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6)
- 2023(19601)
- 2022(16829)
- 2021(15870)
- 2020(13318)
- 2019(30696)
- 2018(30793)
- 2017(58593)
- 2016(31776)
- 2015(35905)
- 2014(35791)
- 2013(35250)
- 2012(32476)
- 2011(29570)
- 2010(30224)
- 2009(28434)
- 2008(27688)
- 2007(24912)
- 2006(22087)
- 2005(19703)
- 学科
- 济(129759)
- 经济(129615)
- 业(94652)
- 管理(89198)
- 企(73408)
- 企业(73408)
- 方法(55398)
- 农(52860)
- 数学(47429)
- 数学方法(46905)
- 中国(38714)
- 农业(35068)
- 财(33698)
- 业经(33333)
- 融(30035)
- 金融(30029)
- 银(29801)
- 制(29759)
- 银行(29739)
- 行(28590)
- 地方(28077)
- 学(27922)
- 技术(23491)
- 贸(23084)
- 贸易(23066)
- 理论(22867)
- 易(22345)
- 务(20467)
- 财务(20395)
- 财务管理(20343)
- 机构
- 学院(450162)
- 大学(449811)
- 济(182123)
- 经济(178016)
- 管理(174887)
- 研究(152727)
- 理学(150453)
- 理学院(148788)
- 管理学(146342)
- 管理学院(145518)
- 中国(120567)
- 京(95642)
- 科学(93957)
- 农(86524)
- 财(84963)
- 所(77589)
- 中心(71460)
- 研究所(70300)
- 业大(69994)
- 江(68476)
- 农业(66726)
- 财经(66547)
- 北京(60602)
- 范(60465)
- 经(60419)
- 师范(59924)
- 州(55273)
- 经济学(54342)
- 院(54219)
- 财经大学(49139)
- 基金
- 项目(297612)
- 科学(233007)
- 研究(220975)
- 基金(213297)
- 家(184907)
- 国家(183234)
- 科学基金(156762)
- 社会(138290)
- 社会科(130564)
- 社会科学(130525)
- 省(118145)
- 基金项目(113478)
- 教育(101444)
- 自然(99986)
- 划(98025)
- 自然科(97592)
- 自然科学(97567)
- 自然科学基金(95835)
- 编号(92119)
- 资助(86292)
- 成果(75885)
- 重点(66713)
- 部(65545)
- 发(64400)
- 创(64158)
- 课题(63464)
- 创新(59434)
- 科研(56292)
- 国家社会(56082)
- 教育部(55973)
- 期刊
- 济(206886)
- 经济(206886)
- 研究(135350)
- 中国(94326)
- 农(84579)
- 学报(71928)
- 科学(65868)
- 财(65199)
- 管理(61748)
- 农业(56688)
- 教育(55162)
- 大学(54866)
- 融(53097)
- 金融(53097)
- 学学(51459)
- 技术(39238)
- 业经(36822)
- 财经(32571)
- 经济研究(30981)
- 业(28403)
- 经(27838)
- 问题(27384)
- 版(23106)
- 技术经济(22504)
- 图书(22248)
- 科技(22146)
- 理论(22128)
- 现代(20306)
- 实践(20135)
- 践(20135)
共检索到681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熊海斌 谢元态 田丽娜
论文首先从学理逻辑上设定分析框架,明确合作金融的社会、政治与经济三大功能内涵,论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与改革的本质坚守;然后剖析农信社全面商业化改革实践与经典合作理论、农村金融特殊经营原则、"三农"服务宗旨的三大矛盾冲突;接着讨论新时期合作金融融入农民合作社三种模式的改革实践创新;最后指出今后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忠富
我国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几年来的改革 ,取得了成绩 ,但仍然存在未能构建彻底的股权结构、健全权责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改革制度成本、政策成本和实施成本等方面的分析 ,证明按照现行改革方案 ,难以达到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初衷。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 ,通过不同的组织制度和产权制度的创新 ,建立明确的产权约束和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成本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励敏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自2003年启动专项改革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几十年来农信社官办化严重、历史包袱重和缺乏群众参与基础等问题,现有农信社机制不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从我们所调查的湖南浏阳市农村合作银行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农村信用合作社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创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鄢小兵
本文从目前我国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出发,从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对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治理机制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贺力平 徐忠 张磊
历史债务包袱沉重 ,产权不清 ,受地方政府控制过严 ,道德风险较大等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改革进程中遇到诸多的“两难选择”。作者认为 ,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必须遵循三条原则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信用合作社 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家富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发展水平缓慢。针对农村信用社当前存在的问题,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坚持不懈地搞好合作制改造工作,进一步强化支农服务,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信用社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经营 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明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构建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的改革进展与趋势在产权制度安排、管理体制与组织机制设计、利益分享等方面存在一系列认识和实际运作误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模式有背离服务"三农"的倾向,中央与地方政府双层管理可能面临地方财政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省级信用合作联合会不宜代行政府管理职能,农信社分红水平过高导致管理层与一般社员的角色冲突。农村合作金融有其内在优势,农村金融业风险未必大于城市和工业领域,在农信社机构改革中要坚持"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并重,促进内生化合作金融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启文 吴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良
通过对信用社发展历史的回顾 ,分析我国信用合作制度的缺陷。因为我国信用合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导致合作制度原则丧失。又因为产权不明晰 ,丧失了信用合作社作为企业制度应具有的本质特征。针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提出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途径 :发达地区的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 ;欠发达地区的信用社改组为民营银行 ;落后地区的信用社并入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并发育新的信用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本文基于 2 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进程和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合作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行业管理体制、业务多目标冲突、历史包袱、破产约束失灵与道德风险、政府行为等八个方面入手 ,综论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 ,产权改革是关键性的 ;第二 ,农村金融建设必须坚持多样化 ,兼顾竞争和盈利 ;第三 ,规模经济是农村信用社应追求的首要经营目标 ;第四 ,要结合体制改革解决“历史包袱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晓东
随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充分地暴露出来,其中,产权关系的扭曲已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基础的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始终未能建立,从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产权制度入手,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合作金融 信用社 产权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世友
我国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要以"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为目标,要结合地方政府职能转换要求和三农特点,遵循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原则进行。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公司治理 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洪波
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选择何种改革方案,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深化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必须重新评估我国现行的农村信用合作体制。近年来伴随农村经济变革,信用社进行了诸多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跳出是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这一格局。因此,现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已不再是原则意义上的信用合作社,只保留了信用合作的“外壳”,实际上已变成了农村的金融企业,与农业银行并无更多的本质区别。如果说其在业务经营上起到了一定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达年 楼文龙 周才康 吴吟秋
论我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与改革戴达年,楼文龙,周才康,吴吟秋一、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省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相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1995年6月底,全省共有农村信用合作机构5359个,工作人员35692人,所有者权益43.45亿元,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治文
文章认为,近年来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着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规范,偏离合作制原则、为农服务不到位,信贷资产质量差、结构单一,金融风险较集中等诸多障碍因素;同时又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是:(1)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认真规范;(2)坚持办社宗旨,为“三农”提供有效信贷投入;(3)采取把好贷款风险源头关,完善贷款抵押、质押、担保制度等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信用社金融风险;(4)加大政策扶持,壮大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