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6)
- 2023(10596)
- 2022(9466)
- 2021(9005)
- 2020(7536)
- 2019(17519)
- 2018(17561)
- 2017(34106)
- 2016(18599)
- 2015(20747)
- 2014(20852)
- 2013(20796)
- 2012(18951)
- 2011(17235)
- 2010(16898)
- 2009(15166)
- 2008(14672)
- 2007(12608)
- 2006(11088)
- 2005(9661)
- 学科
- 济(68394)
- 经济(68312)
- 管理(52467)
- 业(49288)
- 企(41668)
- 企业(41668)
- 方法(34080)
- 数学(29424)
- 数学方法(29082)
- 学(18540)
- 中国(18115)
- 财(17495)
- 农(17385)
- 业经(15106)
- 地方(13970)
- 理论(12489)
- 和(12360)
- 制(11937)
- 农业(11726)
- 务(11726)
- 贸(11714)
- 贸易(11710)
- 财务(11666)
- 财务管理(11647)
- 技术(11568)
- 易(11367)
- 企业财务(11116)
- 图书(10722)
- 环境(10573)
- 书馆(10140)
- 机构
- 大学(263593)
- 学院(256816)
- 管理(105285)
- 济(95544)
- 经济(93260)
- 理学(91635)
- 理学院(90567)
- 管理学(88965)
- 管理学院(88460)
- 研究(83504)
- 中国(59728)
- 京(55940)
- 科学(54474)
- 财(43254)
- 所(41717)
- 农(41000)
- 业大(40121)
- 研究所(38501)
- 中心(37535)
- 江(36432)
- 范(35809)
- 财经(35731)
- 师范(35484)
- 北京(35105)
- 经(32595)
- 农业(32299)
- 州(31112)
- 院(30357)
- 师范大学(28652)
- 经济学(27910)
- 基金
- 项目(182691)
- 科学(142700)
- 研究(132872)
- 基金(132427)
- 家(115573)
- 国家(114628)
- 科学基金(98291)
- 社会(81901)
- 社会科(77575)
- 社会科学(77555)
- 基金项目(71389)
- 省(70825)
- 自然(65199)
- 自然科(63682)
- 自然科学(63667)
- 自然科学基金(62512)
- 教育(60230)
- 划(59953)
- 编号(55232)
- 资助(54182)
- 成果(45515)
- 重点(40068)
- 部(39859)
- 发(37813)
- 创(37739)
- 课题(36353)
- 科研(35309)
- 项目编号(35147)
- 创新(35126)
- 教育部(34069)
共检索到368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宇 谢欢 杜慧平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一直热衷于讨论图书馆的本质是什么,并将之视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一些学者指出这种模式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本质主义色彩,应该予以摒弃。这种观点引起了学界其他学者的反驳与批评。图书馆学人热衷于讨论图书馆学的本质,是想凭借本质研究向学术界和社会证明图书馆学的合法性。从目前图书馆学界的各种研究范式来看,实证研究在建构图书馆学合法性上卓有成效。要确定图书馆的学科合法性,根本路径是立足于学科特色,选择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学科研究议题,并通过学术界认可的表达方式向学术界展示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湘繁 关浩光 马洁
职场人际关系构建行为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个人需求动机?这些需求动机是否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被强化?本文基于特质激发理论,建立了需求动机、组织政治氛围感知与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个体需求动机和组织政治氛围感知对员工的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组织政治氛围会强化成就需求动机对员工组织内、外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的正向影响;组织政治氛围对权力需求动机与员工组织内、外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组织政治氛围对亲和需求动机与员工组织内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但会强化亲和需求动机对员工组织外职场关系网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金胜勇
在新时期 ,图书馆学应注重观念研究 ,但图书馆学概念研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学概念研究是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基础 ,将伴随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全过程 ,与图书馆学观念研究也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概念研究 观念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天霞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学最根本、最复杂的元问题。中外学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首先全方位清理"对象说"的研究现状,罗列出国内的多种"对象说",并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合理的归类、阐述和评析;然后提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主客观知识、知识集合、知识受众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此命题进行了逻辑论证;并指出哲学、科学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等是科学揭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斯芬克司"之谜的最佳方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益民
以馆藏知识的传播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基本概念的界定、如何看待组织机构的约束、传播行为的方向、过程与目的的关系、对学科建设的影响等等。文章在分析完善以知识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的基础上,将两种学说加以比较,探讨谁更符合图书馆学研究的本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傅鹤鸣 漆乐乐
哲学图书馆学在本体论意义上来说是属于人的,因为图书馆的本质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方式之一,是人在存有学上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之一。因此,所谓人文图书馆学就是哲学图书馆学。必须摆脱传统哲学主客观二分法的机械思维模式,克服自然主义谬误,真正进入哲学图书馆学的殿堂。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哲学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崔汭
刘国钧《什么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经典文献,其经典化过程值得探讨。文章在定义学术经典的基础上,从内部条件和外部力量研究《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什么是图书馆学》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经典提供内部条件,其发表之后的前经典化阶段,在短暂理性讨论后经历了长期批判,导致对内容的误读。80年代之后是其经典化成熟阶段,学者们的重读与阐释、定位与评价推动了《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学术史、学术论文选集和教材的接受确认了其学术经典地位。文章通过《什么是图书馆学》经典化,总结学术经典的生成过程,推动更多的中国图书馆学学术经典产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纪建
本文针对“制度图书馆学”理论,从哲学的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建构的方法问题,对制度图书馆学进行了批判。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司步林
在论述图书馆学术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图书馆学术定位的理解、图书馆学指导下的图书馆工作及“学术”释义,探讨了图书馆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
图书馆 学术性 学术机构 学术地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稌年 顾烨青
文章把对刘国钧先生《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的研究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分析产生这一经典之作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认为这是图书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部开创之作、奠基之作和方法论之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源蒸
最早提出刘国钧先生是“要素说”代表,是源于对他的错误批判。刘先生是提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第一人。他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是图书馆事业的性质、规律及其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规律。全面评价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45。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永田
我国当代知名图书馆学者刘迅先生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未来、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积极进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尤其是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努力吸收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图书馆实践经验,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芳
由于出版业纷繁复杂,影响图书出版因素诸多,导致了一书多号,一号多书等许多不规范现象,给图书馆采购及著录工作带来了困扰。本文对目前图书中使用不规范ISBN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机读目录中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ISBN 机读目录 规范 著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