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5)
2023(4232)
2022(3558)
2021(3461)
2020(2948)
2019(6645)
2018(6555)
2017(12009)
2016(7164)
2015(8283)
2014(8425)
2013(8383)
2012(7667)
2011(6414)
2010(6556)
2009(5881)
2008(6394)
2007(5761)
2006(5109)
2005(4559)
作者
(18937)
(15652)
(15285)
(15237)
(9800)
(7499)
(7239)
(6048)
(5878)
(5609)
(5335)
(5243)
(5130)
(5086)
(5075)
(4918)
(4684)
(4549)
(4334)
(4319)
(3880)
(3864)
(3680)
(3664)
(3610)
(3531)
(3529)
(3419)
(3222)
(3153)
学科
(27558)
管理(25363)
(21738)
(20354)
税收(20300)
(20132)
(18768)
企业(18768)
(16928)
经济(16892)
财政(14527)
(12509)
财务(12500)
财务管理(12444)
(11917)
企业财务(11845)
中国(7601)
(7361)
方法(6299)
(5619)
(5219)
制度(5212)
理论(5207)
(5120)
地方(5003)
数学(4876)
(4873)
(4869)
数学方法(4794)
(4443)
机构
学院(88595)
大学(85232)
(33219)
(29435)
经济(28588)
管理(27234)
研究(26792)
中国(23051)
理学(22190)
理学院(21925)
管理学(21484)
管理学院(21337)
财经(19860)
(17739)
(17660)
科学(17414)
(16670)
(14853)
财经大学(14082)
(13988)
(12863)
财政(12847)
(12610)
(12376)
中心(12319)
研究所(12103)
(11621)
北京(11525)
(11396)
技术(11199)
基金
项目(47463)
研究(37120)
科学(35338)
基金(32059)
(27260)
国家(26990)
科学基金(22650)
社会(20520)
(19579)
社会科(19351)
社会科学(19344)
教育(17376)
编号(17176)
基金项目(16421)
成果(16014)
(15710)
自然(14111)
自然科(13746)
自然科学(13744)
资助(13516)
自然科学基金(13480)
(12283)
课题(11968)
项目编号(11436)
重点(10747)
(10290)
(10284)
(10272)
阶段(10250)
(9854)
期刊
(38628)
经济(38628)
研究(36407)
(33625)
中国(22815)
(17076)
(15359)
学报(14927)
税务(13627)
教育(12278)
(11341)
大学(10630)
财会(10035)
学学(9855)
科学(9854)
管理(9660)
财经(9628)
会计(9528)
(8691)
财政(8691)
(8200)
金融(8200)
(8083)
技术(7284)
农业(7004)
经济研究(6958)
通讯(6670)
会通(6651)
业经(5399)
(5111)
共检索到15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冰  单昭祥  
有关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抵销问题,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先就合并财务报表中有关递延所得税的业务进行梳理,然后就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事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递延所得税,一方面有违商誉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原则,另一方面有违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为纳税主体的立法精神,有关账务处理事项尚待进一步商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莉  
考虑所得税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本文将合并财务报表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事项区分为抵销和确认两种情况进行论述,梳理了"个别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内部交易事项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控股合并取得子公司时会计和税法处理不同"三类事项对递延所得税的抵销和确认问题,进而对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宗瑞  谢树志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虽然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对此进行了规范,但其中的若干问题仍然不够明确。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凤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范了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按准则规定,当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时,则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应纳税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盖地  路娜  
在收益计量理念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的趋势下,我国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体现资产负债观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可以提高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文章选择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特征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项主要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量化,实证检验了递延所得税项目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有助于投资人决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递延所得税处理,一直是个难点问题。注会教材对该问题的某些方面阐述过于繁琐,而某些方面又并未涉及,给初学者造成不少困扰。本文以案例的形式,阐述其核算的简便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瑛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会计主体假设,合并财务报表除了空间范围外,与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要素和原则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所以,除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主要规定了合并的范围和主要技术方法、程序外,其他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合并财务报表均应全部适用。由于合并报表和所得税处理都是会计实务中相对复杂的业务,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准确完整地计量确认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所得税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涵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发生的内部交易或项目进行抵销,从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影响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一、合并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企业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钢  
本文所述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得税的调整,是指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合并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对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资本公积等项目进行的调整。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所得税调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应唯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如符合确认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需要从合并的角度考虑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炳莲  叶昕  
我国高校目前实行两种会计核算制度,编制两套会计报表,且两套会计报表分别根据需要按不同口径上报,都只反映学校财务状况的一部分,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信息。有人主张改变现行会计制度,通过增加事业会计科目来实现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的结合,全面反映学校的会计信息。笔者认为可以在不改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易纯  
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不仅会影响集团会计主体的资产价值计量,同时也会因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不同而影响到合并递延所得税项目以及合并利润表中的合并所得税费用;又因集团内不同公司所得税税率可能不同,导致内部交易中未实现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可能面临税率主体选择问题。文章通过阐述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所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针对不同税率的选择问题提出相关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祥  
本文对合并报表层次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规定进行了梳理,并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会计上资产负债的定义以及暂时性差异的实质性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在合并报表层次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规定和实务处理是有待商榷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阳  张志凤  
由于合并报表中的调整业务和抵销业务会导致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探讨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资产负债的调整及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税率不同两种特殊情况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本文认为,特殊性税务处理和一般性税务处理不会改变子公司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税率不一致应按资产原持有方(销售方)的企业法人的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