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4)
2023(9940)
2022(9001)
2021(8564)
2020(7225)
2019(16756)
2018(16788)
2017(31908)
2016(17961)
2015(20283)
2014(20278)
2013(20049)
2012(18451)
2011(16713)
2010(16638)
2009(15023)
2008(14574)
2007(12416)
2006(10776)
2005(9171)
作者
(54992)
(45684)
(45381)
(42901)
(29365)
(22016)
(20380)
(18143)
(17463)
(16234)
(15746)
(15374)
(14540)
(14311)
(14174)
(14078)
(14035)
(13490)
(13115)
(12911)
(11679)
(11297)
(11190)
(10388)
(10300)
(10243)
(10228)
(10002)
(9317)
(9207)
学科
(65533)
经济(65455)
管理(48030)
(45247)
(38056)
企业(38056)
方法(32564)
数学(27928)
数学方法(27574)
(18693)
(17389)
中国(16059)
(15504)
业经(14561)
地方(13318)
理论(12307)
(11783)
农业(11621)
(11554)
(11318)
贸易(11314)
(10944)
环境(10773)
技术(10570)
教育(10229)
(10119)
财务(10060)
财务管理(10043)
企业财务(9519)
(9360)
机构
大学(258183)
学院(254212)
管理(99528)
(90683)
经济(88393)
研究(87752)
理学(87275)
理学院(86167)
管理学(84438)
管理学院(84012)
科学(60522)
中国(60348)
(55782)
(49590)
(46252)
业大(44484)
研究所(42987)
(39994)
农业(39497)
中心(38367)
(36415)
(34959)
北京(34751)
师范(34511)
财经(33012)
(31505)
(30043)
(29656)
技术(28836)
师范大学(28117)
基金
项目(183711)
科学(142400)
基金(132123)
研究(128791)
(117482)
国家(116520)
科学基金(98279)
社会(77241)
(73034)
社会科(72927)
社会科学(72906)
基金项目(71255)
自然(67687)
自然科(66081)
自然科学(66055)
自然科学基金(64845)
(62387)
教育(59312)
资助(54430)
编号(52163)
成果(42706)
重点(41401)
(39530)
(38601)
(38209)
课题(36581)
计划(36124)
科研(35936)
创新(35663)
大学(33602)
期刊
(97434)
经济(97434)
研究(70115)
学报(50589)
中国(46637)
(44915)
科学(43800)
大学(36380)
管理(34465)
学学(34397)
农业(31839)
教育(29380)
(28083)
技术(20430)
(16611)
金融(16611)
(15843)
业经(15518)
财经(15042)
图书(14718)
业大(14479)
经济研究(14353)
(13821)
科技(13791)
理论(12825)
(12586)
问题(12416)
实践(12063)
(12063)
农业大学(11666)
共检索到35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田丽  张淑颖  金玉兰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高效的农用抗菌活性物质,以药用植物合欢叶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出一株内生细菌H8。采用对峙培养法与琼脂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H8菌株、发酵液、无菌发酵液及其活性组分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等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度可达20.5~34.5 mm。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采用液-液萃取、薄层层析及硅胶柱层析,对内生菌H8的代谢液提取分离,得6个组分,对抑菌活性高的2个组分硅烷化衍生后,经GC-MS检测,确定代谢液中有脂肪酸、芳香酸、环二肽等2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野  陈喆  马建波  黄晓敏  曾松荣  
从辣木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ly14,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掷孢酵母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该菌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对温度、pH及紫外线照射有较强的稳定性;ly14代谢物的理化特性表明,抗菌物质为极性酸性化合物,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76 nm处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亚男  陈文强  邓百万  解修超  彭浩  张晶晶  刘兆迪  刘小红  
采集秦巴山区野生虎杖(Polygonurn cuspidatum),选取以海藻糖、葡萄糖、淀粉等为主要营养和能源的4种培养基,经分离纯化得到47株内生放线菌.经形态学鉴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6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2株,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2株,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2株;采用滤纸片法初步研究了内生放线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7株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占所有分离菌株的36.2%,其中6株具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菌株PEA023对所有靶标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PEA02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爱霞  
菌株TJB-8是从杨树Populus根部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ysosperma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细菌。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了TJB-8的分类地位,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二分皿法分析了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菌株TJB-8的实际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菌株TJB-8的无菌滤液有效抑制了杨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7.42%(72 h),并使生长的菌丝产生畸形膨大;TJB-8的无菌滤液还能明显抑制胶孢炭疽菌Colle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鹏翔  邱思鑫  陈航  赵秀丹  胡方平  
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每克鲜重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80-11160 cfu;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番茄青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总数的16.21%,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占总数的28.53%.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有20.83%-79.17%的防病效果,此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别小妹  陆兆新  吕凤霞  赵海珍  杨胜远  孙力军  
【目的】对Bacillus subtilis fmbR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研究,以确定抗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方法】采用HPLC和TLC层析对Bacillus subtilis fmbR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和MALDI-MS分析对抗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HPLC层析表明了Bacillus subtilis fmbR抗菌物质含有保留时间与surfactin相似的成分。TLC层析和原位酸解证明了Bacillus subtilis fmbR抗菌物质含有闭合肽键类的物质,其中之一为相对迁移率Rf与标样surfactin相近的组分。采用ESI-MS分析检测到B...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霞  黄以超  兰鑫  高小宁  周童娜  康振生  黄丽丽  
【目的】明确内生放线菌Hhs.015中抗菌成分的性质及其物质类型。【方法】采用皿内抗菌活性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内生放线菌Hhs.015的抑菌谱及其发酵液粗提物的理化性质,并根据纸层析、紫外吸收曲线和捷克氏八溶剂系统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化学类型的早期鉴别。【结果】菌株Hhs.015对16株靶标真菌中的13种有抗性,占靶标菌总数的81.25%,抑菌谱广;其中对番茄叶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但不抑制细菌。自然pH(pH=6.2)下,随着温度由30℃上升至90℃,Hhs.015粗提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有小幅下降,至90℃时下降了2.61%,100℃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照辉  黄军  魏小武  罗容珺  伍善东  刘清术  
从烟–稻–(油)多年轮作的耕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广谱拮抗菌HMI–23,对水稻立枯丝核菌、油菜核盘菌、青枯雷尔氏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经过16S rDNA的序列比对,初步认为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对温度、紫外线和蛋白酶K不敏感,基因组中含有多个已知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脂肽粗提物亦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雷尔氏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粗提取物中可能含有多种已知的脂肽,如伊枯草菌素A、抗霉枯草菌素B、杆菌霉素D、丰原素B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学宇  谭琳  张玉丹  杨艺帅  邓玉莲  任佐华  胡秋龙  
从湖南省武陵山区4个茶叶种植基地采集茶轮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致病性、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theae)。以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病叶中筛选得到效果最佳的拮抗菌kc–6,抑菌率为79.86%,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析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继代培养稳定性以及对10种作物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kc–6可使茶轮斑病病原菌菌丝萎缩变细,部分膨大;其发酵液原液、稀释10倍液和100倍液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分别为72.73%、52.55%、3.03%;连续转接培养25次后的抑菌率仍保持70.33%;kc–6菌株对10种作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茄子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黄瓜枯萎病菌(Phytophthora melonis)、茭白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为83.00%、80.00%、76.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利  龚晓  周双德  程鹏  洪亚辉  
以湖南省江永县姜瘟病重病区的土壤为材料,对土壤中的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筛选抑制致病菌的木霉菌。结果表明:姜瘟病重病区土壤中的主要致病菌有2种,分别为G1、H2,其中G1致病性较强,经过菌株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鉴定,发现H2为欧式杆菌(Erwinia spp.),G1为劳尔氏菌(Ralstonia slanacarum);通过对峙实验分析发现,编号为23的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对致病菌G1和H2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可应用于姜瘟病的生物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学宇  谭琳  张玉丹  杨艺帅  邓玉莲  任佐华  胡秋龙  
从湖南省武陵山区4个茶叶种植基地采集茶轮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致病性、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theae)。以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病叶中筛选得到效果最佳的拮抗菌kc–6,抑菌率为79.86%,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析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继代培养稳定性以及对10种作物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kc–6可使茶轮斑病病原菌菌丝萎缩变细,部分膨大;其发酵液原液、稀释10倍液和100倍液对茶树离体叶片的防效分别为72.73%、52.55%、3.03%;连续转接培养25次后的抑菌率仍保持70.33%;kc–6菌株对10种作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茄子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黄瓜枯萎病菌(Phytophthora melonis)、茭白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为83.00%、80.00%、76.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海东  李晓雁  杨红澎  卢显芝  刘畅  
为了研究中药内生菌对植物病害真菌的拮抗效果,以云雾龙胆为材料进行试验,筛选到1株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XJ0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成团泛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黄瓜褐斑病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拮抗活性物质在20℃和30℃时活性较强,高于40℃则活性降低。在pH值为5~10之间均有抑菌活性,对低pH值更敏感;在30℃条件下,50μg/mL的蛋白酶K处理2 h可以使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摇瓶发酵24 h时,内生菌XJ01的抑菌活性最高。盆栽试验表明,内生菌XJ01对黄瓜褐斑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渝童   孟凡强   陆兆新  
[目的]本试验旨在鉴定一株从自然环境中筛选的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JNBS001发酵产物中的抗菌物质,及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抑菌活性和机制,初步探索其作为一种抗菌物质在食品防腐保鲜体系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JNBS00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预测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基因簇,用LC-MS/MS进行非靶向鉴定;随后测定JNBS00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和抑菌谱、发酵产物冻干粉对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通过测定K~(+)和Ca~(2+)泄漏、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细胞形态观察分析JNBS001发酵产物的抑菌机制。[结果]测序结果表明JNBS001基因组全长3 914 347 bp,GC含量46.59%,共编码3971个基因,预测出13种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基因簇,其中完整的、相似性100%的基因簇有7个;结合LC-MS/MS非靶向鉴定数据,确认了macrolactin H和bacilysin为JNBS001发酵产物中的抗菌物质;JNBS001的发酵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增李斯特菌、阪琦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均有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JNBS001的发酵产物改变了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细胞形态,增加膜的通透性,并使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渗,从而使细菌死亡。[结论]JNBS001发酵产物中的抗菌物质包含macrolactin H和bacilysin,其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抑菌特性,且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实现抑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蓝祖栽  张占江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肿节风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筛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菌株,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资源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内生真菌菌株。【结果】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11株内生真菌,选择42株不同形态类型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分属于9目20属28种。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RJ-1和JJ-1菌株[分别鉴定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和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三七灰霉病菌(Botrytis sp.)、三七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三七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sp.)、艾纳香褐斑病菌(Phoma sp.)、苦玄参叶斑病菌(Alternaria sp.)和肿节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等7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强的抑菌广谱性。【结论】肿节风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的RJ-1和JJ-1菌株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抗菌活性菌株开展深入研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璐  肖淑琴  关鑫  贺鹏飞  殷志鹏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孜然种子中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ZR-003菌株,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方法确定其种属。采用平板测定法研究了该菌株对19种常见农业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ZR-003菌株发酵液经过滤、离心和萃取,旋转蒸干之后利用GC方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ZR-003菌落絮状、白色、具不明显的放射状沟纹,分生孢子结构稀少,其菌丝帚状结构明显散开,瓶梗形状和菌落特征应属于散枝亚组微紫青霉系中颜色较淡的类群;经分子生物学鉴定,ZR-003菌株的ITS序列与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的相似性为99%,属微紫青霉菌;同时确定其对香蕉灰纹病菌[Cordana musae (Zimm.)Hohn.]、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ria f.sp mal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y]、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都具有非常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80.00%、81.82%、80.95%、80.00%和80.49%,其中对稻曲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经GC、UV分析可知,ZR-003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在保留时间17.1789min处有明显出峰,其在328nm(λ),20(ε);280nm(λ),1500(ε);244nm(λ),15000(ε)下有明显吸收,与标准样品枯茗醛的色谱光谱特征一致,经计算得到其在发酵液中含量为28.7μg·mL-1,综上可见,孜然内生真菌ZR-003菌株发酵液中含有与孜然相同的药用成分—枯茗醛,从而为枯茗醛的获得开辟了新的微生物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