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2)
- 2023(8871)
- 2022(8110)
- 2021(7832)
- 2020(6542)
- 2019(15378)
- 2018(15460)
- 2017(30319)
- 2016(16682)
- 2015(18903)
- 2014(18989)
- 2013(18868)
- 2012(17213)
- 2011(15316)
- 2010(15260)
- 2009(13895)
- 2008(13531)
- 2007(11710)
- 2006(10338)
- 2005(9123)
- 学科
- 济(63547)
- 经济(63464)
- 管理(48763)
- 业(45910)
- 企(38823)
- 企业(38823)
- 方法(30392)
- 数学(26015)
- 数学方法(25655)
- 农(17393)
- 财(16501)
- 中国(16334)
- 学(14623)
- 业经(14398)
- 地方(13310)
- 制(11844)
- 贸(11541)
- 贸易(11536)
- 理论(11535)
- 农业(11489)
- 易(11185)
- 和(10985)
- 务(10830)
- 财务(10766)
- 财务管理(10741)
- 技术(10313)
- 企业财务(10145)
- 环境(10129)
- 教育(9707)
- 银(9455)
- 机构
- 大学(233833)
- 学院(232166)
- 管理(96276)
- 济(87422)
- 经济(85262)
- 理学(83382)
- 理学院(82480)
- 管理学(81056)
- 管理学院(80648)
- 研究(74839)
- 中国(55796)
- 京(50520)
- 科学(47921)
- 财(40327)
- 所(37772)
- 农(35148)
- 业大(34791)
- 研究所(34194)
- 中心(34070)
- 江(33460)
- 北京(32462)
- 财经(32448)
- 范(31406)
- 师范(31176)
- 经(29353)
- 州(27919)
- 院(27343)
- 农业(27318)
- 师范大学(25205)
- 经济学(24450)
- 基金
- 项目(159859)
- 科学(124851)
- 研究(118683)
- 基金(114631)
- 家(98895)
- 国家(98037)
- 科学基金(84363)
- 社会(72045)
- 社会科(68075)
- 社会科学(68054)
- 省(62665)
- 基金项目(61934)
- 自然(55823)
- 自然科(54478)
- 自然科学(54468)
- 教育(54146)
- 自然科学基金(53455)
- 划(52667)
- 编号(49846)
- 资助(47529)
- 成果(40761)
- 重点(35097)
- 部(34859)
- 课题(33726)
- 发(33364)
- 创(33005)
- 项目编号(30997)
- 创新(30628)
- 科研(30537)
- 大学(29923)
共检索到33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合同诈骗罪的社会危害性日益严重,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然而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大利
1999年 1 0月 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行为是妨害市场交易的大敌 ,必须依法铲除。本文以《刑法》和《合同法》的依据 ,分别论述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行为的现实状况及法律特征 ,并就如何在实践中界定这两种违法行为谈些看法。
关键词:
合同 合同欺诈 合同诈骗罪 界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曹顺明 杨润宇 赵瑛
当前我国保险诈骗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的团伙性与职业性、犯罪类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犯罪方式的欺骗性与隐蔽性、犯罪后果的危害性与严重性等特点。该罪的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主体等基本构成要件以及共同犯罪的认定、犯罪未遂中着手的认定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该罪客体是保险市场管理秩序和保险金的所有权,犯罪行为对象是保险金,犯罪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共同犯罪的认定应根据行为人是否利用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保险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犯罪未遂中着手的认定标准是行为人是否已经开始实施本罪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实行行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芳
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五)》第二条在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一)项"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情形中增加规定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一步完善了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至此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是使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或者是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诈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然而关于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适用中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下列若干问题的探讨,旨在正确认定信用卡诈骗罪。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自商业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就一直伴随。在我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也有增多的趋势。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犯罪,本文从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观要件、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的常见类型,以及犯罪数额对保险诈骗定罪量刑的影响、保险诈骗罪的犯罪形态、与保险诈骗罪有关的数罪并罚、保险诈骗罪的共犯、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等方面,对保险诈骗罪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保险诈骗的具体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朝元
金融票据诈骗罪犯罪客体的序位问题对本罪既遂与未遂问题产生重要影响,本罪的犯罪主要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次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在犯罪既遂形态上,本罪既是结果犯,也是情节犯。本罪的既遂应当以非法占有目的下行为人对他人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标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用合同的"合法形式"为掩护外衣进行诈骗的事件呈高发态势,对公私财产及整个国民经济都构成重大威胁,现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并且很难根治,如何防范此类案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合同诈骗 监督机制 内部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林跃
贷款诈骗罪严重侵犯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机构贷款的管理制度,其在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行为相混淆。本文通过对我国刑法第193条的贷款诈骗罪主客观要件的认定分析,以及对本罪与它罪界限的严格区分后,期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对日益猖獗的贷款诈骗行为进一步防范,并为切实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提供法理支撑。
关键词:
贷款诈骗罪 主观 客观 虚假证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周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信用证诈骗罪日益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信用证诈骗罪发案率逐渐提高,危害也越来越大;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的问题也更加突出。为此,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信用证诈骗罪的构成与认定问题,成为完善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律法规,打击信用证诈骗罪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信用证 信用证诈骗罪 犯罪构成 认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艳芳
在保险诈骗罪频发的犯罪态势下,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对遏制犯罪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因素,应从体制上解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以及相关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保险诈骗 主体 罪数 共同犯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玉斌
认定贷款诈骗罪成立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文章着重阐述如何从行为人的系列活动中来推断行为人的主观非法占有目的。
关键词:
贷款诈骗 犯罪 界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波
当前实务界忽视信用卡诈骗罪的"有效催收"要素,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催收"的本质并未得到精确界定。即使是在本质认定学说的探讨下,"有效催收"也无法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实体型构成要件相提并论。从外在形态界定、规范体系定位、犯罪论体系明定角度来看,信用卡诈骗罪"有效催收"的本质应当是一种前置程序型构成要件。在该本质指引下,"有效催收"的具体认定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持卡人必须了解发卡银行催收程序的具体事项,发卡银行不能发出形式化催收程序,这是故意犯罪认识因素的直接要求;第二,对于银行催收程序的前置性法律规范与入罪原理的不合理之处,刑事司法应当确立独立性判断方法,对信用卡诈骗罪催收程序的方式、主体、时间、次数以及形式等时空要素作出单独规定,合理区分信用卡欠款行为的一般民事违法性与信用卡诈骗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樾
金融诈骗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新型犯罪,在修订后的刑法中被单列一节。深入研究这类犯罪的构成特征,对于实践中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限于当时的客观实际,刑事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适应当前打击金融诈骗犯罪的需要,应作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金融诈骗罪 构成特征 立法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逄政
本文立足于司法实践,结合金融创新的新情况,紧密围绕骗取贷款罪构成要件中的"欺骗手段"、"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和"重大损失"等要素进行论述,以期为该罪的司法认定提出较为明晰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
骗取贷款罪 司法 实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