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2)
- 2023(14696)
- 2022(12175)
- 2021(11004)
- 2020(9025)
- 2019(20531)
- 2018(20543)
- 2017(39726)
- 2016(21515)
- 2015(24111)
- 2014(24262)
- 2013(23977)
- 2012(21805)
- 2011(19834)
- 2010(19846)
- 2009(18259)
- 2008(17402)
- 2007(15237)
- 2006(13689)
- 2005(12131)
- 学科
- 济(108669)
- 经济(108564)
- 管理(61422)
- 业(55373)
- 企(45183)
- 企业(45183)
- 方法(41279)
- 数学(35838)
- 数学方法(35518)
- 中国(27460)
- 地方(25689)
- 农(24144)
- 业经(22346)
- 学(21622)
- 财(20042)
- 农业(16527)
- 制(15689)
- 环境(15645)
- 地方经济(15007)
- 理论(14897)
- 和(14690)
- 贸(14520)
- 贸易(14511)
- 易(13925)
- 发(13283)
- 技术(13097)
- 融(13019)
- 金融(13018)
- 银(12768)
- 银行(12731)
- 机构
- 大学(314959)
- 学院(312918)
- 济(133576)
- 经济(130745)
- 管理(123614)
- 研究(108564)
- 理学(107313)
- 理学院(106104)
- 管理学(104349)
- 管理学院(103791)
- 中国(77865)
- 京(67008)
- 科学(66612)
- 财(57128)
- 所(54098)
- 研究所(49435)
- 农(48344)
- 中心(47408)
- 财经(46643)
- 业大(45807)
- 江(44668)
- 经(42402)
- 北京(42278)
- 经济学(41502)
- 范(41400)
- 师范(41061)
- 院(39371)
- 农业(37783)
- 经济学院(37114)
- 州(36332)
- 基金
- 项目(215417)
- 科学(169786)
- 基金(156962)
- 研究(156814)
- 家(136658)
- 国家(135566)
- 科学基金(116768)
- 社会(101231)
- 社会科(95976)
- 社会科学(95950)
- 基金项目(83795)
- 省(83142)
- 自然(74931)
- 自然科(73186)
- 自然科学(73171)
- 自然科学基金(71821)
- 教育(70432)
- 划(69846)
- 资助(63583)
- 编号(62912)
- 成果(50367)
- 重点(47939)
- 部(47026)
- 发(46830)
- 创(44036)
- 课题(43218)
- 国家社会(42070)
- 创新(41139)
- 教育部(40506)
- 科研(40451)
- 期刊
- 济(150570)
- 经济(150570)
- 研究(96915)
- 中国(54771)
- 学报(48665)
- 管理(45911)
- 科学(45429)
- 农(44492)
- 财(41223)
- 大学(36686)
- 学学(34656)
- 农业(30931)
- 教育(30727)
- 技术(26858)
- 经济研究(24999)
- 融(24952)
- 金融(24952)
- 财经(23283)
- 业经(22818)
- 问题(20883)
- 经(19996)
- 技术经济(16596)
- 图书(15693)
- 业(15421)
- 现代(15228)
- 理论(15133)
- 科技(14666)
- 商业(13945)
- 实践(13580)
- 践(13580)
共检索到456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章勇 张先锋
文章在对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制约合肥经济圈同城化效应充分发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业、区域以及政策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合肥经济圈 同城化效应 障碍性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奕豪 张海峰 梁若冰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合成控制法 绝对趋同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奕豪 张海峰 梁若冰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合成控制法 绝对趋同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奕豪 张海峰 梁若冰
文章采用项目评估中的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估计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圈的建设对合肥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带来5.31%的增长效应,且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趋势。利用绝对趋同检验,研究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得出圈内各城市经济增长在经济圈建设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通过分产业研究收敛情况,发现经济圈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的。文章尝试探究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性政策效应的评估体系,并对后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一些政策意见。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合成控制法 绝对趋同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晓岚 孔令刚
从国际国内经济圈发展实践看,产业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合肥经济圈发展为例,分析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与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探讨提升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经济圈 产业结构 产业整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浩 吴克 司武飞 俞志敏
通过分析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1994—2005年)以及影响垃圾产量的主要相关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垃圾产量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生活消费支出和住宅使用面积是影响垃圾产量的主要因素,且都是正相关关系。采用该模型对合肥市2006—2015年生活垃圾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十年内合肥市生活垃圾产量继续缓慢增长,预计2015年垃圾产量将达到102.61万t,人均日产量为1.42kg。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垃圾产量 回归分析 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泽民 黄成林 白林波 吴文友
用样方调查方法对合肥市区 2 3km2 范围的树木进行调查 ,并采用遥感技术分析合肥土地利用及树木分布的格局。研究区拥有 35× 10 4 株树木 ,树木总生物量为 3174 1t;同时对树木的种类组成、径阶分布、健康状况、叶面积指数等反映城市森林结构特征的各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0种数量最多的树木占总数的 80 % ;近 5 0 %的树木是小树 (胸径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结构 C平衡 合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储金龙 王志强
利用1978、1991、2000和2004年人口统计数据和城市用地现状图,在ArcGIS8.3软件支持下,以街道和社区为研究单元,对合肥市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和人口空间分布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目前仍然是单核心城市,城市化正处于由早期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变时期;城市人口增长经历了从1978年以后的均衡增长到集聚增长模式的转变,2000年以来则呈现出扩散增长的态势;人口空间分布逐渐由1978年前的“风扇型”分布形态转变为“同心圆”式分布形态;人口郊区化趋势初步显现。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人口密度 空间分析 合肥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 赵德先 吕志坤 刘慧 王嘉楠
[目的]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斑块生态服务功能,以鸟类为指标,阐述以城市森林结构为基础的城市鸟类栖息响应机制。[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1处面积在0.5~2.5 hm~2的城市森林斑块为样地,采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及结构特征调查,以固定样线和样点结合的形式在秋季观测记录选取的样地鸟类群落组成。结合ArcGIS与卫星影像图,量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相关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明确与城市鸟类丰富度、多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标间的潜在关系。[结果](1)研究记录样地植被90种,隶属51科76属;鸟类8目22科38种,占合肥市记录鸟种的10.08%,最大值保留法计1 213只;城市鸟类优势种为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灰喜鹊Cyanopica cyan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各斑块之间的鸟类组成有着较高的相似度,相似度均值为0.588。(2)非参数秩和检验表明在有无水域条件上,鸟类群落差异不明显,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对鸟类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3)利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阐述影响因素,可将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因素归为城市森林斑块所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下斑块的资源富集程度3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得到关于鸟类丰富度与鸟类多度的方程。[结论]城市森林对城市鸟类的吸引力取决于多个结构层次,能反映城市森林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资源富集程度的指标是影响鸟类栖息的重要因素。图3表3参2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玲 吴坤悌 黄光瑞 陈庭甫 张庆国
城市热岛强度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合肥城市热岛变化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城市热岛显著,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值为0.58℃,变化速率为0.194℃/10 a;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介于两者之间,热岛强度增长速率大小顺序依次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分别为0.1、0.081、0.068和0.049℃/10 a;同时选出9个城市发展指标,计算得出合肥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LU,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肥城市发展与城市热岛强度之间的最佳回归模型为:y=0.563-0.027x+0.001x2-1.1E-05x3(相...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城市热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永生 徐小牛 张前进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合肥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现状,建立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选取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分维度指数、连通性指数等8个景观指数对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绿地生态格局总体上较好,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高;但也存在绿地分布不均,各种类型相差较大,破碎度较高,多样性程度不高,分形维数指数偏低,绿地景观的自然性和复杂性不够,连通度较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肥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为合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芒 吴石英 江胜名
从资源、物质积累、人类发展水平、地区发展潜力指数构建人口发展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合肥经济圈内31个县级行政单位的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对各地区进行多维度测量,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合肥经济圈人口发展功能区进行分区。依据研究结果,将合肥经济圈划分为人口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发展区和人口限制区,进而探讨不同类型区未来人口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向,这对实现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艺
研究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成都城市经济圈,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对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范围界定、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发展思路。
关键词:
成都城市经济圈 区域特征 带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长丰 沙海萍 章定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伟
2006年以来,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经济增长、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特色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综合分析影响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多种因素后,文章认为,要建设好、发展好贵阳城市经济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强化市场体系的推动作用和突出政府的拉动作用、增进科学研究的辅助决策作用等。
关键词:
城市经济圈 建设发展 对策研究 贵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