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
2023(1300)
2022(1130)
2021(1018)
2020(959)
2019(1979)
2018(2072)
2017(3589)
2016(2199)
2015(2510)
2014(2337)
2013(2306)
2012(2171)
2011(1993)
2010(1986)
2009(1802)
2008(1746)
2007(1634)
2006(1375)
2005(1198)
作者
(7240)
(6320)
(6256)
(5925)
(3855)
(3023)
(2674)
(2427)
(2402)
(2265)
(2073)
(2057)
(2054)
(2052)
(2024)
(1996)
(1940)
(1863)
(1844)
(1776)
(1622)
(1572)
(1570)
(1475)
(1416)
(1404)
(1398)
(1394)
(1385)
(1380)
学科
(6918)
经济(6912)
(5884)
管理(4770)
(3669)
企业(3669)
方法(3236)
数学(2830)
(2822)
数学方法(2774)
(2742)
中国(2282)
农业(2251)
(1997)
地方(1974)
人口(1898)
(1678)
劳动(1678)
动力(1542)
劳动力(1527)
农业劳动(1499)
农业人口(1477)
(1362)
业经(1313)
地方经济(1288)
(1164)
(1153)
贸易(1152)
(1099)
财政(1080)
机构
大学(31531)
学院(30855)
研究(11940)
(10460)
经济(10252)
管理(10050)
科学(9241)
理学(9089)
理学院(8933)
(8791)
管理学(8561)
管理学院(8504)
中国(7823)
业大(7371)
农业(7047)
(6719)
(6688)
研究所(6320)
中心(5143)
农业大学(4901)
(4772)
(4650)
(4556)
(4529)
(4428)
实验(4269)
实验室(4127)
技术(4089)
重点(3932)
北京(3781)
基金
项目(24045)
科学(18577)
基金(17904)
(16955)
国家(16851)
研究(14231)
科学基金(13993)
自然(10268)
自然科(10090)
自然科学(10084)
(9976)
自然科学基金(9878)
基金项目(9522)
社会(8824)
社会科(8413)
社会科学(8412)
(8210)
资助(7419)
教育(6425)
重点(5709)
计划(5535)
(5142)
科技(5125)
编号(5072)
(4821)
科研(4721)
(4704)
创新(4601)
成果(4315)
(4054)
期刊
(10645)
经济(10645)
学报(9440)
(8463)
科学(7398)
研究(7236)
大学(6782)
学学(6662)
中国(6376)
农业(5538)
管理(3870)
(3334)
业大(3287)
(2722)
林业(2649)
农业大学(2615)
(2354)
科技(2165)
教育(2111)
技术(1995)
业经(1851)
财经(1836)
经济研究(1798)
(1719)
金融(1719)
自然(1706)
中国农业(1696)
(1636)
统计(1601)
自然科(1545)
共检索到43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亮伟  卢雪丽  胡瑜  李运锋  
黑曲霉木聚糖酶xynⅢ酶分子改造时,常出现引物碱基缺失造成扩增基因移码突变.本研究将xynⅢ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0b,分析移码突变酶C-端氨基酸序列,探讨了该碱基缺失突变的检测方法.引物中缺失1或2 bp碱基时,扩增基因产生2种移码突变酶,分别在正常酶分子C-端增加30或12个氨基酸,比正常酶分子质量分别增加6或2 ku;而缺失3 bp碱基时不产生移码突变,只比正常酶分子少1个氨基酸,含有6个H is标签;通过SDS-PAGE可将移码突变酶与正常酶分子分开,从而将移码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分开,这个理论与DNA测序结果完全吻合.同时发现2 bp碱基缺失突变是1 bp碱基缺失突变的2倍,分析了其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黄镇亚  
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最有效的木低聚糖可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为此 ,可以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的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该文就木霉合成木聚糖酶过程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气条件、pH值等 ,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活性在培养 84h时达到最大值 ;当将温度控制在 30℃ ,摇床转速为 180r min时 ,木聚糖酶活性最高 ,达到 2 0IU mL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黄镇亚  
木低聚糖可以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该文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地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地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首先就碳源、氮源、碳氮比等因素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以杨木粗木聚糖为碳源 ,以酵母浸膏为氮源 ,碳源浓度控制在 7g L左右 ,碳氮比在 7 8以上 ,所产生的木聚糖酶活性较高 ,且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酶活的比值较高 ,即所产酶的选择性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穆昭艳  汪立平  赵勇  王娜  李安雪  汪欣  
异甘露聚糖酶是制备益生元甘露寡糖的关键酶。对分泌异甘露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K-6(Bacillus subtilisK-6)的紫外诱变正突变株K-6-9(Bacillus subtilis K-6-9)的诱变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出发菌株和正突变株的异甘露聚糖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以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异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得到突变株的突变碱基以及突变氨基酸。基因序列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的总碱基突变频率为1.02,碱基突变类型包括碱基的颠换、转换。在检测到的11个碱基突变中,转换的频率(54.5%)是颠换频率(45.5%)的1.2倍,其中,C/T之间的转换所占比例最大,A-G和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盛清凯  赵红波  黄保华  
研究水溶戊聚糖(WSP)、碱溶戊聚糖(AEP)和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肉雏鸡器官发育的影响,探讨三者作用差异。350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每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外加50 mg/kg WSP、100mg/kg WSP、50 mg/kg AEP、100 mg/kg AEP、3 mg/kg木聚糖酶、6 mg/kg木聚糖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5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WSP、AEP和木聚糖酶显著增加了肉雏鸡体重、法氏囊、腺胃和肌胃重量以及肠道长度(P<0.05),对直肠中乳酸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无显著影响。WSP和AEP增加了食糜粘度,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聂国兴  王修启  明红  李春喜  李用芳  周洪琪  
研究了无机离子、pH值、温度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产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离子对木聚糖酶活性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激活或抑制作用;黑曲霉产木聚糖酶活性对pH值不敏感;温度对黑曲霉产木聚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时良  朱劼  邬敏辰  
采用硫酸铵盐析、Phenyl—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固态培养物浸出液中分离出一种SDS—PAGE电泳纯木聚糖酶组分,其最终的收率为19.0%,纯化倍数为26.9。该木聚糖酶的相对分子质量20.7 ku,等电点pl5.0,含糖量0.42%;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 C,在50 C以下较稳定;最适作用pH 5.0,在pH 5.5~9.0时较稳定;Ca2+对该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Pb2+,Sn2+,Cu2+,Al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长河  江正强  李里特  李秀婷  张艳  
为了进一步研究链霉菌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探讨了卷须链霉菌一种木聚糖酶的纯化方法。粗酶液经硫酸铵饱和度为 2 0 %~ 5 0 %的分级沉淀和Q sephroseFF离子交换柱层析 2步纯化 ,得到一种电泳纯的木聚糖酶 ,定名为XynB ;酶蛋白纯化倍数达到 10 0倍 ,酶活力回收率达到 2 4 0 %。SDS PAGE结果表明 ,该木聚糖酶的分子质量为 2 2 0ku ,属于低分子质量的木聚糖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吴羽飞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姮  李婵娟  洪玉枝  
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考克氏菌(Kocuria sp.Mn22),用单交法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诱导该菌株比水不溶性木聚糖诱导产酶量高;较低浓度的Tween 80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的Tween 80会抑制木聚糖酶的产生;Triton X-100具有抑制作用。对考克氏菌液体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表明:以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8.5,Tween 80添加量为0.2%,发酵68 h后,菌株的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48.7 IU/m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婷  江正强  李里特  杨绍青  田红梅  
应用NBS ,WRK ,DTNB ,PMSF ,Phenylgloxalhydrate,DEPC等化学修饰剂对嗜热真菌所产的耐热木聚糖酶进行了化学修饰。分别作用于色氨酸残基和谷氨酸 (或天冬氨酸 )残基的NBS和WRK可使耐热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降低 ,而其他几种修饰剂无明显作用。木聚糖对NBS的修饰有抑制作用 ,3 0mg·mL-1的桦木木聚糖底物可完全阻止NBS对耐热木聚糖酶的修饰作用 ,但木聚糖底物不能阻止WRK对耐热木聚糖酶的失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色氨酸残基和谷氨酸 (或天冬氨酸 )残基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且色氨酸残基位于酶的底物结合中心 ,而谷氨酸(或天冬氨酸 )残基可能位于酶的催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延娟  郝建华  郑鸿飞  孙谧  
为获得较高的木聚糖酶产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方法,筛选氮源、碳源、无机盐、接种量、装液量、Na_2CO_3、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多个单因素,对产木聚糖酶的芽孢杆菌YS1069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豆饼粉25 g/L、麸皮40 g/L、NaNO_3 0.9 g/L、K_2HPO_43 g/L、MgSO_4·7H_2O 0.6 g/L、接种量4%、装液量30 ML/250 ML(v/v)、Na_2CO_3添加量18 g/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 H时,酶活性达到最高。再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8个主要因素进行评价,确定Na_2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爱红  陈丽芝  史宝军  王卫卫  
采用DNS法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所产的木聚糖酶进行测定,研究其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好;Mg2+,Zn2+,Ca2+对木聚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Cu2+,Ba2+,Fe3+等对木聚糖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LC,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等酶学性质,采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该酶的酶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4.5,在pH3.5~6.0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5℃,耐热稳定性良HPLC测定结果显示,木聚糖酶酶解产物主要以木二糖、木四糖等低聚糖为主,而木糖含量很低;该木聚糖酶是相对单一的内切木聚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国春艳  刁其玉  乔宇  屠焰  张乃锋  姜成钢  
【目的】从自然环境筛选出可用于饲料工业加工用途的酸性木聚糖酶产生菌株。【方法】通过富集培养定向筛选技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18株产木聚糖酶菌株,挑选其中5株进行摇瓶发酵。对产酶最高的菌株S8-3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分析该菌株产生的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发酵液的木聚糖酶活性高达628.43U·mL-1;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5℃,最适pH为4.5,在70℃保温30min后酶活力仍为60%以上,在pH3.0—7.0内稳定性较好。【结论】预期该菌株产的木聚糖酶具有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雪  蒋湘宁  陆海  
通过对毛白杨中的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1(Pt4CL1)蛋白第338位缬氨酸进行缺失突变,从而获得了具有芥子酸催化活性的Pt4CL1蛋白突变体338dVal。与野生型4CL1蛋白活性相比较,该突变体获得了催化芥子酸的活性,比活力是(1.62±0.34)nkat/mg。同时,对4-香豆酸催化活性有轻微的降低(约降低12%),对咖啡酸的催化活性有明显增加(约增加126%),对阿魏酸的催化活性有部分的降低(约降低29%),对肉桂酸的催化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该结论证实了第338位缬氨酸对底物芥子酸5位甲氧基具有空间位阻效应。该项研究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木质素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