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4)
2023(9630)
2022(8081)
2021(7636)
2020(6310)
2019(14403)
2018(14442)
2017(27716)
2016(15312)
2015(17144)
2014(16887)
2013(16698)
2012(15452)
2011(13954)
2010(13942)
2009(13209)
2008(12829)
2007(11769)
2006(10633)
2005(9617)
作者
(41538)
(35456)
(34836)
(33208)
(22138)
(17033)
(15683)
(13632)
(13601)
(12454)
(12098)
(11911)
(11295)
(11234)
(10921)
(10706)
(10466)
(10385)
(10113)
(10071)
(8843)
(8640)
(8486)
(8271)
(8018)
(7879)
(7844)
(7722)
(7046)
(6943)
学科
(62378)
经济(62286)
(51138)
(46800)
管理(43220)
农业(30942)
(29992)
企业(29992)
方法(20934)
业经(19407)
数学(18372)
数学方法(18189)
(17817)
中国(17087)
(16217)
地方(14945)
(12886)
(11728)
贸易(11719)
(11441)
农业经济(10517)
(10501)
环境(10107)
(10064)
银行(10049)
(9957)
(9735)
劳动(9718)
(9689)
(9689)
机构
学院(213150)
大学(208478)
(91657)
经济(89740)
管理(81945)
研究(71424)
理学(70563)
理学院(69810)
管理学(68788)
管理学院(68389)
中国(57164)
(52957)
(43269)
(42058)
科学(41904)
农业(40186)
业大(36768)
(35450)
中心(34671)
(33890)
财经(32428)
研究所(31531)
(29406)
(27509)
师范(27292)
经济学(27170)
北京(26326)
(25916)
(25163)
农业大学(25098)
基金
项目(142136)
科学(112497)
研究(108197)
基金(103190)
(88596)
国家(87724)
科学基金(75674)
社会(70288)
社会科(66186)
社会科学(66171)
(56589)
基金项目(55380)
教育(47698)
自然(46829)
(46080)
自然科(45612)
自然科学(45600)
编号(45570)
自然科学基金(44776)
资助(40500)
成果(36500)
(32741)
(32095)
(31485)
重点(31382)
(30697)
课题(30474)
(29413)
国家社会(29024)
(27919)
期刊
(110873)
经济(110873)
研究(63067)
(57392)
中国(49241)
农业(38661)
(32543)
学报(31067)
科学(30206)
管理(26862)
大学(25241)
学学(24029)
业经(23985)
(23942)
金融(23942)
教育(19717)
(18360)
技术(17391)
问题(16307)
财经(15900)
经济研究(14524)
农村(14470)
(14470)
农业经济(14046)
(13693)
世界(12297)
(12268)
资源(11830)
经济问题(11279)
现代(10293)
共检索到330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名望   韦昕宇  
促进农民工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面发展,是党中央“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基于上海市2015~2020年4858个微观样本,以健康作为福祉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劳动合同约束力、劳动保护对农民工福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84.64%的农民工与其雇佣者签订了某种形式的合同,表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推行推进了农民工市场劳资关系法制化以及合同签署的规范化。24.68%的农民工获得了雇佣企业为其购买“五险一金”,36.25%的农民工所在企业严格遵守工时制度,56.98%的农民工获得了雇佣企业为其提供餐饮补贴,表明我国劳动保护制度执行情况有待提高。(2)农民工所签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越强,则其所在企业具有更显著的动机切实执行劳动保护制度。在合同约束力促进农民工福祉水平提升过程中,劳动保护制度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和生活福利3个方面的劳动保护制度,均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福祉水平。(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现象在受教育水平较低、受雇于服务行业、来自于制度质量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工样本中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民工福祉的提升乃至中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烜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以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为例,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城市融合视角,从劳动合同、制度适应性等方面实证分析农民工城镇就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企业用工越来越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劳动合同对于农民工城镇就业有较好的保障作用;经过多年的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已经能较好的适应城镇产业的劳动合同等管理制度;不同个性特征的农民工,在劳动合同、制度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促进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既要有制度安排,也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元  高汉  
由于城市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程度高于一级市场,农民工在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会低于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上海市10 000个家庭样本进行了检验,并采用转换模型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分别比在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低18.5和27个百分点。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分别应对不同市场中性质不同的歧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恩立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名望  乔茜  潘烜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名望  乔茜  潘烜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劳动法》第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在重申这一规定的同时,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作了更细化、更明确的要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恩立  
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立足与发展的基础,城市融入则是其实现个体城市化和市民化的关键。该文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测量,以上海847位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为依据,应用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就业能力因素对于这一群体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能力整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融入和市民意愿融入影响显著,就业能力微观因素对于身份和社会地位融入影响显著,宏观维度因素显著影响身份融入。此外,居住时间显著影响城市感情和市民意愿融入,性别影响身份融入,年龄因素影响社会地位融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在当今社会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行,对保护农民工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保护进行了浅析,阐述了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运用《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条款,提出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雄麟  
案情简介张某应聘某贸易公司销售人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张某需处理一些事务后方能报到上班,于是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该合同于签订1个月后正式生效并履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标和实施中发现,该法实质上是中央政府对企业自由协约权利的管制,其制度效应将是租金耗散;在该法律框架下,企业追求租金耗散最小化的行为选择导致农民工雇佣权益被弱化。此外,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证明,地方政府介入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率具有约束作用。本文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在信息成本约束下,中央政府把监督《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但后者出于自身租金最大化考虑可能无动力介入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博弈中。企业为了减少因协约权利管制而产生的租金耗散,将对劳动者采取歧视性协约策略:跟谈判能力较强的技术和管理型员工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同时,与谈判能力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到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之前的这段时间,劳动者的权利保障存在法律空白。该时间段仍应属于试用期的一部分,工资按试用期标准发放。建议用人单位在用工同时就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即使不能同时进行,也应在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时将已发生的劳动关系时间段覆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宁本涛  
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上海市政府2008年策动的162所农民工子女小学"民办公助制"试验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致命的教育产权问题隐患,需要积极应对。首先"转制"学校一刀切式的"民办非企业"法人架构,既不是纯公益组织,也不是纯营利性企业组织,导致学校实际办学性质定位模糊,"回民"还是"转公",进退两难;其次"转制"前后各种学校资产产权归属的界定与划分还不够清晰,容易滋生国有资产流失及各种产权纠纷风险;再者"转制"学校的权力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未来发展方向也充满变数,不免引发人们对农民工子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