价模型,确定城市服务业主导产业。结果表明:合肥市各服务业门类在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行业成长性和区域比较优势方面表现各有差异;最终筛选的服务业主导产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需要数据量少,更容易操作,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 主导产业选择 发展对策 合肥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华如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而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地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合肥市为例,在分析城市绿地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进行了探讨。基于景观生态规划最优化原则,立足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基本构型,提出保护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绿色廊道网络和增加绿地斑块的景观格局优化途径。文章旨在探讨合肥这一园林绿化质量层次较高的城市,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生态学 格局优化 合肥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路振华 张军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张嘉
现有土地分类对城市第二三产业用地划分过于粗略,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缺乏有效衔接,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城市各类第二三产业用地类型与面积。论文通过引入经济普查数据,把产业单位经济属性赋予土地,在现有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将城市第二三产业用地类型进一步细分,与国民经济分类衔接。以合肥市为例,应用面积分摊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推算分摊系数、推算分摊面积和实际分摊面积得到各类型产业用地面积和产业用地总面积,同时绘制产业用地分布图。将分摊面积与相关标准、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第一,合肥市工业用地实际使用率为94%,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第二,合肥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52%,比例偏低;第三,部分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
关键词:
城市土地 产业 面积分摊 合肥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