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0)
- 2023(18304)
- 2022(15741)
- 2021(14749)
- 2020(12472)
- 2019(28224)
- 2018(27971)
- 2017(54242)
- 2016(29634)
- 2015(33223)
- 2014(32829)
- 2013(32364)
- 2012(29469)
- 2011(26318)
- 2010(26605)
- 2009(25274)
- 2008(25087)
- 2007(22609)
- 2006(20350)
- 2005(18532)
- 学科
- 济(116218)
- 经济(116051)
- 业(108363)
- 管理(107324)
- 企(97167)
- 企业(97167)
- 方法(50065)
- 财(39890)
- 数学(39626)
- 数学方法(39139)
- 农(36620)
- 业经(35443)
- 中国(29604)
- 制(29095)
- 务(27595)
- 财务(27508)
- 财务管理(27461)
- 企业财务(26047)
- 农业(24843)
- 理论(22590)
- 技术(22113)
- 策(22069)
- 和(21430)
- 地方(21073)
- 学(20998)
- 贸(20856)
- 贸易(20845)
- 划(20841)
- 易(20266)
- 体(20091)
- 机构
- 学院(418252)
- 大学(414226)
- 管理(170562)
- 济(168659)
- 经济(164846)
- 理学(144674)
- 理学院(143175)
- 管理学(141078)
- 管理学院(140270)
- 研究(134249)
- 中国(106674)
- 京(88472)
- 财(85099)
- 科学(79631)
- 所(66717)
- 农(65554)
- 财经(65403)
- 江(65174)
- 中心(61930)
- 研究所(59563)
- 经(59269)
- 业大(58665)
- 北京(55953)
- 范(52311)
- 州(51919)
- 师范(51896)
- 农业(50919)
- 经济学(49276)
- 院(48780)
- 财经大学(48201)
- 基金
- 项目(270791)
- 科学(214207)
- 研究(204267)
- 基金(195985)
- 家(168177)
- 国家(166642)
- 科学基金(145040)
- 社会(128420)
- 社会科(121621)
- 社会科学(121592)
- 省(106252)
- 基金项目(103110)
- 教育(93556)
- 自然(92954)
- 自然科(90769)
- 自然科学(90751)
- 自然科学基金(89140)
- 划(87875)
- 编号(85168)
- 资助(80443)
- 成果(69512)
- 部(59805)
- 重点(59750)
- 课题(58083)
- 创(58054)
- 发(57212)
- 创新(53573)
- 制(53491)
- 项目编号(52853)
- 国家社会(52013)
- 期刊
- 济(198363)
- 经济(198363)
- 研究(127675)
- 中国(84890)
- 财(70357)
- 管理(69948)
- 农(61412)
- 学报(58039)
- 科学(55767)
- 教育(47007)
- 大学(45373)
- 学学(42608)
- 农业(42062)
- 融(41804)
- 金融(41804)
- 技术(38490)
- 业经(34206)
- 财经(32636)
- 经济研究(30075)
- 经(27978)
- 业(24920)
- 问题(24790)
- 技术经济(21926)
- 现代(21006)
- 图书(20221)
- 理论(20215)
- 财会(20038)
- 科技(19034)
- 贸(18999)
- 商业(18930)
共检索到640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魏海军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一种以企业未来节能收益作为支付手段为企业生产进行改进、提高能源效率,以期达到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的项目。在碳税政策下,通过与原生产模式对比,探究了再制造企业利用合同能源管理(EPC)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对再制造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EPC项目下企业生产利润大幅提高,同时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增加,也带来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然而,利用EPC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后虽然企业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减少,但在碳税较高时,EPC项目下的碳排放总量存在小幅度增加,即出现了"回弹效应";另外EPC会刺激企业生产更多的新品,伤害到企业再制造活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郁洁
分析碳交易政策下企业考虑进行渠道拓展时制造/再制造生产的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渠道模型及2种不同的渠道拓展模型,分析消费者偏好及碳政策对企业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及不同渠道拓展策略下的最优生产决策。研究发现,只有适当的碳价格才能促进再制造的生产;在消费者线上购买偏好较高时,线上销售再制造产品线下销售新产品可以同时达到企业利润及环境成本最优,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双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焕勇 李宇航 韩云霞
建立了一个具有三种产品生产能力的寡头垄断制造商的生产决策模型。这个模型以高端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群体划分购买区域,研究制造商在某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而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所做出的生产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碳排放有限额,因此,超出限额部分的碳排放权,制造商需要从碳市场上购买。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得出制造商在不同碳排放节约和碳交易价格下的生产决策;同时求出了生产单位再制造产品所能节约的碳排放量的几个临界值。结果发现:制造商在不同单位再制造产品节约的碳排放临界值范围内为了得到最大利润会选择生产不同的产品组合。
关键词:
碳限额 碳排放权交易 再制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陈政屹
为研究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分别构建基于配额和基于排放量两种抵消机制的生产决策优化模型。分析抵消上限、再制造品接受度对产量、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抵消机制会提高新品产量并降低再制造品产量,增加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以上变化幅度随抵消上限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再制造品接受度较高时,最优解对抵消上限变化更敏感。政府应将抵消上限设定在低水平且谨慎调整,可通过适度牺牲企业利润提高社会福利。拥有高配额的企业在配额机制下运作更具效益,反之在排放量机制下更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于光荣 李颖
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碳排放受到了约束,在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面临着通过再制造或低碳减排技术来减少碳排放。通过建立二元生产决策模型,在碳价交易政策下,基于再制造成本节约和每个再制造产品的碳排放节约,同时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配额买卖,对于不同的产品,存在合理的再制造生产策略;制造商也可以通过低碳排放技术投资降低碳排放,并选择生产决策,抵消负面经济影响。此外,政府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碳价来刺激制造商对碳排放减少技术和再制造同时进行投资。
关键词:
碳减排 碳价 碳配额 再制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钱婷婷
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研究碳期货对风险规避型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分别构建无碳期货情形和考虑碳期货情形下风险规避型再制造企业的生产决策模型;利用Kuhn-Tucker条件对模型求解,比较两种情形下的最优解;通过算例分析碳期货和风险规避系数对产量、企业效用、消费者剩余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企业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情形下,引入碳期货总是会增加新品产量和总产量,而再制品产量,在完全再制造策略下随之增加,部分再制造策略下随之减少。此外,企业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时,考虑碳期货情形下的企业效用、消费者剩余和碳排放总量均高于不考虑碳期货情形。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曹铭锐
在碳配额交易制度下,通过分成融资租赁方式,引入制造与再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分析其对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构建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并通过Kuhn-Tucker条件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分析,探究自有资金量、收益共享率、单位碳减排量对生产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益共享率越高,新品产量越低;随着单位碳减排量的增加,总利润随之增加,且在企业受到资金约束时,碳排放总量随之降低;当收益共享率和单位碳减排量取相同值时,企业通过分成融资租赁方式引入再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比引入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获得更多利润并产生更少的碳排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永健 王飞 王站杰
针对一个混合制造/再制造企业,考虑资金和碳排放双重约束,构建碳权回购策略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库恩-塔克条件求解。同时,通过算例表明,碳权回购策略下,碳价和单位新产品碳排放增加量的临界值定义了多个决策区域,资金约束企业生产决策还受到碳配额的影响,但碳价对生产与碳排放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另外,再制造产品单位碳排放量不变的前提下,存在唯一的新产品单位碳排放增加量使得总体收益最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毕兴明
以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碳税政策下资金存在约束的生产决策问题。首先建立了碳税政策下初始资金存在约束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然后考虑初始资金不足进行融资情形下的生产决策,求解并对比两种情形下新品、再制造品、期望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再制造率、消费者偏好和单位碳排放税额对最优产量、期望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资金因素时,不同情形下回收量是否足够的回收率临界值不同,资金约束下,回收率越高越好;随着消费者偏好的提高,制造商生产的再制造品产量增加,新品的产量减少
关键词:
碳税 资金约束 再制造 生产决策 融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永健 陈伟达 王站杰 卞家涛
针对多周期的制造/再制造生产计划问题,考虑到新品和再制品之间的单向替代关系,通过整合一个确定的现金流管理模型和生产运作管理模型,构建综合决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集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单向替代关系减少新品销售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再制品的需求满足程度,尽管使企业承担较高的流动风险,却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2)灵活还款计划在增加生产运作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短期贷款成本,而整体的现金流入量更大,最终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期末现金等价物头寸;(3)与延长应付账款信用期限相比,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能够更好地增加资金可使用量,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史文瑾
本文研究资金约束下制造/再制造企业考虑碳配额质押融资的生产减排决策问题,构建了资金约束时不融资和进行碳配额质押融资两种利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自有资金及减排效用参数对产量、碳排放量和总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行碳配额质押融资能提高产量增加利润,但也可能导致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企业减排能力与减排效用积累量正相关,资金不足时不融资减排效用积累值较小,选择融资可以为企业未来生产减排实现共赢奠定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倪方君
探讨了再制造品不同服务模式对垄断生产商的影响,为制造/再制造企业制定生产决策提供帮助。基于再制造品销售困难的现状,对再制造品服务模式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与已有服务模式的对比,研究新服务模式对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新服务模式增加了售后成本,但当新服务模式使消费者对再制造品接受程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再制造品需求量显著提高,制造商利润增加,碳排放减少,能达到政府与制造商的双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迟琳娜 谢家平
作为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再制造既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又减小了对原生资源的开发,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再制造的处理流程及组织模式与传统生产系统相比更复杂、稳定性低。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的构建是以再制品质量、再制造提前期以及再制造数量为基础的,不同的再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再制造流程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提高决策效率。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分析能够为我国的再制造实践提供有效的决策建议。
关键词:
再制造 运作模式 决策模型 决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帮义 张雪梅
原制造商与第三方再制造商再制造成本大小对原制造商再制造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考虑再制造成本和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分别构建了原制造商再制造和许可第三方再制造商再制造两种不同策略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与分析得出了不同策略下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双方进入再制造的边界条件以及再制造成本大小对原制造商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消费者支付意愿和再制造成本大小对原制造商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再制造 成本 支付意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李雅光
在再制造生产率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研究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优化。结合应收账款回收期,建立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模型,通过两阶段随机过程分析得到了回收品最优采购量和最大利润。算例分析表明:阶段一的期望利润随着回收品采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阶段二的期望利润随着计划产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着贴现率的增加,在每个贴现率下的利润曲线随着应收账款回收期的增加,利润下降速度加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