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5)
2023(3460)
2022(2739)
2021(2461)
2020(1978)
2019(4355)
2018(3898)
2017(7851)
2016(3720)
2015(4134)
2014(4045)
2013(3944)
2012(3529)
2011(3145)
2010(3478)
2009(3709)
2008(2488)
2007(2267)
2006(2126)
2005(2069)
作者
(9649)
(7831)
(7658)
(7408)
(4790)
(3692)
(3609)
(3138)
(2860)
(2742)
(2649)
(2604)
(2563)
(2481)
(2385)
(2337)
(2321)
(2169)
(2150)
(2013)
(1961)
(1907)
(1859)
(1796)
(1783)
(1729)
(1683)
(1632)
(1619)
(1617)
学科
(24067)
金融(24067)
(20797)
银行(20794)
(20323)
(14359)
经济(14346)
中国(13126)
(12364)
中国金融(10814)
(10552)
企业(10552)
管理(10095)
(7403)
(6789)
地方(6284)
(5376)
财务(5361)
财务管理(5356)
企业财务(5202)
(4651)
方法(4492)
业经(4465)
事业(4277)
(4186)
数学(4150)
数学方法(4133)
体制(3863)
业务(3555)
制度(3436)
机构
学院(48105)
大学(46247)
(23280)
经济(22755)
中国(20491)
管理(16771)
研究(15588)
(13912)
理学(13825)
理学院(13713)
管理学(13567)
管理学院(13487)
银行(13481)
(12943)
(12780)
金融(12705)
(12656)
人民(10139)
中心(10043)
财经(9945)
国人(9265)
中国人(9223)
中国人民(9170)
(9022)
(9013)
经济学(8492)
经济学院(7779)
人民银行(7777)
财经大学(7614)
中国人民银行(7102)
基金
项目(29733)
研究(23902)
科学(23523)
基金(21545)
(17744)
国家(17561)
社会(16009)
科学基金(15439)
社会科(15408)
社会科学(15406)
(12147)
基金项目(11052)
教育(10112)
(9723)
编号(9714)
(9459)
资助(8960)
自然(8317)
自然科(8139)
自然科学(8138)
成果(8091)
自然科学基金(8002)
(7747)
(7091)
金融(6930)
(6921)
国家社会(6904)
重点(6862)
课题(6809)
发展(6702)
期刊
(24584)
金融(24584)
(24112)
经济(24112)
研究(16965)
中国(10441)
(10036)
(6578)
管理(6225)
财经(5257)
学报(5157)
科学(4738)
中国金融(4499)
(4449)
大学(4414)
学学(4324)
经济研究(4248)
业经(3706)
理论(3609)
技术(3401)
农业(3373)
实践(3289)
(3289)
教育(3269)
国际(2903)
农村(2794)
(2794)
问题(2777)
上海(2555)
财会(2538)
共检索到83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炳熙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发展普惠金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合理调整。我国需要从多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晓灵  
小额信贷是提高弱势群体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公益性小额贷款机构都在从事小额贷款业务,但小额贷款在客户判断、贷款依据、信贷员素质、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在身份定位、政策环境、税收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应该为小额贷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其利率能够覆盖风险,并适当定位小额贷款机构的性质,让其拥有贷款呆坏账核销自主权,在保证其不非法集资、限制其外部性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创新,以满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大量需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晴  孟世超  毛宇飞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与保障。近年来,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应用持续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然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现有文献却缺少微观证据。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相匹配,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能提高就业者的小时工资率与工作自主性,降低工作时长;但同时也会抑制其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与,这种抑制作用在非标准就业者群体中较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效应集中于自雇群体,并通过降低工作时长、增加小时工资率的途径实现;但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与不足,抵消了数字普惠金融对非标准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特定的就业人群,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女性和农民工的小时工资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女性参与社会保障项目。研究结论为中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稳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指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凭借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操作高效率和运营低成本以及信息获取及数据分析优势,为中国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的破题与发展提供了可行之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尤努斯教授曾明确指出,获得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凭借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操作高效率和运营低成本以及信息获取及数据分析优势,为中国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的破题与发展提供了可行之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乡村银行总裁尤努斯教授曾明确指出,获得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金林  邹凯  肖鹏南  
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使用为缓解金融排斥带来了机遇,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东部与中部地区次之,且异质性分析的结论证实其具有普惠性特征。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果仍然显著。微观层面上,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的信贷可得性,且提升效应在农村与城镇居民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决策部门加快推进"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正>自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时首次使用“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提倡全民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理念以来,普惠金融在全球范围受到了广泛关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由于普惠金融的精神与金融的人民性高度相融,普惠金融在我国得到了从上到下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0年来,我国的普惠金融全面推进,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持续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向升  祝健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社会公平。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应遵循普惠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和可持续性等原则。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所构成。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体力量,而非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重要的补充力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哲  
<正>普惠金融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的重要着力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立业  吴卫星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契机。本文采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轮调查数据,以及2012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关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门槛效应,并运用OLS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未达到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利于代际收入流动;在超过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代际收入流动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初期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受限于数字鸿沟,增大了代际收入关联性,不利于代际收入流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家庭、农业家庭、低受教育水平家庭和西部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为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和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树功  杨峙林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助力区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地区专利申请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等分维度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样本的探究发现,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西部创新的驱动作用也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助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向升  祝健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社会公平。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应遵循普惠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和可持续性等原则。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所构成。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体力量,而非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重要的补充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金融排斥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加强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家进  
建立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普惠金融政策,需要理性认识、全面看待,坚持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普惠服务原则。普惠不等于恩惠。与政府扶贫和社会慈善不同,普惠金融既非计划手段,也非平均主义,而是要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商业化的手段,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和便捷途径获取各种金融服务。二是坚持社会责任原则。普惠金融并非小银行的专利,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以及信贷技术的发展,大银行更能发挥小银行所不具有的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在履行服务国家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柳翠  任哲  
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及国内一线城市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大力支持下,江西省金融学会于2015年11月4日在南昌举办"互联网金融促进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交流会,江西省博汇九洲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参与了协办。来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层领导、学术专家、业界重要代表云集南昌,就互联网金融促进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以期为推进江西经济快速赶超提供可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