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7)
- 2023(10593)
- 2022(9484)
- 2021(8987)
- 2020(7471)
- 2019(17433)
- 2018(17453)
- 2017(34003)
- 2016(18622)
- 2015(20697)
- 2014(20772)
- 2013(20624)
- 2012(18861)
- 2011(16935)
- 2010(16688)
- 2009(14954)
- 2008(14373)
- 2007(12372)
- 2006(10458)
- 2005(8959)
- 学科
- 济(71301)
- 经济(71224)
- 管理(51600)
- 业(49804)
- 企(41644)
- 企业(41644)
- 方法(34128)
- 数学(29550)
- 数学方法(29196)
- 农(18544)
- 学(17299)
- 中国(17221)
- 财(17159)
- 业经(15305)
- 地方(14263)
- 农业(12438)
- 理论(12319)
- 制(12305)
- 贸(12076)
- 贸易(12070)
- 技术(12059)
- 和(11977)
- 易(11686)
- 务(11518)
- 财务(11459)
- 财务管理(11441)
- 企业财务(10911)
- 环境(10698)
- 银(10130)
- 银行(10082)
- 机构
- 大学(259473)
- 学院(257368)
- 管理(104229)
- 济(96815)
- 经济(94563)
- 理学(91466)
- 理学院(90444)
- 管理学(88821)
- 管理学院(88369)
- 研究(86025)
- 中国(60662)
- 科学(56434)
- 京(55074)
- 农(45256)
- 所(43605)
- 财(42850)
- 业大(42089)
- 研究所(40369)
- 中心(38331)
- 江(35809)
- 农业(35665)
- 财经(35322)
- 北京(34343)
- 范(34062)
- 师范(33718)
- 经(32228)
- 院(31463)
- 州(29750)
- 技术(27924)
- 经济学(27805)
- 基金
- 项目(185517)
- 科学(144999)
- 基金(134420)
- 研究(133255)
- 家(118314)
- 国家(117348)
- 科学基金(100146)
- 社会(81763)
- 社会科(77389)
- 社会科学(77369)
- 省(72757)
- 基金项目(72429)
- 自然(67386)
- 自然科(65814)
- 自然科学(65796)
- 自然科学基金(64598)
- 划(61657)
- 教育(60841)
- 资助(55313)
- 编号(54312)
- 成果(43798)
- 重点(41180)
- 部(40510)
- 发(38802)
- 创(38652)
- 课题(36893)
- 创新(36006)
- 科研(35816)
- 计划(34373)
- 教育部(34349)
- 期刊
- 济(100866)
- 经济(100866)
- 研究(71810)
- 学报(45446)
- 中国(44728)
- 农(41003)
- 科学(40577)
- 管理(36226)
- 大学(33495)
- 学学(31523)
- 财(30826)
- 农业(28908)
- 教育(28847)
- 技术(21360)
- 融(18991)
- 金融(18991)
- 业经(16873)
- 财经(16348)
- 经济研究(15567)
- 图书(15473)
- 业(14486)
- 经(13767)
- 科技(13732)
- 问题(13177)
- 理论(13066)
- 版(12551)
- 实践(12267)
- 践(12267)
- 业大(12038)
- 技术经济(11792)
共检索到358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生国 刘丽霞 郑王山 权金强 汪文强 郭永博 李永青 焦婷 蔡原
测定并分析了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3个引入猪种及合作藏猪共178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环(mt DNA D-loop)高变区核苷酸序列,研究引入猪种对合作藏猪遗传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作藏猪核苷酸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系数均低于杜洛克猪和大白猪,仅高于长白猪,而其单倍型多样度高于3个引入猪种.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合作藏猪仅分布在亚洲单倍类,杜洛克猪和大白猪同时具有亚洲和欧洲两个单倍类,欧洲起源猪种没有入侵到合作藏猪母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亚妮 张恩平 吴迪 张涛 李相运 任战军 耿社民
采用5个微卫星引物对2个藏猪类群(合作猪和迪庆猪)及参照群体成华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5个微卫星引物均具有多态性,3个猪种在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8个;合作猪、迪庆猪和成华猪在5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104,3.0696和3.1250,位点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713,0.6405和0.519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402,0.5656和0.5798;遗传分化系数表明,2个藏猪类群间亲缘关系较近(GST=22.07%),二者与成华猪的关系较远(GST=22.46%,GST=31.11%)。
关键词:
藏猪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商鹏 郭新颖 张健 吴绿草 段梦琪 杨娜娜 赵雨农 李盼 强巴央宗
为研究西藏藏马种群的微卫星多态性,应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与藏马基因组酶切片段杂交,通过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捕获150~1 000 bp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连接到pEASY-T1载体中,构建藏马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结果表明:从2 380个转化子中随机挑取11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后,经筛选比对发现,从62个微卫星中筛选出39个在马属基因组卫星库中未被检测到的微卫星;成功设计了10对藏马微卫星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到3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其中有2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均大于0.5。因此,这3个微卫星标记可应用于藏马遗传多态性检测、种群遗传结构等方面研究,为藏马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辅助育种、群体遗传学分析、基因组结构分析以及分子进化研究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藏马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红梅 呼天明 王佺珍 张国云 宋江湖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嵩草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综合评价青藏高原嵩草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4对E+3/M+3引物对11份嵩草基因组DNA进行AFLP扩增。【结果】共得到164条清晰可辨条带,多态性条带154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3.96%,嵩草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30,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4012,表明嵩草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11个嵩草居群划分为5类。【结论】嵩草的11个自然居群存在丰富遗传多样性,嵩草居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与海拔之间没有相关性,嵩草居群的生境的异质性影响遗传分化。
关键词:
嵩草 遗传多样性 AFL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郑家奎 徐建第 蒋开锋 吴先军 汪旭东
【目的】研究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分布于12条水稻染色体上的60个SSR引物和22个水稻功能基因标记检测了32个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6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88个等位基因,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126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在2~6之间,平均为3.13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6~0.744,平均为0.467±0.175。32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1~0.96之间,平均为0.697。聚类分析将32个香稻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分为籼、粳两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分析比较吻合。【结论】SSR分子标记在香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鹏飞 尉东峰 刘亚令 宋美玲 张茹 雍鹏
为了探讨枣与酸枣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两者的亲缘关系,采用7对SSR引物,对16份枣品种(系)和17份酸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份枣样品共扩增出56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798~10.000,平均为6.95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984,期望杂合度(He)为0.837;17份酸枣样品扩增后共检测出7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有效数目(Ne)为3.273~11.840,平均为7.398,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105,期望杂合度(He)为0.843;枣和酸枣的遗传多样性都很丰富,酸枣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枣;Gen Al Ex分析得出,枣...
关键词:
枣 酸枣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跃钧 张媛 蒋燕锋 刘京晶
为揭示中药材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亲缘关系,建立了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分子标记(SCoT)方法 ,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和主坐标分析(PCo A)等方法对19份不同种源的黄精PolyGonATUM材料进行分析。从待选的29个引物中筛选出15个SCoT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总共得到500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33.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8个,多态性比率为99.6%,19个黄精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4 0~0.734 0。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黄精种质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CoT分子标记可以为黄精的分类及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中药黄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继英 郭建凤 赵德云 王诚 张印 王怀中 武英
【目的】利用mtDNA CytB基因为标记,从分子水平探讨12个猪种166个样本(8个山东省猪种,3个引进猪种和梅山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山东省猪种合理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各猪种样本mtDNA 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山东8个猪种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距离均较小,有共享单倍型。山东各猪种和梅山猪与大约克的遗传距离也较小,但与引进猪种杜洛克和长白的遗传距离较大。利用分子系统进化树和CytB基因4个SNP位点的分类方法将上述样本分为2个独立的支系,第一支以中国猪种为主,将除鲁烟白猪的一种单倍型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明霞 强巴央宗 李齐发 商鹏 谢庄
通过19对微卫星引物对西藏不同地区的藏鸡群体(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藏鸡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F-统计量和群体内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构建群体的聚类图,比较藏鸡不同地方鸡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试验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多态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个,藏鸡群体PIC值分布在0.223 2~0.823 1之间,H值在0.256 8~0.846 0之间,PIC和H平均值分别为0.615 1和0.694 3。在所检测的4个地方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杂合度。哈代-温伯平衡检测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大部分微卫星标记均...
关键词:
藏鸡 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梅 辛乃宏 Peter Bossier
对西藏拉果错卤虫线粒体12S-16S rDNA片段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两个样本ARC1347和ARC1348分别分析了40和31个个体。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卤虫单个休眠卵的线粒体12S-16S rDNA,选用能识别四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HpaⅡ、NdeⅡ、TaqⅠ和HaeⅢ对该基因片段进行RFLP分析。在两个样本中均各检测出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AAA为两个群体所共有,并均以该单倍型为主,它的个体数所占的百分比在两个群体(ARC1347和ARC1348)中分别为85.0%和83.9%。ARC1347号样本各单倍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350,ARC1348号样本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强巴央宗 商鹏 杨涛 刘志成 张浩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猪脂肪沉积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SSCP技术检测了藏猪HSL基因exon1G→A和exon8G→T突变位点多态性。结果显示,藏猪群体中2个位点均出现3种基因型,表现多态性,其中,exon1G→A位点等位基因A和G频率分别为62.50%和37.50%,exon8G→T位点等位基因A和B频率分别为77.68%和22.32%。与报道的其他猪种相比,藏猪HSL基因2个突变位点的基因分布均处于瘦肉型外种猪和脂肪性地方猪之间,表现出其与其他猪种的差异。
关键词:
藏猪 HSL基因 脂肪沉积 多样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业东 决肯·阿尼瓦什 帕娜尔·依都拉 李齐发 谢庄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巴什拜羊4个品系(红毛、白毛、黑毛和瘦肉型新品系)189个个体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在巴什拜羊10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11个;4个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91 4,平均杂合度为0.814 9,说明巴什拜羊4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绵羊群体的总近交系数为-0.178 2,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211 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23 7,说明4个绵羊群体间2.3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7.63%的遗传变异是由各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引起的;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嵬 张柱亭 类成平 董辉 钱海涛 丛斌
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对10个地理种群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68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14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种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462,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25~0.625范围之内。总群体的Fst为0.0812,Gst为0.0991,Nm为4.55,表明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着较为充分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占方差比率的91.53%。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及系统树显示,各种群中的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