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8)
2023(13497)
2022(11279)
2021(10526)
2020(8761)
2019(20286)
2018(20729)
2017(39423)
2016(21793)
2015(24365)
2014(24654)
2013(24077)
2012(21706)
2011(19539)
2010(19511)
2009(17804)
2008(17332)
2007(14966)
2006(13394)
2005(11793)
作者
(63313)
(52489)
(52054)
(49875)
(33295)
(25064)
(23764)
(20579)
(20037)
(18680)
(18016)
(17744)
(16754)
(16696)
(16220)
(16071)
(15701)
(15623)
(15026)
(14839)
(13035)
(13032)
(12730)
(11805)
(11727)
(11675)
(11647)
(11631)
(10562)
(10319)
学科
(87085)
经济(86987)
管理(60439)
(56201)
(46888)
企业(46888)
方法(36172)
数学(30687)
数学方法(30358)
中国(24077)
(23898)
业经(22033)
(20118)
(19369)
地方(19362)
(17666)
农业(15958)
(15056)
理论(14904)
环境(14514)
技术(13978)
产业(13925)
(13533)
(13344)
贸易(13337)
(12886)
(12626)
(12442)
银行(12397)
(12020)
机构
大学(304935)
学院(303365)
管理(120064)
(117889)
经济(115239)
研究(105567)
理学(103658)
理学院(102497)
管理学(100678)
管理学院(100128)
中国(76277)
科学(67922)
(66878)
(53827)
(52947)
(51712)
研究所(49351)
业大(47388)
中心(46331)
(44891)
北京(42542)
财经(42133)
(41692)
师范(41297)
农业(40399)
(38533)
(38263)
(36451)
经济学(34473)
师范大学(33467)
基金
项目(211184)
科学(165008)
研究(154178)
基金(151252)
(132558)
国家(131474)
科学基金(112243)
社会(95262)
社会科(90207)
社会科学(90183)
(83185)
基金项目(80816)
自然(73348)
自然科(71475)
自然科学(71456)
自然科学基金(70156)
(69776)
教育(69730)
编号(63543)
资助(61375)
成果(51358)
重点(47445)
(46155)
(45528)
课题(43850)
(43657)
创新(40705)
科研(39913)
国家社会(38914)
项目编号(38721)
期刊
(132145)
经济(132145)
研究(89627)
中国(60478)
学报(51028)
(47159)
科学(46562)
管理(44356)
(38318)
大学(37779)
教育(36967)
学学(35070)
农业(32800)
技术(26157)
(23369)
金融(23369)
业经(22459)
经济研究(20400)
财经(19950)
图书(19019)
问题(17760)
(17128)
(17124)
科技(15662)
资源(15625)
理论(14800)
技术经济(14205)
现代(14130)
(13884)
实践(13612)
共检索到445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朝晖  
合成革是有一定污染的行业,如何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制定科学规划,研究开发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构建工业生态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解决合成革产业发展中的污染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合成革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禹  
系统介绍了整合型人工湿地(ICW)系统的发展、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另外,此研究还以位于爱尔兰北部格拉斯洛赫地区占地32 500 m2的整合型人工湿地系统为例,讨论水力负荷和季节性气温变化对系统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2010~2013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所研究的ICW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固体量(TSS)、氨氮(NH3-N)、硝基氮(NO3-N)、总氮量(TN)、钼酸盐反应磷(MRP)的净化能力分别为:92%、98%、96%、97%、89%、96%、95%。经计算,ICW系统的污染物净化能力不受水力负荷波动影响。除此之外,低温会降低整合型人工湿地中微生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敏苓  戴树桂  
目前,污染物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老化作用、非水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移动性都会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和微生物性质、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时间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学和化学评价方法是评价生物有效性的2种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耗时短、精度高、费用低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应加强和关注的方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玮  侯宁宁  杨钙仁  李茵茵  凤姜薇  邓羽松  彭晚霞  
[目的]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为选用适宜生态条件的水生植物治理污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静水条件下pH、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测定,探讨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的特点及其根系泌氧特征,同时分析营养物质吸收对水溶液pH值的影响和泌氧速率与有机物去除量的相互关系。[结果]9种水生植物均对水体N、P的吸收较强。其中美人蕉和凤眼莲对N、P的吸收能力较强,苦草对各形态N吸收能力均较强,风车草对TP的吸收能力较强,吸收率均达70%以上;NH_4~+-N、TP与pH的关系密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44(P<0.01)。不同植物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对水体的供氧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植物。[结论]苦草、美人蕉、凤眼莲和风车草对N、P的净化效果较好,可用于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中。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的泌氧能力及对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高,适宜种植在高耗氧有机物的污水中。风车草不仅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较好,而且泌氧能力及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也较高,可以将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栽培植物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全凤娇  石彦彪  孙红卫  申文娟  李建芬  贾法龙  张礼知  
卤氧化铋基半导体材料具有铋氧层和卤素层交替排布的独特层状结构和易调节的禁带宽度,在直接利用太阳光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和巨大潜力.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卤氧化铋材料(氯氧化铋、溴氧化铋和碘氧化铋)光催化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和改性策略,以及上述新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空气净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年磊 蒋洪强 卢亚灵 张静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桌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嫡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裘浪  郝春旭  葛察忠  
将系统科学中表征系统要素重要性程度的信息熵理论引入到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领域,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总量减排因素情况下,遴选出人均GDP、人均排放强度、重点行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废水COD处理率、生活废水COD削减率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六项分配依据指标,构建一个定量化的基于公平性的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的公平分配模型,并以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总量分配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松花江流域的各地区之间COD削减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庆市COD削减率最高(22.55%),辽源市削减率最低(6.34%),10个地区的COD削减率高于目标削减率(12.43%),COD削减量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静  程从坤  张红梅  
我国污染物减排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企业在污染物减排实施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地位角色一直缺失。要建立长效的企业污染物减排实施机制需要实现企业主体"还位"。通过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行为的博弈分析,探讨我国企业减排动力不足的内因和外因;并提出引入污染物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减排监管力度,从外力驱动企业减排;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倒逼作用从内力驱动企业减排;并基于"双力"驱动对我国企业污染物减排动力机制进行设计,实现激发企业主动减排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瑞  
以广东某氯碱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土壤和地下水共22个样品。结果表明:(1)氯碱场地土壤中特征污染物主要为六六六、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六氯苯、苯等,主要分布于堆场、四氯化碳车间、漂水车间等。(2)煤场与锅炉区土壤的铅、镍含量分别为697 mg/kg、231 mg/kg。(3)四氯化碳车间的四氯化碳含量超出标准的207倍;三氯甲烷超出标准760倍;六氯苯含量超出标准62倍;六六六含量超出标准4.78倍。漂水车间2.5 m、3 m、5 m、7 m、8 m、9 m六个不同的剖面均检出了苯,超出标准10倍~20倍。(4)从6个地下水样品来看,部分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寇东  牛冲槐  姚西龙  
为研究不同污染物处理过程中清洁生产技术的差别,以现有环境技术效率的研究为基础,提出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效率概念,并基于非期望产出角度的SBM模型,评价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效率。研究表明,在我国废水、废气和固废处理过程中,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效率整体水平最高且发展趋势最好;由区域和省域分析可知,各地区不同污染物处理过程中,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效率差异明显,不仅需要分地区制定污染物处理控制政策,还需要针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的控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艳君  李庆  孟美杉  刘菲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物种类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也千差万别,对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究竟选择哪些有机污染物来进行检测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首先基于包容性原则筛选出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形成初选有机污染物名单。其次根据有机污染物性质与暴露情况,选择有机物毒性(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持久性、迁移性及有机物在地下水中的检出情况作为筛选方案的影响因子,形成有机污染物筛选名单。研究为日益复杂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景峰  
本文以海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监测与历史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海河干流COD、总磷、总氮、石油类等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总结了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水期、不同断面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规律,阐述了各类污染物变化趋势与海河干流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为天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指导依据。这种现状调查结合历史数据分析的研究思路增加了研究的准确性,为开展其他生态环境要素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仇蕾  陈曦  
淮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水系,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恶化问题。考虑到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物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受到环境、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为基础,基于网络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出综合权重,兼顾效率和公平,确定淮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减少排污量、优化水质、保护水环境的目标。结论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传飞  王小萍  龚平  姚檀栋  
植被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以植物叶片富集大气POPs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植被(地衣、苔藓、草地、松针和树皮)被广泛用作被动采样器,以动态地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大气POPs的污染水平与特征。大气—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影响着POPs的大气传输,进而影响POPs在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植被是POPs全球循环的"汇区"。植物富集的POPs会进入陆生食物链,并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被对POPs富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地衣、苔藓和草地作为被动采样器监测大气POPs时空分布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开军  原毅军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系统动态面板模型,从单位废水和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两个方面衡量环境规制的强度,并分别实证检验了它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即环境规制越严厉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我们还发现单位废气治理费用的提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边际效应要远大于单位废水治理费用增加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与解决产业结构矛盾的双重压力下,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尤其是加大废气治理力度对于当下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