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2)
- 2023(9053)
- 2022(7949)
- 2021(7434)
- 2020(6450)
- 2019(14676)
- 2018(14748)
- 2017(28450)
- 2016(15745)
- 2015(17764)
- 2014(17611)
- 2013(17165)
- 2012(15858)
- 2011(14500)
- 2010(14697)
- 2009(13889)
- 2008(13920)
- 2007(12916)
- 2006(11116)
- 2005(9964)
- 学科
- 济(63425)
- 经济(63366)
- 管理(45117)
- 业(45107)
- 企(36612)
- 企业(36612)
- 方法(28745)
- 数学(24882)
- 数学方法(24614)
- 农(19447)
- 财(16792)
- 中国(16228)
- 业经(13728)
- 贸(13676)
- 贸易(13672)
- 地方(13316)
- 易(13291)
- 学(13066)
- 农业(12931)
- 制(12686)
- 务(10329)
- 和(10313)
- 财务(10295)
- 财务管理(10263)
- 理论(10072)
- 银(9933)
- 银行(9903)
- 企业财务(9600)
- 行(9387)
- 技术(9199)
- 机构
- 学院(225017)
- 大学(222923)
- 济(90135)
- 经济(88090)
- 管理(85301)
- 研究(74853)
- 理学(73339)
- 理学院(72492)
- 管理学(71114)
- 管理学院(70693)
- 中国(55962)
- 京(46564)
- 科学(46489)
- 财(41145)
- 农(39919)
- 所(38879)
- 研究所(35173)
- 江(34942)
- 中心(34566)
- 业大(33821)
- 财经(32626)
- 农业(31672)
- 范(30001)
- 师范(29685)
- 经(29388)
- 北京(29020)
- 州(27991)
- 经济学(26965)
- 院(26569)
- 技术(25035)
- 基金
- 项目(144996)
- 科学(113110)
- 研究(106436)
- 基金(103336)
- 家(89620)
- 国家(88871)
- 科学基金(75476)
- 社会(65790)
- 社会科(62242)
- 社会科学(62220)
- 省(58042)
- 基金项目(54728)
- 教育(50252)
- 自然(48869)
- 划(48693)
- 自然科(47740)
- 自然科学(47726)
- 自然科学基金(46865)
- 编号(45427)
- 资助(42291)
- 成果(37050)
- 重点(32975)
- 部(31984)
- 发(31944)
- 课题(31197)
- 创(30263)
- 创新(28177)
- 科研(28033)
- 项目编号(27603)
- 教育部(27365)
- 期刊
- 济(103231)
- 经济(103231)
- 研究(63554)
- 中国(42808)
- 农(37173)
- 学报(35093)
- 财(33167)
- 科学(32354)
- 管理(30620)
- 大学(25965)
- 教育(25398)
- 农业(24936)
- 学学(24409)
- 技术(19958)
- 融(19380)
- 金融(19380)
- 业经(18613)
- 经济研究(16478)
- 财经(15971)
- 经(13696)
- 业(13529)
- 问题(13479)
- 贸(11970)
- 商业(11709)
- 技术经济(11661)
- 图书(11566)
- 版(11452)
- 理论(10467)
- 现代(10271)
- 国际(10255)
共检索到333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彩云
伴随着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上台,美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其核心内容是加速战略东移。促成新战略成形的原因有政治上维护霸权的需要、经济上亚太迅速发展的吸引力、安全上军力收缩与维持影响力需要平衡以及意识形态上不变的推行民主的目标。但是,由于复杂形势的限制,新战略的实施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美国 奥巴马政府 亚太 战略东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琳
21世纪初亚洲地位的迅速提升正在引起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目标,是要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里,"保持和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能力,改善安全,扩大繁荣,促进美国的价值观"。为此,美国将以"前沿部署外交"为开端,按照"六条关键性的行动路线"向前推进:增强美国的双边安全同盟;深化美国与新兴大国的关系;发展与区域性多边机构的接触;扩大贸易和投资;打造基础广泛的军事存在;增进民主和人权。这表明,"现实的理想主义"构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战略理念。
关键词:
美国 奥巴马政府 亚太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绮霞 肖珣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增强并逐步在亚太地区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为制约中国实力的崛起,实施了包括"重返亚太"、"亚太战略再平衡"等内涵的亚太战略调整,意图在亚太地区重新塑造其领导下的新秩序,而美日关系成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上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时代背景、布局和内涵、实施途径,重点分析了在亚太战略调整视野下美日关系的战略博弈,即美日同盟所进行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以及所面临的困扰因素,并就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舒隽 黄海
虽然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要到2009年9月份才出台,但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判断、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已经悄然转型。为了在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继续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最终实现"反恐"与"争霸"相结合的战略目标,新一届美国政府基于克服经济危机、处理战争残局和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的战略判断,开始从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向"理性收缩"和"接触战略"调整,收敛扩张锋芒,注重现实主义、多边主义,软实力制胜和"预防性遏制"的战略手段。但美国固有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的局限,使得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型仍是一种时刻矛盾、摇摆不定的失衡调整。
关键词:
平衡 失衡 奥巴马政府 国家安全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宁 黄凤志
奥巴马政府执政五年来,其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因一系列内在矛盾与缺隐而深陷"欲求交易而不成,维系现状而不得"的困境之中。奥巴马政府将朝鲜实质性"弃核"作为美朝对话的唯一前提的做法在原则上延续了前两任政府对朝"总体交易"的思路,但美国将"弃核"门槛的高悬与外交姿态上的强硬又几乎断绝了这种"交易"当前达成的可能。对朝军事态势上由"延伸威慑"向"针对性威慑"的步步演进表面上旨在阻遏朝鲜军事挑衅与核武开发对其地区盟国的威胁,但恰恰是美国这种强势且压迫性的军事姿态使得朝鲜时刻感到芒刺在背,在极度的不安全感中坚定其"拥核自保"战线。在奥巴马政府大力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朝核与半岛问题既是美国的安全挑战——拥核的朝鲜的确对美东北亚前沿军事部署构成重大威胁;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战略机遇——以朝核问题为抓手,美国巩固同盟、调整部署、强化存在等一系列举措都得到了口实与助力。出于上述考虑,奥巴马政府对朝的"战略忍耐"实质上没有给出明确地对朝战略指向与长远的战略规划,而是在"总体交易"的传统战略思路与刻意"淡化"问题、"固化"矛盾、对之或"推卸责任",或"因势利导"的机会主义短期路线两者间采取了平衡兼顾、相机而动的实用主义做法。从效果上看,上述做法在强化对朝施压力度、配合助推"再平衡"战略等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却事实上放任了朝鲜拥核的步伐,恶化了危机的前景,增加了未来解决问题的难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莹
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战略是其重振美国经济的切入点,其核心要点在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和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我国获得稳定的石油来源,有利于中美可再生能源的合作,同时对中国的碳排放安全产生巨大压力。
关键词:
奥巴马 新能源战略 能源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名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在国会发表首次演讲时,呼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重申将在3年内使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产量翻一番。奥巴马说,要想使美国的经济真正转型、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使地球免遭气候变化之苦,生产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凌胜利
基于全球霸权护持的需要,美国对亚太地区日益重视。纵观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美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更加关注,显著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亚太优先"。自奥巴马政府伊始,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愈加明显,特朗普政府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在战略环境评估方面注意亚太地区的战略价值提升、地区权力格局变动、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地区合作与地区秩序调整等因素;在战略利益方面关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在战略资源方面关注美国自身实力、盟国与伙伴、地区制度影响力和美国的权威;在战略实施方面采取了增加战略投入、强化联盟关系等手段。不过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也面临诸多限制,能否实现战略平衡至关重要。基于亚太主导权维护,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的趋势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会更加激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晶莹
美国奥巴马政府摒弃了小布什时期"单边主义"的傲慢和蛮干,其外交政策奉行"新现实主义",力求以对话和协商的姿态解决国际争端、消弭外交裂痕,以赢取多方合作,共同击退国际经济、金融、安全危机,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独尊的领导地位。在中美战略盟友关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不会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发生正面冲撞,但出于美国传统利益以及制衡中国的考虑,奥巴马政府会始终保留着掣肘中国的潜在手段。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新现实主义” 台海政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振林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统计资料,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长,从1985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989年的1320亿美元。1985~1989年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绝对量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格局是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对向流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十分有限,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资金匮乏的严峻局面。进入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更加扩大。此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出现了地区高度集中的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侯典芹
东北亚处在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战略,加大实施战略东移,应对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美国这次战略东移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美国尤其会通过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以及在两国的驻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同时积极参与东亚、东北亚的经济贸易活动,以实现经济复苏,并进而主导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历史积怨、领土领海争端,再加上冷战遗留问题仍未消除,以及地区主导权之争、朝核危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使该地区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势必给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美国战略东移 东北亚 地缘政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国胜
由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提出并在就任总统后全面推进的美国新能源战略,不仅有望对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格局和方向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完全有可能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我国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新能源产业已被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推进。密切关注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动向,深入分析美国新能源战略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华 朗晓龙 于晓燕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逐步由以加强与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合作为中心转而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形成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亚太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是在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及美国全球战略相应变化的背景下,由多种原因促成的。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房广顺 马强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做了重要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输出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注重推广"民主"、"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在载体与手段上采取政府机构直接推动、协调和资助政府间组织或相关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借助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围绕互联网自由开展工作、有关国家公开施压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意识形态输出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既要保持高度警惕,又要积极应对,做到不畏惧、不回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战后,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从60年代民间组织机构提出的关于太平洋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诸多建议,到70年代官方抛出的“环太平洋联合设想”,再到80年代炮制的“东亚经济圈”和“局部经济圈”构想,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日趋具体化,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在90年代,日本将侧重与东亚各国和地区开展贸易、投资、金融“三位一体”的经济合作,努力培植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促进“雁行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