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1)
2023(3973)
2022(3551)
2021(3406)
2020(2978)
2019(6894)
2018(7051)
2017(14821)
2016(7777)
2015(8944)
2014(8926)
2013(9189)
2012(8830)
2011(8035)
2010(8150)
2009(7828)
2008(7696)
2007(7225)
2006(6743)
2005(6166)
作者
(21309)
(17761)
(17370)
(16849)
(11115)
(8412)
(8238)
(6789)
(6622)
(6425)
(5973)
(5680)
(5679)
(5559)
(5452)
(5352)
(5195)
(5110)
(5061)
(5047)
(4482)
(4155)
(4113)
(4095)
(4047)
(4003)
(3866)
(3836)
(3481)
(3433)
学科
(35014)
经济(34871)
(20781)
管理(19570)
方法(17424)
(15240)
企业(15240)
数学(14211)
数学方法(14161)
(13626)
贸易(13622)
中国(13511)
(13500)
(13387)
(11834)
(11797)
(9147)
收入(8781)
(8354)
出口(8352)
出口贸易(8352)
业经(7791)
农业(7327)
(7005)
银行(7003)
(6797)
(6752)
(5889)
(5643)
金融(5642)
机构
大学(119416)
学院(117075)
(57392)
经济(56386)
管理(44431)
研究(38371)
理学(37804)
理学院(37443)
管理学(37060)
管理学院(36838)
中国(30882)
(30297)
(24906)
财经(23574)
(21359)
经济学(19515)
科学(18890)
(18659)
经济学院(17906)
财经大学(17459)
(17060)
中心(16873)
北京(16295)
研究所(16185)
(14929)
师范(14866)
(14049)
(13337)
(13275)
商学(12988)
基金
项目(67770)
研究(53991)
科学(53974)
基金(50665)
(42124)
国家(41773)
社会(38267)
科学基金(35575)
社会科(35227)
社会科学(35215)
基金项目(26120)
教育(24866)
(24053)
编号(22397)
资助(21245)
(20440)
成果(19558)
自然(19384)
自然科(18925)
自然科学(18920)
自然科学基金(18600)
(17225)
国家社会(15924)
教育部(15487)
人文(14957)
课题(14765)
重点(14555)
(14522)
社科(14469)
(14420)
期刊
(65057)
经济(65057)
研究(41987)
中国(21763)
(21752)
管理(16674)
(13708)
金融(13708)
学报(13478)
(13240)
科学(13138)
财经(12274)
教育(12094)
经济研究(11861)
大学(11384)
(11377)
(10585)
学学(10458)
业经(10235)
问题(10203)
国际(9259)
技术(8928)
农业(8823)
理论(6940)
商业(6572)
统计(6144)
技术经济(6124)
实践(6048)
(6048)
世界(5873)
共检索到185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施巍巍  
1.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社会支出的增长有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一个国家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时,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是不断提高的。注重经济建设和投入而忽视和减少社会支出,将积累社会矛盾,特别是民生方面,所以加大社会支出解决民生问题可以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使长期被压抑的社会巨大消费潜能、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会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催生新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吴宇  
将世界上153个国家(地区)按照收入水平和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维度进行分组,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此外,还使用无监督学习法对部分发达国家教育政策演变进行关键词提取,查找和分析发达国家历史上教育政策的演进及其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教育对收入的贡献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不显著,但是在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显著;中高收入陷阱国家的教育贡献低于越过陷阱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且随着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得出结论:教育将对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教育政策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代法涛  张龙  
本文在Agénor and Canuto(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社会资本和创新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论如下:随着社会资本偏好的不断加强,均衡状态下拥有高技能的个人选择在R&D部门工作的比例越高,相应地工资和储蓄增加,私人资本存量也就越大,增加的私人投资反过来吸纳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到R&D部门工作;反之,则容易引起人才错配。相应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越大,就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机制,社会资本提高了R&D生产效率,进而使一个经济体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帮助该经济体避免或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数值模拟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结论,这为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代法涛  张龙  
本文在Agénor and Canuto(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社会资本和创新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论如下:随着社会资本偏好的不断加强,均衡状态下拥有高技能的个人选择在R&D部门工作的比例越高,相应地工资和储蓄增加,私人资本存量也就越大,增加的私人投资反过来吸纳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到R&D部门工作;反之,则容易引起人才错配。相应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越大,就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机制,社会资本提高了R&D生产效率,进而使一个经济体获得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导致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产业、收入等,增长的"极限","均值回归",社会矛盾等等。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可得到如下教训:开放中没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错位,民粹主义带来发展的波动。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获得了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效率与竞争力的源泉在于重置社会存量资产:一是改革庞大的行政事业部门,释放生产性资源,为财政减压;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经济主体在资源选择和获取上的机会公平,削弱资本、技术的行政垄断力量,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目前,受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做好准备。一、面临的挑战(一)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严重制约。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春  秦海艳  张潇  孙英杰  
基于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尤其强劲地表现在低教育水平、中西部欠发达以及物质资本投资水平较高等地区。同时,在机制检验中发现数字金融还可以通过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来赋能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鉴于此,应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师旭辉  吴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进入"中上等收入"行列。此前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转轨,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了经济要素活力。加之我国渐进地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得以整合,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步伐。总结国际经验教训,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未雨绸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彬  张绘  
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300美元,超越当年3800美元的划分标准,正式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各国发展历程来看,早期的美欧和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较快的速度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泰国为代表的很多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则长期滞留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未能实现人均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发育成熟、产业转型升级尚未完成、以创新驱动助力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2013年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避免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面临人口红利衰退、经济增长动力衰减、收入分配差距增大和资源消耗型经济难以维持等挑战,但中长期内我国经济仍然具备较快发展的潜力,如果能够有效应对挑战,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非常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  马进  
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16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但从2015年至今,我国GDP增速连续三年未超过7%,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幅放缓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旧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过去多年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还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收入差距、劳动力减少等巨大挑战。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深入分析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并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给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