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4)
2023(11553)
2022(10419)
2021(9904)
2020(8373)
2019(19176)
2018(19279)
2017(36771)
2016(20298)
2015(23162)
2014(23242)
2013(23050)
2012(21354)
2011(18920)
2010(19009)
2009(17603)
2008(17392)
2007(15304)
2006(13546)
2005(12124)
作者
(59273)
(48828)
(48748)
(46422)
(31387)
(23620)
(22186)
(19317)
(18697)
(17794)
(17052)
(16452)
(15496)
(15382)
(15079)
(14988)
(14756)
(14661)
(14011)
(13975)
(12116)
(12106)
(11873)
(11228)
(11018)
(10892)
(10859)
(10782)
(9911)
(9608)
学科
(79221)
经济(79119)
管理(59820)
(55404)
(46968)
企业(46968)
方法(35979)
数学(30583)
数学方法(30067)
(21285)
中国(21266)
(20551)
(18653)
业经(17639)
地方(17629)
(15237)
(14761)
贸易(14750)
理论(14526)
(14288)
农业(13940)
(13271)
(12923)
财务(12850)
财务管理(12811)
技术(12311)
环境(12127)
(12093)
企业财务(12079)
银行(12055)
机构
大学(288781)
学院(285704)
管理(114097)
(107379)
经济(104687)
理学(98115)
理学院(96974)
管理学(95120)
研究(94881)
管理学院(94606)
中国(71740)
(62909)
科学(60877)
(50395)
(48436)
(44874)
研究所(43702)
中心(43108)
(42813)
业大(42662)
北京(40201)
财经(39857)
(39541)
师范(39195)
(36022)
(35123)
农业(34946)
(34691)
师范大学(31725)
技术(30999)
基金
项目(192697)
科学(150353)
研究(141741)
基金(138183)
(120018)
国家(118992)
科学基金(101878)
社会(86500)
社会科(81725)
社会科学(81700)
(75180)
基金项目(73612)
自然(67226)
自然科(65671)
自然科学(65657)
教育(65083)
自然科学基金(64426)
(63620)
编号(58909)
资助(57370)
成果(48944)
重点(42639)
(41871)
课题(40475)
(40373)
(39514)
创新(36788)
项目编号(36641)
科研(36618)
大学(35937)
期刊
(122414)
经济(122414)
研究(86275)
中国(57211)
学报(46552)
管理(43041)
科学(42061)
(41292)
(38460)
教育(36364)
大学(35051)
学学(32473)
农业(28641)
技术(25442)
(24297)
金融(24297)
业经(19808)
财经(19148)
图书(18341)
经济研究(17897)
(16264)
问题(16095)
理论(15204)
(14509)
科技(14152)
实践(14001)
(14001)
技术经济(13732)
(13595)
现代(12961)
共检索到429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原  
仲裁由于其灵活高效兼顾公平的特征,长久以来在国际商事交往争端解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仲裁的日益发展,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理论随之产生。在合同转让的过程中,涉及到仲裁权向原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扩张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规则,各国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如何转让,转让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第三人意思表示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国际商事交往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章博  
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长期以来都未有定论。提单转让的单方性,阻碍了提单仲裁条款根据传统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取得法律效力。随着现代仲裁法学的不断发展,新的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法理基础。根据该理论,提单受让人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产生法律效力;提单受让人不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不产生法律效力;而承运人却始终受到仲裁条款的约束,无权拒绝仲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卫红  郑国涛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驱动着我国金融不断变革,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仲裁面临更大挑战。现有的金融仲裁几乎无涉第三人权益、仲裁机构依法无权追加在金融争议中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第三方当事人,严重损害了第三人合法权益。【设计/方法】通过探究问题的产生背景、对比分析现状后我国金融仲裁现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对第三人参与仲裁持否定态度,在现有救济途径均无法有效维权前提下,从利益平衡角度出发应赋予金融仲裁第三人当事人地位并有权提起撤销和执行异议之诉,【结论/发现】通过有限建立金融仲裁第三人制度以合理保护其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兴玉  王永宝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丹  
上世纪以来,英美等莆田法系国家,注册会计师对无合同关系第三人的审计法律责任的确定原则,先后经历了"合同责任"、"已知第三人的侵权责任"、"可合理预见第三人的侵权责任"等标准的逐步扩张路径,90年代后又转向较温和的"已知第三人"标准收缩。本文拟在介绍相关经典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期望对我国法律界和会计界就注册会计师审计民事侵权法律责任的认定之争,构建理解之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翠  
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应当适当。我国仲裁法制体系中关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能力、客体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应具备的必要内容方面的效力要件规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仲裁法》中相关条文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关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必须符合强制性法律及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方面的法律规则也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同样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予以弥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家骏  
我国《民法典》中的第三人清偿规则系以合同当事人为利益平衡中心,与保险合同第三人代缴保费中的被保险人中心地位无法契合。对此应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双重利益中心展开考察,在人身保险中赋予被保险人对包括利害关系人在内的第三人代缴的权利以决定权。利害关系人范围的界定需以对保险金的实际请求权为判断标准,并承认被保险人等特定利害关系人对第三人清偿行为的知情权,以防范道德危险的滋生。对人寿保险或长期健康保险,可借助于利他型契约关系,允许第三人及其债权人或破产管理人撤销保费代缴行为,并对现金价值行使独立而非追偿性的权利;对于财产保险,应注重对基础法律关系的考察,并承认担保权人在代缴保费对保险金的优先受偿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乐鑫  
在中国持续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瑕疵外商投资协议的效力扩张成为必然趋向。文章梳理出违背"中国籍自然人禁止条款"、程序性要件和负面清单三类瑕疵外商投资协议,逐项研究其效力扩张问题。在违背"中国籍自然人禁止条款"的情形下,"无效阻断论"和"新法介入论"显著扩大外商投资协议的效力;在违背程序性要件的情形下,中国业已实现外商投资协议的效力与程序彻底脱钩;在违背负面清单的情形下,"投资协议独立论"和"嗣后追认论"是外商投资协议效力扩张的例证,而"投资协议无效论"则限制效力的无限扩张。因此,中国应当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协议效力的法律规则,解决"同案异判"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型;其所形成的三方法律关系并非纯粹的合同关系,更非两个合同关系的简单相加,但仍属于债的关系范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应海  王全兴  
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违反《建筑法》工程层层转包现象,施工过程中劳动者发生工伤不能排除第三人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依据现有规定如何追究第三人的工伤赔偿责任?作者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崔明霞  
在商业秘密侵权中 ,善意第三人的责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国法律对此缺乏明确的规定 ,给司法带来了困难。本文对善意第三人及其责任的界定、外国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探讨 ,并对我国如何加强其立法提出了建议 ,以期推动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