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4)
- 2023(19706)
- 2022(16470)
- 2021(15507)
- 2020(12948)
- 2019(29314)
- 2018(28745)
- 2017(54655)
- 2016(29811)
- 2015(33009)
- 2014(32117)
- 2013(32072)
- 2012(29177)
- 2011(26308)
- 2010(25991)
- 2009(24276)
- 2008(24077)
- 2007(21235)
- 2006(18619)
- 2005(16647)
- 学科
- 济(122490)
- 经济(122356)
- 业(104717)
- 管理(96449)
- 企(92907)
- 企业(92907)
- 方法(54690)
- 数学(44527)
- 数学方法(44121)
- 农(36356)
- 财(36175)
- 业经(35585)
- 中国(33800)
- 务(25537)
- 财务(25474)
- 财务管理(25449)
- 农业(25289)
- 制(24463)
- 企业财务(24177)
- 贸(23842)
- 贸易(23827)
- 技术(23619)
- 易(23209)
- 学(22814)
- 地方(21573)
- 理论(21133)
- 和(20918)
- 划(19696)
- 银(19068)
- 银行(19002)
- 机构
- 学院(421179)
- 大学(419919)
- 济(174819)
- 经济(171484)
- 管理(168389)
- 理学(145342)
- 理学院(143792)
- 研究(142056)
- 管理学(141627)
- 管理学院(140866)
- 中国(109665)
- 京(89744)
- 科学(87089)
- 财(79324)
- 农(73894)
- 所(71385)
- 研究所(65069)
- 业大(64614)
- 财经(63631)
- 中心(63560)
- 江(61203)
- 农业(58236)
- 经(58122)
- 北京(56834)
- 经济学(52478)
- 范(51686)
- 院(51227)
- 师范(51125)
- 州(49063)
- 经济学院(47411)
- 基金
- 项目(285268)
- 科学(224738)
- 基金(207994)
- 研究(206813)
- 家(182773)
- 国家(181207)
- 科学基金(155464)
- 社会(132190)
- 社会科(125383)
- 社会科学(125350)
- 省(110730)
- 基金项目(110112)
- 自然(101130)
- 自然科(98833)
- 自然科学(98804)
- 自然科学基金(97104)
- 教育(93375)
- 划(93055)
- 资助(84735)
- 编号(82690)
- 成果(65788)
- 重点(63826)
- 创(62913)
- 部(62680)
- 发(61157)
- 创新(58147)
- 课题(56694)
- 国家社会(54878)
- 科研(54315)
- 业(53694)
- 期刊
- 济(193040)
- 经济(193040)
- 研究(123854)
- 中国(81027)
- 学报(68362)
- 农(68059)
- 管理(65839)
- 科学(62943)
- 财(62800)
- 大学(51657)
- 学学(49040)
- 农业(46907)
- 教育(42386)
- 融(37830)
- 金融(37830)
- 技术(36140)
- 业经(32630)
- 财经(31720)
- 经济研究(31475)
- 业(27413)
- 经(27378)
- 问题(24941)
- 技术经济(22484)
- 科技(21482)
- 贸(20799)
- 版(20023)
- 现代(19841)
- 商业(19223)
- 世界(19184)
- 理论(18553)
共检索到62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欢浪 张家宁 毛健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FII)作为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QFII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QFII持股和QFII持股占比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上市企业的创新水平,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更多,专利申请质量更高,该结论在通过Heckman两步法缓解自选择偏差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QFII通过信号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QFII持股更能促进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QFII 企业创新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根明 邓诗雅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QFII持股表明其更看好该企业的前景,分析师为获取收益将跟进该企业;分析师报告减少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QFII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的薪酬制度来约束和激励管理者行为,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本文建立QFII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回归模型,并运用bootstrap中介变量检验法验证了分析师跟进和高管薪酬在QFII持股影响企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公司前十大股东中QFII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QFII持股通过增加公司分析师跟进的数量和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鉴于此,上市公司应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以吸引更多的QFII持股。国家应继续积极实施QFII制度,充分发挥QFII提高企业绩效、稳定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杨李华
基于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关系,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影响的路径是干预管理层变动、左右董事会决议。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型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财务型机构投资者遏制企业创新。究其原因,战略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降低管理层人员流失风险,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而财务型机构投资者会增加管理层流失,降低董事会决策效率。上市企业应当积极引入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鼓励专业的机构参与公司的创新决策,但同时也要积极防范门口的"野蛮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建新 高玲玲 牛彪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行业环境予以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处于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和行业监管强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应当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行业竞争环境,促进企业资源流入实质性绿色创新项目中,推动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岳 李晓琳
文章运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企业创新研发行为的影响,通过构建联立方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不同行业下基金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得出与前人不一样的结论: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研发,其中基金投资者更加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增加反过来会促进基金投资者持股比重的增加;基金投资者对不同行业企业创新研发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基金投资者对创新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基金投资者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并促进企业管理层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在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陈镜西 苏春
机构投资者认可企业创新价值是资本市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是创新产出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企业规模较大、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时,创新产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同时,企业创新产出对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结论揭示了企业创新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内在机制,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决策、监管部门调控投资者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韦施威 杜金岷 吴文洋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宏亮 程梦雅 王靖宇 邵东伟
进一步拓宽关于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以及机构调研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以2013—2020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管理层激励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表现在机构调研次数和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越多,企业创新效率越高。其中,相比于买方或卖方机构单独调研,买卖双方的联合调研对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机构调研能够通过发挥信息效应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发挥监督效应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发挥激励效应促进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相比于保险和其他机构,券商和基金公司调研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更明显,并且机构调研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强。据此,在促进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方面,得出对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等的启示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孝钰 高琪
近年来,政府为帮助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修订。本文以2013—2019年间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从研发投入和专利授权两个层面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非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前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有利于其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企业创新 企业特质 行业特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司维寰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上市企业必须在有效控制成本粘性和大力发展创新的前提下获得持续竞争力,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但创新过程中种种因素会导致成本粘性的提升,长此以往必定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引入了机构投资者监督这一调节变量。通过研究发现:创新投入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越大其成本粘性程度就越高;机构投资者监督显著削弱了创新投入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力度越大,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促进作用越弱。
关键词:
创新投入强度 成本粘性 机构投资者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冰
文章以2015—2020年A股市场3000多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CEO薪酬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厘清企业创新与CEO薪酬、机构投资者的关系,从而为企业如何提升创新水平提供参考,以此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
企业创新 CEO薪酬 机构投资者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翟淑萍 缪晴 甦叶
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影响机理检验证实,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通过发挥包容效应、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当管理者任期较短、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差与媒体关注程度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发现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的经济效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完善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设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磊 王曼 王春燕 刘丽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体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中未能体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此外,分样本研究发现,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重要情境因素:在非重污染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机构投资者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提供重要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绿色创新决策与实践有效施行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鹏 王丽丽
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能够显著缓解企业创新投资现金敏感性引致的创新不足、抑制企业创新迎合行为引致的创新过度、提高企业创新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其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在管理层能力较低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以及加强企业治理实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洪颖 陈晔婷
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治理中扮演着外部监管者的角色,但其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受到诸如机构投资者特性、企业内部治理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机构投资者持股究竟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一直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Meta分析法对57篇相互独立的中英文实证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促进企业创新行为,并且对于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创新投入;(2)机构投资者类型、产权属性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3)国家发达程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并且,国家发达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存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中则不显著。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丰富和细化了资本市场作用于企业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尽可能呈现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行为作用的全貌,得到了相对可靠的结论,对后续研究的深入有启发作用,同时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