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5)
2023(5416)
2022(4384)
2021(4086)
2020(3450)
2019(7622)
2018(7297)
2017(13006)
2016(7471)
2015(8904)
2014(8835)
2013(7728)
2012(6802)
2011(5987)
2010(6393)
2009(6264)
2008(5251)
2007(4926)
2006(4302)
2005(3927)
作者
(17611)
(14207)
(14134)
(13592)
(8950)
(6786)
(6763)
(5631)
(5299)
(5299)
(4866)
(4839)
(4397)
(4386)
(4326)
(4318)
(4315)
(4247)
(4114)
(4022)
(3640)
(3471)
(3469)
(3300)
(3291)
(3288)
(3278)
(3171)
(2938)
(2907)
学科
(24106)
金融(24105)
(20994)
银行(20992)
(20502)
(19003)
经济(18989)
中国(17139)
管理(16453)
(15130)
(14226)
企业(14226)
中国金融(10824)
教育(8671)
(8054)
理论(7753)
地方(7742)
(7680)
方法(7606)
业经(6726)
(6141)
财务(6128)
财务管理(6120)
企业财务(5952)
数学(5858)
数学方法(5757)
教学(5596)
(5072)
事业(5066)
(5044)
机构
大学(92729)
学院(86321)
(30098)
经济(29095)
管理(27400)
研究(26384)
中国(26169)
理学(22848)
理学院(22561)
管理学(21780)
管理学院(21635)
(18874)
(17113)
(15473)
师范(15360)
中心(14756)
(14350)
科学(14146)
(13998)
银行(13869)
(13624)
金融(13349)
财经(13081)
(13044)
(12569)
北京(12252)
师范大学(11795)
教育(11777)
(11761)
(11729)
基金
项目(54177)
研究(46273)
科学(41756)
基金(35086)
(27975)
社会(27681)
国家(27613)
社会科(26256)
社会科学(26248)
教育(24256)
科学基金(24205)
(24108)
编号(20601)
成果(19957)
(19069)
基金项目(18217)
课题(15993)
(14457)
资助(14359)
大学(14050)
项目编号(13671)
自然(12922)
自然科(12656)
自然科学(12655)
(12544)
(12540)
重点(12493)
自然科学基金(12402)
高校(12335)
(12192)
期刊
研究(33304)
(31937)
经济(31937)
教育(27867)
中国(25949)
(24955)
金融(24955)
(14322)
学报(11891)
大学(11547)
管理(10720)
(9976)
图书(9456)
科学(8753)
学学(8404)
书馆(7367)
图书馆(7367)
高等(7188)
财经(6954)
技术(6691)
农业(6166)
高等教育(6034)
(6017)
职业(5466)
经济研究(4883)
成人(4832)
成人教育(4832)
业经(4640)
中国金融(4566)
(4459)
共检索到149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晓松  
南通大学合并组建以来,积极倡导建设大学文化: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融合,努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快大学物质文化的融合,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制度文化的融合,努力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通过探索具体工作的推进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载体和途径等一系列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平稳过渡、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以学术自由、尊重个人首创精神为特征的大学文化,正在经历日益崛起的企业文化的冲击,大学应当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吸收企业文化中的生存意识、合作意识、管理意识、客户意识、市场意识,努力去创建优势学科,打造品牌产品。关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就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文化铺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庞青山  
高校合并是我国现阶段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高校合并不能一哄而上,而应该把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科发展作为高层目标和行动起点;同时,也并不是什么学科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合并,学科融合要满足学科内容交叉互补,与当采学科转移方向顺序一致,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等前提条件。从目前我国合并高校的情况来看,只有实现学科融合,方能有效地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海洛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许多单一性的院校经过强强联合、合并成为综合性的大学。然而,实际的融合要比形式上合并困难得多。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提倡的“通才为本”、“兼容并包”、“大师为重”的办学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威孚  
提出并探讨了高校融合的三个基本层面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只有以学校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才能实现合并高校的真正融合与跨越式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大学文化是一个外延更宽的概念,我们讨论大学文化与大学理念的关系,大学文化与大学课程的关系,并分析大学文化的特性,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统的形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沛  
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已经连续开设十年了。该课程十年来的实践,不但探索了数学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规律,还由此探索了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并推广至校内12门科学类的校级公共课程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利  黄居源  吴亚男  宋守君  
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历史发展的缩影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高校档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第一,营造重视档案工作氛围;第二,提高档案整理人员素质;第三,实行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第四,加强档案工作制度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进展  张凤昌  王明旨  
本文从组织文化的有关理论出发,论述了大学组织文化的内容、特征和功能,认为大学组织文化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次,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五个功能。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的合并实践中,不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在办学理念、价值观念、人文情感等方面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积极融合,实现了强强联合、共同提高,在实践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纪宁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在学习理论领域内的标志性成果,对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校园社区文化和学习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两者融合起来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作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校园社区文化和学习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融合途径与实施策略进行有益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贝贝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会影响到语言学习效果。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渗透中西文化差异内容,促进学生在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跨文化交际。由赵娟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一书,是一部系统论述大学英语教学规律与具体实施路径的专著。该书共四个章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挥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多样一体"的生态文化系统,它包含若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形态。所谓"一体"是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社会共同理想、精神支柱和全社会应共同遵守的基本文化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延明  栾兆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所在,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建设我国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会萍  魏豫州  
基于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从高校图书馆承担的大学文化传承、文化育人作用以及体现的教育平等理念等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相交融的特点,以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近年在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以及管理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实践论证高校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书峰  
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只有一个,即大学精神。大学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根本点在于大学自身的完善,用一种新的观念来诠释、培育大学精神。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来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应当重视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发展准确定位,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还要重视大学形象设计,倡导行为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