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3)
- 2023(7757)
- 2022(6137)
- 2021(5525)
- 2020(4797)
- 2019(10441)
- 2018(10220)
- 2017(20193)
- 2016(10885)
- 2015(11701)
- 2014(11553)
- 2013(11602)
- 2012(10436)
- 2011(8888)
- 2010(9088)
- 2009(8663)
- 2008(9062)
- 2007(8291)
- 2006(7136)
- 2005(6816)
- 学科
- 业(72418)
- 企(69908)
- 企业(69908)
- 管理(52131)
- 济(51914)
- 经济(51852)
- 业经(24451)
- 方法(23229)
- 财(21863)
- 务(18889)
- 财务(18883)
- 财务管理(18871)
- 农(18675)
- 企业财务(17954)
- 数学(15803)
- 数学方法(15701)
- 技术(15478)
- 农业(14480)
- 策(12411)
- 企业经济(11984)
- 制(11946)
- 划(11687)
- 经营(11091)
- 和(10646)
- 理论(10590)
- 技术管理(10329)
- 体(10078)
- 中国(9707)
- 体制(9196)
- 决策(8874)
- 机构
- 学院(162317)
- 大学(154681)
- 济(71000)
- 经济(69880)
- 管理(69193)
- 理学(59551)
- 理学院(59055)
- 管理学(58453)
- 管理学院(58147)
- 研究(46495)
- 中国(38860)
- 财(34685)
- 京(31098)
- 农(29053)
- 财经(27686)
- 科学(27011)
- 江(25261)
- 经(25173)
- 所(23280)
- 业大(23171)
- 农业(22964)
- 商学(21487)
- 商学院(21300)
- 中心(21272)
- 经济学(21100)
- 研究所(20726)
- 财经大学(20344)
- 州(19690)
- 经济学院(19132)
- 北京(18939)
- 基金
- 项目(103457)
- 科学(84141)
- 基金(77786)
- 研究(75575)
- 家(66808)
- 国家(66152)
- 科学基金(59444)
- 社会(50532)
- 社会科(48072)
- 社会科学(48062)
- 省(41721)
- 基金项目(41249)
- 自然(38916)
- 自然科(38118)
- 自然科学(38108)
- 自然科学基金(37547)
- 教育(33418)
- 划(33070)
- 资助(31159)
- 业(30393)
- 编号(28851)
- 创(25603)
- 部(22949)
- 创新(22852)
- 重点(22630)
- 发(21945)
- 成果(21502)
- 制(21417)
- 性(21333)
- 国家社会(21182)
共检索到238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风华 王俊杰
企业是一种权力合同,其中存在两种非对称性:第一种非对称性是由于定价成本和风险成本不同导致的,是决定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基本依据;第二种非对称性是由于短缺方权力导致的,是决定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重要依据。雇佣关系是权力合同非对称性和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集中体现,因此正确理解雇佣关系是理解企业的基础。
关键词:
合同 非对称 企业所有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风华 王俊杰
企业所有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队生产组织中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状态的简略称谓,在企业中所有权的配置是非对称的。企业契约是一种权力合同,权力合同中存在两种非对称性。权力合同中的第一种非对称性是由定价成本和风险成本不同导致的非对称,是决定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基本依据。权力合同中的第二种非对称性是由短缺方权力导致的非对称性,是决定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重要依据。雇佣关系是权力合同的非对称性和企业所有权的非对称配置的集中体现,理解雇佣关系是理解企业的基础。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权力合同 雇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富强
"资本雇佣劳动"说是当前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但显然,这种观点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产物,没有用前瞻和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实际上,雇佣关系直接地反映了资本和劳动的供求状况,如果供求发生变化,那么雇佣关系也将随之改变;而供求状况的改变则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特性。随着劳动异质性的增强,劳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那么也必然预示着劳动雇佣资本的来临。
关键词:
资本 劳动 雇佣 经理人员 异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仕明 韩轶
所有权安排是企业改革的核心,资本雇佣劳动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公理”。本文阐述了对目前流行的关于“资本是能力的信号”,“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决定了它的所有者应当拥有企业剩余索取”的资本雇佣劳动的理论解释的不同意见。文章指出,根据实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维
本文基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将企业所有权安排视为要素所有者市场交易的结果。因此 ,要素所有者的选择是构造企业所有权的基础。而要素所有者的选择依存于企业面临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由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或企业制度。但是 ,只要存在一个以排他性要素所有权为基础的、充分发育、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理性的要素所有者的自由选择和交易 ,将会自动优化企业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要素收益以及企业总体净收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设计优化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而是通过为相关资产建立排他性产权 ,构造和培育市场关系 ,从而在自愿的市场...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技术 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广科
市场里的企业理应是"要素使用权合约的履行过程",是生产性和交易性的合集。因此,以狭义交易成本为基础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框架内的制度运行效率以及所有权效率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将企业"利用市场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合二为一,将分析的框架涵盖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交易成本 效率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皓
本文基于2002~2007年间7个不同行业中352家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Bernard与Jesen的出口决策模型,考察了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生产率和参与国际化程度上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占比高的行业,出口扩张性比较强,参与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国有企业占比较高的部门,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对其所处行业的企业总体所表现出的国际化行为异质性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
异质性 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富 卿志琼
基于实物资本的专用性而形成的准租金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它不仅激励着实物资本所有者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还为这种投资规定方向,从而使人力资本具有相应的专用性。但专用性的这种传递在雇主与工人之间是不对称的,雇主凭借其实物资本的所有权占据着企业科层内最为关键的位置,从而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势地位。在人力资本中,一些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却无法转移的要素成为企业所有权的基础,雇主因此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关键词:
专用性 准租金机制 企业所有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进 包苏昱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精髓和本质所在,而审计独立性的萌芽、发展以及异化源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相对地位的变迁。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不同格局的所有权安排将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同影响。当代审计独立性的缺失是企业控制权在人力资本手中过分集中的结果,建立制约公司经理阶层权力膨胀的有效机制是维护审计独立性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审计独立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为群
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企业契约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知识资源则是企业战略管理中资源基础论关注的重要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文章结合了这两种视角,从知识的隐性化/显性化以及通用化/专用化两大特性出发,分析了不同知识特性所决定的非流动性的大小、企业和员工的锁定效应大小及由此带来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由于知识的非流动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文章还动态分析了环境因素、劳动力市场等对知识非流动性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 所有权 非流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完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所有权结构的理论 ,将激励和监督统一在一个所有权结构模型中 ,其中 ,激励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可实现收入 ,监督因素则决定了管理者对收入的转移量。利用这一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承包制和公司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国有资产 (或国家股 )不存在明确的利益主体 ,因此 ,它在企业中也不适合作为监督主体而存在 ,为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可行的办法是让其“搭便车” ,也就是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进行重组 ,通过引进监督实体来优化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股份制对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是必须的 ,但不是充分的。只有借股份制的契机 ,优化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才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激励 监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主要分析要素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所有权所赋予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特殊含义。文章认为,要素财产私人所有制和私人所有权使其所有者获得了法律上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权利,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看来非常对称的“五位一体”的收入分配方式,掩盖了这种分配方式中存在的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无偿占有并瓜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个基本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企业所有权而不是要素财产所有权支配着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按要素分配的客体、主体和分配原则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要素财产所有权向企业所有权转变的必然结果。文章指出,把要素所有者与企业所有者、要素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区别开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忠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立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乾 李建民
新制度经济学过分强调了企业的交易属性 ,忽视了生产属性 ,因而没有得出正确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结论。企业性质具有生产性和交易性 ,企业结构是二维结构 ,即资本结构和制度结构 ,这决定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不仅在形式上、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而且在实质上也都应该分享企业所有权 ,追求自身利益。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应根据财产所有权原则和贡献原则享有与其产权份额相称的权益 ;从多期模型看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份额将增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性质 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