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8)
- 2023(7142)
- 2022(5909)
- 2021(5342)
- 2020(4461)
- 2019(9911)
- 2018(9480)
- 2017(17840)
- 2016(9696)
- 2015(10527)
- 2014(9948)
- 2013(9751)
- 2012(8967)
- 2011(8039)
- 2010(7798)
- 2009(7074)
- 2008(6841)
- 2007(5974)
- 2006(5231)
- 2005(4545)
- 学科
- 济(36838)
- 经济(36776)
- 管理(29408)
- 业(28680)
- 企(22968)
- 企业(22968)
- 方法(18064)
- 数学(15994)
- 数学方法(15857)
- 农(10927)
- 财(10893)
- 学(9484)
- 中国(9345)
- 贸(9093)
- 贸易(9091)
- 易(8875)
- 业经(8557)
- 农业(7628)
- 制(6937)
- 务(6919)
- 财务(6915)
- 财务管理(6900)
- 企业财务(6619)
- 技术(6475)
- 环境(5949)
- 银(5655)
- 划(5629)
- 银行(5613)
- 融(5431)
- 金融(5431)
- 机构
- 大学(141874)
- 学院(139091)
- 济(57413)
- 经济(56481)
- 管理(54101)
- 研究(50240)
- 理学(48243)
- 理学院(47691)
- 管理学(46838)
- 管理学院(46621)
- 中国(36671)
- 农(34166)
- 科学(33615)
- 京(29670)
- 农业(27682)
- 业大(27530)
- 所(26702)
- 研究所(24854)
- 财(24322)
- 中心(22423)
- 财经(20245)
- 江(19823)
- 经(18711)
- 农业大学(18570)
- 院(18195)
- 北京(18066)
- 经济学(17667)
- 经济学院(16099)
- 范(16017)
- 省(15796)
- 基金
- 项目(103295)
- 科学(81557)
- 基金(78533)
- 家(73044)
- 国家(72465)
- 研究(65810)
- 科学基金(61043)
- 社会(44007)
- 自然(43285)
- 自然科(42390)
- 自然科学(42372)
- 基金项目(42035)
- 社会科(41746)
- 社会科学(41733)
- 自然科学基金(41689)
- 省(38876)
- 划(34499)
- 资助(31373)
- 教育(29677)
- 重点(23513)
- 编号(23316)
- 部(22906)
- 创(22045)
- 计划(21870)
- 发(21157)
- 科研(21077)
- 创新(20591)
- 业(19953)
- 国家社会(19137)
- 教育部(19030)
共检索到193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维维 庄贵军 孙骏
成功的渠道合作伙伴关系,关键在于维持合作企业间关系的持续性,并抑制投机行为带来的风险。合同和信任是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两种渠道控制机制,目前二者关系是替代还是互补仍存在争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营销渠道的特征,深入探讨了合同机制、组织间信任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渠道投机行为和长期导向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引入中国的人情、面子、礼等关系规范,讨论中国式关系规范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合同与信任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合同和信任两者都能够有效抑制投机行为,合同对长期导向作用并不显著,而信任则对长期导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规范对"合同-投机行为"有减弱的调节效应,对"信任-投机行为"的调节作...
关键词:
合同 信任 投机行为 长期导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晓蒙 王一冰 吴卫星
投资顾问(以下简称“投顾”)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如何协调发展传统投顾和智能投顾是各界一直关注的话题。本文利用2018~2021年对全国16家证券公司收集的96313名股票个人投资者的调查数据,从两个方面研究了传统投顾和智能投顾的“替代”或“互补”作用:在客户资源方面,二者存在逐步“替代”效应,即智能投顾和传统投顾覆盖的客户年龄分布逐渐重合;在服务效果方面,二者发挥着“互补”的作用,即智能投顾更能提升投资者的客观投资收益,而传统投顾更能满足投资者的主观心理需求。渠道分析表明,智能投顾在提升投资者金融知识和降低非理性偏差方面更佳,进而提高了投资收益;传统投顾给予了投资者超预期的体验,也更能满足投资者的信任、沟通等心理需求,进而提高了投资者的主观评价。本文为理解我国传统投顾和智能投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传统投顾 智能投顾 投资收益 主观态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媛
本文采用2004~2009年省区×行业的数据和联立方程组的方法估计了内销和出口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发现,出口对本地销售存在着正向反馈,同时出口的"本土市场效应"也仍然存在,并且前者的影响始终要小于后者。在采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不变。
关键词:
内销 出口 联立方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好雨
作为资本净输出国,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对外投资带动国内投资水平与产业发展是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在企业层面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对内投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1)在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对内投资水平的提高,但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不再对企业的对内投资产生影响;(2)水平类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垂直类投资与生产服务类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3)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提升企业出口额的方式实现;同时,投资目的国在具有税收水平低、融资便利、技术发达与政治清廉的特性时,对外投资对企业对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实证结果对如何创新投资方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对内投资 长短期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珊
以我国2008-2015年度应用过衍生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管理层特征(管理层权力和认知偏差)与企业衍生品投机行为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与快速增长组中,管理层权力与认知偏差均与企业衍生品投机行为显著正相关;在非快速增长组中,管理层权力的作用显著,而认知偏差不显著;在全样本与非快速增长组中,认知偏差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作用关系,而在快速增长组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相互加强,即互补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轩瑾 解峰 窦天芳
以清华大学12个工科院系的714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逆概率的加权处理估计方法,分析了商业化知识生产(学术专利申请)对学术知识生产(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结果发现:学术专利申请对学术论文发表存在替代效应,即学术专利申请会显著地负向影响SCI论文发表的质量和中文论文发表的数量,这种替代效应在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教师样本中是显著的,在非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教师样本中不显著;学术专利申请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替代效应还广泛存在于清华大学教师考核和晋升制度改革前(2000年以前)入校的清华大学教师样本中;对于制度改革后入校的教师来说,学术专利申请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存在互补效应。
关键词:
专利申请 论文发表 替代效应 互补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广众
本文在消费者最优消费选择欧拉方程基础上推出用以分析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模型。对全国、城镇以及农村样本的估计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本研究为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现象提供了解释,并指出其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启动城镇居民的居民消费。研究还证明了李嘉图等价命题在中国可以得到初步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李嘉图等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宏恩 焦永香 陈冉
"东盟+"与"中日韩+"都是重要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那么,从亚洲国家决策与权衡的角度看,两种模式之间究竟是替代性占主导还是互补性更有优势?对称性程度如何?在各个次区域的异质性又如何?文章在分析"东盟+"模式与"中日韩+"模式特征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构建联立Tobit模型检验两种模式的相互关系、对称性与异质性,并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东盟+"模式与"中日韩+"模式主要以相互促进的互补性关系为主导,但是,二者之间的互补程度并不对称。全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要大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而在东亚南亚子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则要小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中亚西亚子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要大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另外,要素禀赋、距离以及发展程度对一国是否选择两种模式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斯玥 刘力一 温权
本文以2003~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样本,本文从政府监管与债券信用评级信息含量的关系出发,分别从政府对发债企业的监管程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干预程度和对债券本身的隐性担保三个方面,对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对发债企业严格的审批监管,规范了企业在债券发行过程中的行为,使得企业向债券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了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干预程度的增加能够使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防范评级机构恶性竞争、迎合客户。同时,拥有外资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债券信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培育壮大内向型的国内价值链(NVC)是否意味着逐步淡化发展外向型的全球价值链(GVC)?明晰这两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影响机制是回答该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理论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GVC未被破坏时,NVC的构建发展是对GVC的互补。进一步地,当考虑到GVC受到破坏这一动态情形时,NVC的构建发展将对GVC产生替代作用。通过发展NVC,在强化国内不同行业的GVC参与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使国家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上述发现为认识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西川 杨奇明 陈立辉
基于2013年浙江省987尸农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四元probit模型在同时控制住农户信贷需求及另一个部门信贷供给影响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农户信贷市场中正规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存在互补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贷款对象为富裕群体时更加明显。(2)互补关系具体体现在农户同时参与正规与非正规两个信贷部门,两个部门同时提供生产性贷款与消费性贷款以及共同支持某一借款者。(3)两个部门实现互补的内在原因是它们各具比较优势,且能够策略性地利用对方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来制定贷款决策。上述发现为认识农户信贷市场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农村信贷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阳佳余 杨蓓蕾
普遍认为商业信贷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为企业融资提供替代性方案。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9年面板数据,研究企业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的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商业信贷与银行信贷存在替代关系,但这一效应因银行信贷期限结构、企业所处供应链地位存在差异。内源资金丰厚、流动比率高、财务成本高的企业较少使用商业信贷,而有形资产占比高、存货比率高的企业则更依赖商业信贷。分类研究发现,对于成立年限短的企业和资产规模大的企业而言,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更强。
关键词:
商业信贷 银行信贷 替代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坤在 许恒周 迟旭
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分别作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代理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农地的转出行为。从制度理论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二者在农地转出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分析了二者存在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规模对农地转出的相互作用不显著,而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强度均能显著提高农地转出概率,并且二者在总体上出现功能重叠,即对农地转出的影响呈现替代效应。但是随着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农地确权与宗族网络强度分别发挥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功能,其替代效应逐渐不显著,且呈现互补效应趋势。农地确权与宗族网络的交互项对农地转出对象和农地转出租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宗族网络显著提高了农地转向村外人的概率。从制度运行视角出发,引导减弱宗族网络对农地交易的干预和增强其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对进一步释放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推动农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亟须进一步探索非正式制度对农地市场化交易的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祯 李健 曾德明
新产品对企业的商业成功至关重要,而作为企业知识基础的重要结构特征,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得到学者的一致认可,但缺乏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直接影响的研究,缺乏从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分析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边界条件。基于知识重组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的视角,以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理论模型。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574家车辆生产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检验相应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替代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2)技术多元化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对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的倒U形关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弱的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从知识元素的关系属性层面丰富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前因变量的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知识元素关系属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理论贡献。在实践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合理地配置知识元素,并根据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调整新产品开发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坤在 许恒周 迟旭
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分别作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代理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农地的转出行为。从制度理论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二者在农地转出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分析了二者存在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规模对农地转出的相互作用不显著,而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强度均能显著提高农地转出概率,并且二者在总体上出现功能重叠,即对农地转出的影响呈现替代效应。但是随着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农地确权与宗族网络强度分别发挥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功能,其替代效应逐渐不显著,且呈现互补效应趋势。农地确权与宗族网络的交互项对农地转出对象和农地转出租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宗族网络显著提高了农地转向村外人的概率。从制度运行视角出发,引导减弱宗族网络对农地交易的干预和增强其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对进一步释放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推动农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亟须进一步探索非正式制度对农地市场化交易的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度”与“人”是互补还是替代?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领导支持对员工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影响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互补还是替代: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替代还是互补”?——基于协同度理论模型的研究
社会资本、法律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
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对被替代者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长期导向对企业使用合同抑制渠道投机的影响
外部审计和现金股利的公司治理角色:替代抑或互补
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
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与经济增长:替代还是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