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6)
2023(14090)
2022(12335)
2021(11273)
2020(9646)
2019(22054)
2018(21922)
2017(42832)
2016(23000)
2015(25759)
2014(25950)
2013(25921)
2012(24031)
2011(21902)
2010(21942)
2009(20344)
2008(19541)
2007(17214)
2006(15328)
2005(13797)
作者
(67497)
(56600)
(56016)
(53607)
(35836)
(27018)
(25395)
(22090)
(21499)
(20176)
(19199)
(19052)
(18019)
(17977)
(17449)
(17405)
(16710)
(16441)
(16134)
(16012)
(14035)
(13935)
(13632)
(12945)
(12734)
(12501)
(12377)
(12181)
(11416)
(10954)
学科
(116253)
经济(116130)
管理(65323)
(60403)
(50008)
企业(50008)
方法(44128)
数学(38313)
数学方法(37931)
地方(27397)
(26406)
中国(25643)
(24918)
业经(23526)
(22534)
(19638)
农业(17353)
地方经济(16433)
(15779)
贸易(15770)
环境(15625)
(15585)
(15157)
理论(15094)
(15004)
产业(14595)
技术(14534)
(14275)
金融(14274)
(13834)
机构
大学(335674)
学院(333344)
(142911)
经济(140061)
管理(132443)
研究(116678)
理学(114459)
理学院(113148)
管理学(111351)
管理学院(110742)
中国(85564)
(72207)
科学(71276)
(62372)
(58684)
研究所(53387)
(53279)
中心(51943)
财经(50033)
业大(49633)
(48632)
北京(45936)
(45328)
经济学(43721)
(43370)
师范(42985)
(42353)
农业(41542)
(39253)
经济学院(39045)
基金
项目(227187)
科学(178397)
研究(165522)
基金(164856)
(143683)
国家(142545)
科学基金(121995)
社会(105891)
社会科(100413)
社会科学(100389)
基金项目(87981)
(87807)
自然(78489)
自然科(76550)
自然科学(76532)
自然科学基金(75164)
(74158)
教育(73942)
资助(67708)
编号(66398)
成果(53826)
重点(50778)
(50068)
(49868)
(46807)
课题(45892)
创新(43779)
国家社会(43503)
教育部(42781)
科研(42761)
期刊
(164589)
经济(164589)
研究(101982)
中国(64902)
学报(51650)
管理(49259)
科学(49233)
(48787)
(45481)
大学(38911)
学学(36928)
农业(33581)
教育(31194)
技术(28414)
(27497)
金融(27497)
经济研究(26508)
业经(25375)
财经(25219)
(21686)
问题(21564)
技术经济(17852)
(16534)
理论(16324)
科技(16049)
现代(15693)
图书(15558)
资源(14942)
商业(14752)
实践(14570)
共检索到495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飞  陈龙乾  王秉义  郭玉琬  张婷  周天建  
研究目的:探讨合肥市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增长幅度一致时,二者的关联性强;第二产业占比大于第三产业且超出范围较小时,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仍较高;产业结构和土地经济密度保持较高关联、协调性时,二者相互促进。研究结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土地经济密度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劳动生产率增速、GDP增速和各产业占比状况,能使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达到最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美红  苏建国  张显东  
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主要原因。合肥市作为一个经济后发城市,如何优化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合肥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将通过分析合肥市自身的产业结构以及与它周边城市的比较,来寻找一条好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皖苏  胡晓娟  严鸿和  
近几年合肥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增强,并成为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的主导产业。在对合肥市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使“十一五”时期合肥市经济和人口就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磊  钱畅  黄佳贤  张永勋  
[目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也是当前大多数城市所追求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扶持以及合肥都市圈等经济体的建立,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成为了制约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合肥市进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7年合肥市环境与经济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使用协调度模型对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 2008—2017年合肥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合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类型总体来看仍处于较低阶段,仅有2016年、2017年两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均为失调或濒临失调类型;(2)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不断增高,但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总体来看处于下降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生态环境效益指数高于经济效益指数的状况被扭转,2014年后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开始高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结论]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合肥市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促进合肥市整体实力的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进辉   王毓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阶段我国各地区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产业粗放、同构和低端锁定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资源短缺、产业政策滞后等为代表的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作为不力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辩证统一的亲清政商关系,能够通过解决融资、人才、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基础问题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从而助力各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地,本文选取合肥市作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合肥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做法和实践成就,并指出当前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总之,本文不仅丰富了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路径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能够为地方政府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改革实践提供决策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学明  王智源  
合肥市创新土地整理模式,以整村推进形式启动4个土地整理项目,其要旨在于整合所有支农项目和资金,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项目的实施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宰斌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区研究宰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所作的统筹安排和长远部署,旨在加强对城乡全部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及其综合效益。市级规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基超  倪泽强  
以合肥市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合肥市进出口总额与工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发现,合肥市进出口总额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发展与合肥市进出口增长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从长期看,合肥市服务业产出对合肥市进出口总额将产生更多的正向拉动作用,而由于工业结构总体偏内向型,合肥市工业产出的增加却不能增进该市进出口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振华  张军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张嘉  
以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构建,实现基于区域的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传统强度评价的基础上,新增规模、结构和布局评价,并构建三级收敛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综合功能型城市为样本,构建了能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评价标准;引入相对权重模型,通过隶属函数计算构建评价模型。以合肥市为样本,开展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1)禁止发展产业用地面积偏大是总体集约度偏低的最主要因素;(2)距离聚集度也是限制性因子之一;(3)规模合意度与强度合意度评价结果适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  
农村开发沼气技术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和净化环境,并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稳步推广小型农用沼气池,扶持和发展沼气应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文家  
合肥市卫生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于1995年4月25日召开。首批发展会员285人。会长由市卫生局长刘军同志担任。会议推选出常务理事19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路振华  张军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张嘉  
现有土地分类对城市第二三产业用地划分过于粗略,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缺乏有效衔接,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城市各类第二三产业用地类型与面积。论文通过引入经济普查数据,把产业单位经济属性赋予土地,在现有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将城市第二三产业用地类型进一步细分,与国民经济分类衔接。以合肥市为例,应用面积分摊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推算分摊系数、推算分摊面积和实际分摊面积得到各类型产业用地面积和产业用地总面积,同时绘制产业用地分布图。将分摊面积与相关标准、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第一,合肥市工业用地实际使用率为94%,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第二,合肥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52%,比例偏低;第三,部分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泉  白冬梅  邹成东  
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展开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内部动力;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在整体上呈现为低协同状态;201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度一直处于不协同状态,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发展;(2)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交通建设;(3)完善副中心城市数字化对接政策,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义国  王心源  吉文帅  张生根  田兵  
利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结合RS和GIS技术,对安徽省合肥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城镇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展使耕地和水域锐减。人类活动对水域、耕地和林地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这些景观要素的斑块形状趋向简单,而城镇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形状趋向复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业婷  鲁成树  方晨  
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研究其土地利用效率及时序变化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节约集约制度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运用DEA模型,从土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合肥市2001-2011年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值位于0.75~1.0之间,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土地利用的非DEA有效年份,主要是由于土地投入要素配置不够合理,资金冗余比土地和劳动力冗余程度高造成的。今后可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加强技术改革力度提高合肥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