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
2023(2016)
2022(1707)
2021(1550)
2020(1348)
2019(2882)
2018(2824)
2017(5473)
2016(3183)
2015(3622)
2014(3790)
2013(3762)
2012(3752)
2011(3349)
2010(3665)
2009(3599)
2008(3525)
2007(3286)
2006(3064)
2005(3166)
作者
(9391)
(7987)
(7780)
(7738)
(4960)
(3877)
(3550)
(3146)
(2991)
(2953)
(2835)
(2765)
(2732)
(2641)
(2511)
(2478)
(2429)
(2278)
(2195)
(2191)
(2148)
(1950)
(1877)
(1866)
(1844)
(1816)
(1798)
(1784)
(1619)
(1538)
学科
(14013)
经济(13985)
管理(8879)
土地(8403)
(7833)
(5750)
企业(5750)
(5450)
(5068)
中国(4867)
(4350)
问题(3951)
经济学(3861)
(3803)
地方(3444)
农业(3296)
业经(2969)
(2942)
银行(2942)
(2850)
(2723)
(2715)
教育(2665)
税收(2615)
(2589)
方法(2541)
制度(2358)
(2358)
(2318)
(2273)
机构
大学(44694)
学院(43406)
(16769)
研究(16598)
经济(16241)
管理(15869)
中国(14994)
理学(12343)
理学院(12169)
管理学(11966)
管理学院(11878)
(11050)
(10503)
(9802)
科学(9488)
(9174)
中心(8925)
(8290)
(8177)
(7204)
财经(7154)
研究所(7054)
农业(7017)
北京(7016)
(6960)
师范(6914)
业大(6640)
(6331)
(6329)
人民(5624)
基金
项目(24251)
科学(19045)
研究(18825)
基金(17271)
(14959)
国家(14815)
科学基金(12482)
社会(11927)
社会科(11223)
社会科学(11220)
(9236)
教育(8719)
基金项目(8619)
编号(8110)
(8025)
成果(7660)
自然(7621)
自然科(7413)
自然科学(7411)
自然科学基金(7269)
资助(6823)
课题(6087)
(5625)
重点(5449)
(5227)
(5143)
(5078)
(4926)
国家社会(4908)
(4706)
期刊
(24894)
经济(24894)
中国(17356)
研究(16865)
(9102)
(8477)
教育(8217)
科学(7096)
(6982)
金融(6982)
管理(6469)
学报(6404)
农业(5446)
大学(5001)
国土(4839)
土地(4543)
学学(4330)
业经(4172)
图书(3940)
财经(3733)
技术(3527)
问题(3371)
书馆(3328)
图书馆(3328)
(3259)
农村(3083)
(3083)
资源(3068)
经济研究(3032)
(2561)
共检索到85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裴东鑫  张冬平  
目前,土地流转成为我国农村一种普遍的趋势,但近年来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后出现了"非粮化"现象,给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通过对河南农村土地流转及流转后用途情况的调研可以看出,解决土地流转的"非粮化"问题,既要从大局出发、从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握好大方向,又要从实际层面、从利益角度研究系统性的政策措施;既要顺应农村土地流转的大趋势,又要力求发挥经营者的内在积极性,实现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治强  
转轨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呈现扩大之势,本文分析了政府性行为导致的收入分配扩大化问题,并提出矫正收入分配失衡的规范化政府行为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重庆市万州区税务学会课题组  杨志宏  易维国  骆志高  
一、完善财产税制,调节存量财富目前,应积极稳妥地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对于家庭的第二套住房征税,或者对高档住房或者独栋别墅,在扣除人均住房面积的基础上,以房产评估现值为计税依据,适用0.1%~1%的超额累进税率计征。同时,可比照房产税对个人住房的征税范围,对个人住房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二、开征遗产与赠与税,调节代际收入差距该税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一代人的财富差距在下一代人身上延续,有调节收入分配特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润芳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许润芳(山东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建立完善的农村内部土地流转机制,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目前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因素,一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拉动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促使农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睿亮  
本文通过对日本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的介绍,在分析日本土地流转制度的特点之后,总结出只有不断完善立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在不断进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建立农业合作组织等,才能够促进中国土地流转的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符泽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媛媛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已成为破解我国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难题的关键。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鉴于此,应分析研究财税政策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作用机制,并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角度对现有财税政策进行梳理,找出现有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促进税费政策的全面"绿化"、构建财政支出体系及加快配套措施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利  马晓丽  吉伟卓  
河北省农业正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现代农业要求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进行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农地流转模式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的一贯方针。借鉴别国模式,结合我国实践,进行模式创新,可以多方位促进农地流转健康发展。农地信托流转模式既是土地制度的创新,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符合新时期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有利于土地资源资本化,形成多元、长期的农业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章体  周东鸣  
该文阐述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永春县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创新观念,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建立机制,推动土地顺利流转;健全网络,强化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引导,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运作,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加大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六条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光  李放  
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社区及微观个体两个维度的数据,对养老保险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地区的农地流转率普遍偏低,且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未覆盖任何养老保险制度,而实施新农保或老农保以及对65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等养老保障政策措施的社区土地流转比例较高,因此养老保险等政策对社区土地流转比例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微观个体数据表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行为并不活跃,发生了土地流出行为与土地流入行为的比重均在10%左右,但农民是否领取到了养老金无论是在土地流出还是土地流入方面,都是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的。一方面,养老金的收入具有稳定性,一定程度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仕通  李子流  
能否处理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问题,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苏苏北地区中扬镇为调查对象,探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对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孔东菊  
首先,明晰农村耕地的权利体系,强化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弱化其保障性。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前提下,完全消除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性,实行完全的物权化尚有实际困难,可行的办法是进一步明晰农村耕地的权利体系,弱化其保障性。具体而言,可将农村土地经营权细分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项具体权利,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其荣  夏帆  
随着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上的完善和实践中经验的积累,人们重新审视过去的手段,认为单一的依靠绿化和控制污染源的手段已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可持续消费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可持续消费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进行了评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阳  
在我国连续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情况下,消费市场并没有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需求的最主要部分是大众消费,只有提高大众消费水平,才能促进整个消费市场的繁荣。要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必须利用财税手段调节分配,扩大有货币购买力的大众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