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2)
- 2023(12809)
- 2022(10463)
- 2021(9827)
- 2020(8035)
- 2019(18252)
- 2018(17606)
- 2017(33664)
- 2016(17812)
- 2015(20144)
- 2014(19660)
- 2013(19580)
- 2012(18191)
- 2011(16546)
- 2010(16868)
- 2009(16175)
- 2008(15182)
- 2007(13666)
- 2006(12336)
- 2005(11457)
- 学科
- 济(79291)
- 经济(79184)
- 业(59491)
- 农(50291)
- 管理(49306)
- 企(37054)
- 企业(37054)
- 农业(33515)
- 中国(30156)
- 方法(27552)
- 融(27384)
- 金融(27382)
- 银(25765)
- 银行(25755)
- 数学(25061)
- 行(25000)
- 数学方法(24881)
- 制(23276)
- 业经(23151)
- 财(21684)
- 贸(16590)
- 贸易(16574)
- 地方(16450)
- 易(16318)
- 体(16079)
- 发(13417)
- 农业经济(12606)
- 务(12456)
- 财务(12425)
- 财务管理(12398)
- 机构
- 学院(253581)
- 大学(250501)
- 济(120991)
- 经济(118899)
- 管理(95839)
- 研究(91528)
- 理学(82017)
- 理学院(81215)
- 管理学(80233)
- 管理学院(79777)
- 中国(79385)
- 农(55868)
- 财(55345)
- 京(51999)
- 科学(48673)
- 所(44616)
- 中心(43972)
- 财经(43055)
- 农业(42212)
- 研究所(39904)
- 经(39394)
- 经济学(38488)
- 业大(38446)
- 江(37282)
- 经济学院(34672)
- 北京(32961)
- 院(31974)
- 财经大学(31788)
- 范(30454)
- 师范(30204)
- 基金
- 项目(165222)
- 科学(132264)
- 研究(126993)
- 基金(123356)
- 家(106314)
- 国家(105364)
- 科学基金(90474)
- 社会(85844)
- 社会科(81307)
- 社会科学(81292)
- 基金项目(64359)
- 省(62270)
- 教育(55883)
- 自然(53450)
- 自然科(52230)
- 自然科学(52219)
- 划(51634)
- 自然科学基金(51340)
- 编号(50734)
- 资助(49427)
- 成果(41631)
- 部(39062)
- 制(37982)
- 国家社会(37388)
- 发(37267)
- 重点(37146)
- 创(34862)
- 课题(34821)
- 教育部(33932)
- 性(33822)
- 期刊
- 济(138767)
- 经济(138767)
- 研究(80127)
- 农(61199)
- 中国(57344)
- 融(42691)
- 金融(42691)
- 财(41510)
- 农业(41159)
- 科学(35707)
- 学报(35235)
- 管理(32816)
- 大学(29204)
- 学学(27972)
- 业经(26084)
- 财经(22040)
- 教育(21505)
- 经济研究(20715)
- 技术(19950)
- 业(19238)
- 问题(19233)
- 经(18963)
- 世界(17000)
- 农村(15839)
- 村(15839)
- 农业经济(15115)
- 贸(15095)
- 国际(14274)
- 版(13487)
- 经济问题(13155)
共检索到40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春华 王日旭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及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特别是在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淡出农村市场的情况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巨大需求。
关键词:
农村 合作金融 制度需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瑜
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9-2010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指标检验了相关测度指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尚未达到能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程度,未来应当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调节作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应通过制度变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交易成本 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官兵
本文以制度范式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变迁。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其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其中国家的角色非常重要。农户阶层对金融资源支配权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未来变迁的效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制度范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泽仁 孙从海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有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集中化趋势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难题,构建分散决策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许是局限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多元化 均衡分析 制度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官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颜敏
"中国农村派"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一支在中国经济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农村经济学研究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中国农村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合作金融的思想。主张建立工农民主专政主权,有计划、按比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等,对促进合作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淑云 任雪娇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历经萌芽与生成—发展与繁荣—衰落与调适—重建与复兴—整合与合并五大发展阶段,跨越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城乡一体化转型期,嵌入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固化、解冻和一体化加速转型的体制变迁中,其改革变迁经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多元探索与制度变迁失效—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主体从基层自发探索到顶层政策设计,参保主体从农民社员到全体农村居民,筹资分担从社区互助共济到社会统筹分担,保障内容从初级保健向基本医疗保障升级,建制形式从自治章程到社会政策再到法制,制度结构从残缺到完善,治理方式从基层社区自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法治化、社会化治理。展望未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性制度,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与城镇医保全面整合和统一,并加速全民医保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改革 制度变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60多年来农村金融制度演化历程,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变迁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始终是中国过去农村金融制度演化的诱因。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应当始终围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明晰财政金融在"三农"发展中的职能,发挥好财政金融协调配合作用。同时,既需注重体制整体层面的改革,更应注重微观治理机制的改良;既需注重激励农村外生金融深化发展,更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内生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演化逻辑 改革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谷慎
本文旨在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层面来研究加入WTO以后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文章以莫顿与博迪的金融功能理论为立论基础 ,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实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金融应发挥的五大功能 ,再进一步结合金融功能对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 ,并按照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得出了必须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结论。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具体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伶俐 周灿 王定祥
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农村扶贫金融制度,不仅能够规范金融扶贫的责任、义务和方向,而且能够实现金融公平基础上增进金融扶贫效率,有利于形成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这对于当前我国推进精准扶贫战略意义重大。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沿革阶段及其扶贫逻辑、总体特征,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沿革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扶贫金融组织、扶贫金融资源开发、扶贫金融产品交易、扶贫金融风险分担、扶贫金融调控、扶贫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改革创新的未来趋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家智 冉光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兰日旭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是在政府主导下渐进式推进的,演化过程明显具有其它经济制度"倒逼"的特性。"倒逼"的特征,虽然保证了中央工业化、地方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目标的渐趋实现,确保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却延缓了农村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增加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本。在今后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中,我们要逐步由政府主导为主转向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驱动机制,以克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不足,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治理的机制。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 农村金融制度 演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赵倩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制度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作用大于人均农业贷款,但是人均财政支农表现为抑制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提高。最后,本文提出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安排金融制度,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明晰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效率 空间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