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5)
- 2023(2910)
- 2022(2408)
- 2021(2288)
- 2020(1893)
- 2019(4426)
- 2018(4485)
- 2017(8387)
- 2016(4781)
- 2015(5448)
- 2014(5638)
- 2013(5448)
- 2012(5485)
- 2011(5108)
- 2010(5387)
- 2009(5043)
- 2008(5520)
- 2007(4883)
- 2006(4494)
- 2005(4161)
- 学科
- 济(21608)
- 经济(21569)
- 管理(12070)
- 业(11592)
- 企(10154)
- 企业(10154)
- 方法(9664)
- 学(8520)
- 数学(7113)
- 数学方法(6949)
- 理论(6164)
- 中国(4901)
- 业经(4890)
- 农(4847)
- 财(4733)
- 和(4136)
- 融(3990)
- 金融(3989)
- 教育(3760)
- 制(3699)
- 贸(3673)
- 贸易(3673)
- 易(3515)
- 银(3488)
- 银行(3471)
- 行(3354)
- 农业(3326)
- 地方(3146)
- 经济学(2854)
- 策(2851)
- 机构
- 大学(84620)
- 学院(80118)
- 济(31151)
- 研究(30731)
- 经济(30483)
- 管理(27641)
- 理学(23989)
- 理学院(23607)
- 管理学(23027)
- 管理学院(22880)
- 中国(21473)
- 科学(19967)
- 京(18614)
- 所(16706)
- 研究所(15475)
- 财(15360)
- 农(14236)
- 范(13094)
- 师范(12942)
- 财经(12429)
- 中心(12390)
- 江(12270)
- 北京(11868)
- 业大(11809)
- 农业(11450)
- 经(11231)
- 师范大学(10824)
- 院(10783)
- 经济学(10432)
- 州(9696)
- 基金
- 项目(51280)
- 科学(40295)
- 基金(37738)
- 研究(36317)
- 家(34072)
- 国家(33805)
- 科学基金(27693)
- 社会(22764)
- 社会科(21387)
- 社会科学(21381)
- 基金项目(19346)
- 省(18731)
- 自然(18150)
- 自然科(17729)
- 自然科学(17720)
- 自然科学基金(17412)
- 教育(17280)
- 划(17118)
- 资助(16026)
- 编号(13993)
- 成果(13227)
- 重点(12314)
- 部(11984)
- 发(10898)
- 创(10389)
- 课题(10361)
- 教育部(10091)
- 科研(9927)
- 创新(9716)
- 计划(9649)
共检索到118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旺洪 徐梓文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政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合法性理论本身就是研究国家政权成败、兴衰的政治现象的理论。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国家、进入政治社会以来,人们也就开始了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思考。韦伯明确提出合法性概念以后,合法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学和法学学者开始大量讨论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在怀疑韦伯的合法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旨在梳理韦伯与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的内容与演变过程,并对其理论价值提出些许浅见,以飨读者。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诚 詹艾斌
"公共领域"概念是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批判的基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集中展示了这一西方社会的理论命题的发展理路,同时对汉语学界公共领域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为基点,阐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体系与中国社会语境的契合之处,剖析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成功案例,有助于发掘该理论的历史效用和当代价值,更进一步探索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致思理路 当代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诚 詹艾斌
"公共领域"概念是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批判的基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集中展示了这一西方社会的理论命题的发展理路,同时对汉语学界公共领域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为基点,阐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体系与中国社会语境的契合之处,剖析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成功案例,有助于发掘该理论的历史效用和当代价值,更进一步探索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致思理路 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生根
韦伯认为学术自由受侵犯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学内外的官僚体制。因此,对外,他主张大学自治;对内,他主张教师职业自由、价值中立,并将学者对其学术责任的承担当作完善内心“积极自由”的一种方式。他的学术自由思想引发我们对诸如大学管理机构权限与大学自治限度、大学利益之保障与教师职业自由之限制、学术官僚化与学者权利之保障、价值中立与教师教学自由的道德限度等问题以深刻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刚
从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试图提炼出一些基本的具普遍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从而提出了地缘科技学的概念和内涵,并指出了地缘科技学这一理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地缘科技学 地缘经济学 地缘政治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余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是在对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进行梳理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当前社会的异化行为的批判提出的以实现社会整体性合理互动的一种行为关系理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式,对其理论进行剖析与归纳发现理论强调以生活环境为交往行为发展的背景,注重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以对话为其主要的交往方式。借鉴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国内成人教育应注重以受教育者所在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为背景进行实施,强化师生之间主体间性的转换来实现教育行为合理性,突出对话式教育来创新成人教育方法,以此来推动和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锋
民主是哈贝马斯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构建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为其民主思想奠定理论地基的。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日渐兴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往理性影响广远。哈贝马斯认为,真正的民主必须实现人权和人民主权、事实意义上的有效性和规范意义上的有效性的双重统合,为此必须采行双轨制。这种双轨制的问题在于,除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程序主义过于理想化以外,双轨互动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传导媒介。这恰恰凸显了中国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民主 协商民主 双轨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良梅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强调人在知识面前应该起到主体性作用,并将人类的认识兴趣划分为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文章将基于这一理论,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情况及影响性因素,探讨认识兴趣理论对改变这一现状的启示和作用。
关键词:
认识兴趣理论 学生主体地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清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西方古典区位理论中的一枝奇葩。该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成为许多学者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布局问题的理论基础。任美锷是系统研究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代表性学者。他评介了韦伯工业区位因素理论、区位三角形模型以及韦伯理论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阐释了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及劳动费指向论;从运费的决定因素、工业的动力指向、非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动态的工业区位等方面拓展了韦伯理论。其研究成果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学者对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认知水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陈华
在企业“为何”存在和企业“如何”运行这两个问题上,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导致了当前的理论丛林状态。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思想为同时解释这两个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新韦伯主义以决策规则为唯一的核心概念,赋予其唯一的定义,并在各派观点上提出了统一的假设,最终建立了基于决策规则的企业理论,是韦伯的科层效率思想在企业理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新韦伯主义企业理论只是结束现代企业理论丛林状态的一种尝试,有助于解释创新型企业的问题,但并不能包容企业理论所有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企业规模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应星
在对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注意的是洪堡的思想。为了深入理解德国模式中的学术自由观,本文分别分析了洪堡之前的康德所著的《系科之争》和洪堡之后的韦伯所著的《韦伯论大学》,并将两人的学术自由思想作了简要的对比。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们对学术自由的内在限度和外在限度的某些共同理解,也可以看到韦伯在讨论学术自由的基础时以理性化概念取代了康德的理性概念之后所赋予学术自由的新的内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梅 李健源
ESG作为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评价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进行ESG合法性研究对于解决企业实践和利益相关者判定难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双元合法性理论构建了“理论假设—约束条件—主体与类型—应对方式与获取工具”为逻辑的ESG合法性理论研究框架。以“适应合法性”和“战略合法性”为视角,理论研究框架包含:社会契约、企业公民和信息传递三大理论假设;行为(四重底线)、时间(熵变与代际)和空间(生态承载力)三大约束;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两大合法性主体;ESG规制、规范和认知三种合法性类型;企业面对ESG合法性压力产生的逃避、对抗、妥协与主动四种应对方式;将ESG信息披露作为合法性重要获取工具。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谢德明 林勇军
一、财务困境成本的定义综观有关财务困境成本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财务困境持有不同的观点。Brealey将财务困境成本视为"从破产或破产前经营决策的扭曲中产生的成本"。Kose根据事前成本来定义,他认为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忠禄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是过去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问题。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六种因素决定的。它们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与公司战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以及机遇。这些因素结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实力、构成和持久性。波特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确认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分析工具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湘舸 包松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和阐述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不得不”理论及其意义。文章指出 :恩格斯的“不得不”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国家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位与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标准 ;并且认为应当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去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章还以“不得不”理论为指导 ,对于符合市场经济内在制度要求的新型公有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恩格斯 “不得不”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