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6)
2023(4883)
2022(3953)
2021(3627)
2020(3034)
2019(6894)
2018(6499)
2017(12781)
2016(6354)
2015(7133)
2014(6834)
2013(6731)
2012(6274)
2011(5596)
2010(6008)
2009(5905)
2008(4732)
2007(4316)
2006(3875)
2005(3693)
作者
(17119)
(13949)
(13564)
(13063)
(8752)
(6586)
(6406)
(5434)
(5268)
(4795)
(4654)
(4652)
(4446)
(4421)
(4286)
(4235)
(4189)
(4105)
(3955)
(3683)
(3457)
(3422)
(3302)
(3194)
(3192)
(3146)
(3130)
(3018)
(2835)
(2818)
学科
(25759)
金融(25759)
(24042)
经济(24008)
(23086)
银行(23073)
(22494)
(21335)
管理(20733)
(19403)
企业(19403)
中国(14728)
(11384)
中国金融(10951)
(9621)
(8271)
方法(7770)
业经(7435)
(7345)
财务(7331)
财务管理(7313)
企业财务(7103)
地方(6917)
(6555)
数学(6191)
数学方法(6147)
体制(5899)
制度(5575)
(5575)
理论(5075)
机构
学院(82783)
大学(82176)
(35715)
经济(34833)
管理(32154)
中国(30331)
研究(27283)
理学(26870)
理学院(26654)
管理学(26381)
管理学院(26235)
(19937)
(16853)
(16478)
银行(16148)
中心(15849)
财经(15461)
(15114)
(15082)
金融(14822)
(14102)
科学(13868)
人民(13224)
(12790)
(12758)
(12699)
国人(12046)
中国人(11990)
中国人民(11887)
财经大学(11879)
基金
项目(53740)
科学(42772)
研究(41312)
基金(39702)
(33822)
国家(33534)
科学基金(29260)
社会(26808)
社会科(25544)
社会科学(25540)
(20991)
基金项目(20974)
教育(18461)
自然(17965)
自然科(17586)
自然科学(17582)
自然科学基金(17297)
(17247)
编号(16757)
资助(15895)
成果(14265)
重点(12353)
(12178)
(12175)
(11746)
(11639)
课题(11499)
(11437)
创新(11390)
国家社会(11345)
期刊
(38651)
经济(38651)
(28884)
金融(28884)
研究(26154)
中国(18813)
(16064)
管理(12532)
(12284)
学报(10737)
科学(9989)
大学(8684)
学学(8324)
财经(7917)
农业(7031)
教育(6959)
(6714)
技术(6140)
业经(5907)
经济研究(5715)
国际(5268)
中国金融(5220)
理论(5110)
问题(4667)
实践(4630)
(4630)
财会(4457)
(4199)
农村(4037)
(4037)
共检索到13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飞  
合作金融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而我国合作金融呈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的特点,分为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等组织形态,这是合作金融特殊生成路径的制度反映。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分层多元的监管框架,发挥银监会对正规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优势,同时明确地方政府金融办的监管职责,而农业主管部门和供销合作社主管部门则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监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IMF课题组  李丽丽  
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转变金融服务场景,为消费者、服务提供商以及监管者带来机遇与挑战。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速度、向社会大众的渗透速度大大加快了。从银行卡到ATM,从电话银行到手机银行APP,技术驱动形成金融产品的推广周期越来越短,新型产品大规模覆盖用户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广度与深度需要以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回顾此轮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评估了其对金融服务业的系列影响,重点考察了金融科技对跨境支付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可信任的、安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文斌  
金融审计不仅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也是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目前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保证或激励金融企业获得效益。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加强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沟通,促进金融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将会有效地椌制我国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IMF课题组  李丽丽  
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转变金融服务场景,为消费者、服务提供商以及监管者带来机遇与挑战。金融与科技的融合速度、向社会大众的渗透速度大大加快了。从银行卡到ATM,从电话银行到手机银行APP,技术驱动形成金融产品的推广周期越来越短,新型产品大规模覆盖用户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广度与深度需要以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回顾此轮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评估了其对金融服务业的系列影响,重点考察了金融科技对跨境支付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可信任的、安全与隐私的金融解决方案。本刊编译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此份报告,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进步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雍冀慧  李国栋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作为金融危机后全球首例将行为监管职责明确赋予专门机构的尝试,率先发展出一套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行为监管方法论体系。文章在简要梳理FCA行为监管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对FSA时期所推行的ARROW监管框架进行了介绍,通过两者对比分析,揭示了FCA行为监管的主要特点和独特之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维伦  李笑然  
全球金融监管框架:概述世界性金融框架的建立始于1920年代后期。典型的有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随后又出现了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CGF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以及G6(现在的G7)。20世纪80到90年代,尤其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维伦  李笑然  
全球金融监管框架:概述世界性金融框架的建立始于1920年代后期。典型的有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随后又出现了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CGF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以及G6(现在的G7)。20世纪80到90年代,尤其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德忠  
构造二级分行金融监管框架的管见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分行肖德忠金融监管,就其内容来讲,包括金融行政监管和金融业务监管两个方面。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撤并、升格、降格、更名、迁址、法人资格审查、证章牌照管理、业务范围界定、资本金的审验等属于金融行政监管的范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刚  吴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