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2)
2023(3050)
2022(2542)
2021(2450)
2020(1862)
2019(4556)
2018(4667)
2017(8275)
2016(4695)
2015(5468)
2014(6045)
2013(5650)
2012(5215)
2011(4774)
2010(5030)
2009(4582)
2008(4832)
2007(4592)
2006(4076)
2005(3857)
作者
(13480)
(11185)
(11071)
(10649)
(7194)
(5421)
(5169)
(4382)
(4355)
(4272)
(3832)
(3769)
(3702)
(3530)
(3491)
(3449)
(3375)
(3252)
(3249)
(3224)
(2985)
(2710)
(2693)
(2690)
(2685)
(2571)
(2476)
(2419)
(2367)
(2211)
学科
(17429)
经济(17403)
管理(14250)
(12198)
(11371)
企业(11371)
理论(7152)
方法(6504)
(5373)
中国(5323)
(5184)
业经(5121)
(4726)
教育(4454)
(4228)
教学(4045)
数学(4016)
数学方法(3914)
(3838)
(3502)
财务(3491)
财务管理(3473)
(3371)
银行(3368)
企业财务(3247)
(3177)
农业(3130)
(2941)
金融(2940)
(2933)
机构
学院(70868)
大学(70164)
(25178)
管理(24475)
经济(24360)
研究(20932)
理学(19969)
理学院(19719)
管理学(19338)
管理学院(19198)
中国(17125)
(15418)
(14410)
(12587)
科学(12365)
(10987)
师范(10898)
财经(10889)
(10574)
(10476)
北京(9878)
中心(9763)
(9656)
研究所(9095)
技术(8940)
师范大学(8457)
职业(8447)
经济学(8215)
(8153)
财经大学(7897)
基金
项目(37930)
研究(31572)
科学(29003)
基金(25185)
(20830)
国家(20580)
社会(18200)
科学基金(17623)
社会科(16970)
社会科学(16967)
教育(16045)
(15548)
编号(15167)
成果(13680)
基金项目(12726)
(12448)
课题(10806)
资助(10587)
自然(10234)
自然科(9951)
自然科学(9949)
自然科学基金(9777)
(9441)
项目编号(9214)
(8768)
重点(8651)
(8189)
大学(7988)
(7886)
规划(7820)
期刊
(34575)
经济(34575)
研究(23351)
中国(17224)
教育(14874)
(13185)
管理(9918)
学报(9363)
科学(8116)
(7621)
技术(7352)
大学(7225)
图书(6509)
(6245)
金融(6245)
学学(6209)
财经(5739)
业经(5659)
(5011)
书馆(4866)
图书馆(4866)
经济研究(4800)
农业(4751)
职业(4651)
财会(4338)
问题(4165)
理论(3884)
(3768)
论坛(3768)
商业(3564)
共检索到115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寿春  
目前我国的工资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工资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不合理;国有经济部门与私营经济部门之间的工资制度不合理;行业之间工资制度混乱,垄断行业工资偏高。合理的工资应具有三个特征:符合公平原则;能够保证工资收入者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相适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传华  
枢纽经济是通道经济、转口经济、过境经济的升级版理论,实践中创造了临空经济、临港经济、临站经济、临轨经济、站场经济等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有利于推进要素集聚、资源整合,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枢纽服务网络,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梳理了枢纽经济的理论形成过程:交通枢纽-要素枢纽-枢纽产业-枢纽城市,其最高阶段是枢纽产业与枢纽城市的融合共生、持续发展。我国枢纽经济建设成效初显,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枢纽功能定位有待明晰;要素整合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枢纽城市建设任重道远。结合我国枢纽经济发展状况,本文认为枢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为:从单式枢纽到综合枢纽,从实体枢纽到虚拟枢纽;从区域枢纽到国际枢纽;从城市枢纽到枢纽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枢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信息运动兼有自然运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的多重属性,为对知识场理论进一步展开创新完善的探索,以信息的"反映论"定义和物质运动的多种形式为逻辑起点,根据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基本哲学原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信息运动的三世界融合理论及其主要构建思路,针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各项具体业务,运用该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和统一解释,并给出了对该理论的初步评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的缺陷是活劳动范畴的非历史性。马克思完成从本质上认识活劳动如何形成价值时,活劳动范畴达到了思维的抽象便停止了,没有把活劳动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缺乏能够与现实的具体相对应的关于活劳动的思维的具体,解释停留在本质上而对现实缺乏解释力。创立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的第四个原理,即劳动价值形成方式原理,将活劳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揭示活劳动的历史性,用以从形式上说明活劳动如何形成价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尤宪  唐杰  
在目前信贷投放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科学的金融发展观,结合四川经济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银行的目标信贷市场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四川的经济入手,分析四川经济特点,从而确定商业银行的目标信贷市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冉雅璇  卫海英  
品牌仪式是一系列围绕品牌活动的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活动。品牌仪式已经在商业广泛应用,而其组成内核、形成机理却仍未曾可知。基于扎根理论,本文通过消费者深度访谈发现,品牌仪式是通过品牌基础意义向品牌仪式意义的迁移而形成,互动方式是意义"链"迁移的驱力。品牌基础意义包括产品意义(产品功能和产品价值)、情感意义(基础情绪和道德情绪)和文化意义(联想意义和价值观意义)三个层面,品牌仪式意义涵盖自我概念意义、自我展示意义、自我参与意义和自我更新意义。此外,品牌仪式的形成过程主要存在四类影响因素: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游春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特点,指出了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说明在我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重新选择汇率制度的必然性,并对我国汇率制度选择路径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短期来看,"不可能三角理论"揭示了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资本项目开放是大势所趋,汇率目标区是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比较适合的汇率制度,也符合中国渐进式的发展改革道路;最后本文进一步从中心汇率和波动区间的确定、汇率干预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汇率目标区的具体设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振洲  李宝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纪晓岚  
文章界定了城市的本质定义。提出了城市本质构成的三大基础理论:人性理论、需要理论、环境理论;阐述了认识城市本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认为,城市本质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了人在城市发展中主导作用和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城市本质,将为我国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合理有效地经营、建设和管理城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杰刚  
本文以物流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主线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研究、探讨物流问题的过程和最新动态 ,在此基础上叙述了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期间 ,融合了作者个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述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钢  
对农业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山东省特别是一批县,对如何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因而保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玉萍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单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挑战面前,我们选择了深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道路,从工资分配办法改革入手,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医疗单位发展获取内在的动力。1 医疗、医技人员工资分配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