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4)
- 2023(16228)
- 2022(13751)
- 2021(12664)
- 2020(10959)
- 2019(24941)
- 2018(24660)
- 2017(48008)
- 2016(25610)
- 2015(29086)
- 2014(29027)
- 2013(28735)
- 2012(26768)
- 2011(24381)
- 2010(24590)
- 2009(22847)
- 2008(22268)
- 2007(20102)
- 2006(17763)
- 2005(15803)
- 学科
- 济(131543)
- 经济(131425)
- 业(78970)
- 管理(74839)
- 企(57476)
- 企业(57476)
- 方法(54967)
- 农(49224)
- 数学(49071)
- 数学方法(48559)
- 农业(32524)
- 中国(28880)
- 业经(28374)
- 地方(27867)
- 财(27471)
- 学(23270)
- 制(21382)
- 贸(20679)
- 贸易(20670)
- 技术(20253)
- 易(19947)
- 环境(16900)
- 融(16612)
- 金融(16609)
- 银(16516)
- 银行(16475)
- 务(16472)
- 财务(16421)
- 财务管理(16377)
- 和(16012)
- 机构
- 学院(377567)
- 大学(373967)
- 济(168098)
- 经济(164962)
- 管理(149496)
- 理学(129583)
- 理学院(128311)
- 管理学(126220)
- 研究(125697)
- 管理学院(125523)
- 中国(96031)
- 京(76293)
- 科学(75153)
- 农(74232)
- 财(72058)
- 所(63236)
- 中心(60571)
- 业大(58433)
- 财经(58222)
- 江(57542)
- 农业(57276)
- 研究所(57180)
- 经(52945)
- 经济学(52027)
- 北京(46990)
- 经济学院(46892)
- 范(46831)
- 师范(46357)
- 州(44873)
- 院(43977)
- 基金
- 项目(252897)
- 科学(200752)
- 基金(185577)
- 研究(184616)
- 家(160748)
- 国家(159429)
- 科学基金(138231)
- 社会(120284)
- 社会科(113993)
- 社会科学(113962)
- 省(100460)
- 基金项目(98100)
- 自然(88428)
- 自然科(86453)
- 自然科学(86432)
- 自然科学基金(84890)
- 教育(84293)
- 划(82171)
- 资助(76209)
- 编号(74556)
- 成果(59216)
- 部(56869)
- 重点(56428)
- 发(55092)
- 创(52734)
- 国家社会(50417)
- 课题(50231)
- 创新(49396)
- 教育部(49008)
- 科研(48461)
- 期刊
- 济(188146)
- 经济(188146)
- 研究(107169)
- 农(73045)
- 中国(71070)
- 学报(56591)
- 财(55089)
- 科学(53350)
- 管理(52255)
- 农业(49400)
- 大学(43691)
- 学学(41622)
- 融(36782)
- 金融(36782)
- 技术(35766)
- 业经(33623)
- 教育(31809)
- 经济研究(29242)
- 财经(29155)
- 问题(25395)
- 经(25067)
- 业(24454)
- 技术经济(21491)
- 统计(21327)
- 世界(19791)
- 策(19143)
- 贸(18122)
- 版(18090)
- 理论(17668)
- 决策(17252)
共检索到559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剑 郑鹏 李崇光
基于2009年和2011年鄂赣两省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多元回归(MR)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农户技术需求,这种改善效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组织化红利逐渐被释放。为此,构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在科技服务方面的扶持与考评力度,能有效提升其对农户技术需求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技术需求 改善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科静 丁士军
本文利用来自湖北、江西两省的619个农户调研数据,对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费使用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失地农户如何使用征地补偿费是一种受自身能力和客观环境因素制约的理性决策,失地程度、所获征地补偿费数额、家庭收入、非农劳动力状况、社会资本、家庭特征等是影响失地农户征地补偿费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失地农户 征地补偿费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峰 张昆 王海涛
文章基于2015年皖苏两省498家养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具有显著的实现差异,其中技术培训、饲料服务、销售服务、兽药及防疫服务功能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将安全养殖态度的交互项引入模型后,结果显示,农户安全养殖态度具有显著的中介影响效应;养猪农户养殖规模、时间、收入比重对其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加强对农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安全生产行为 养猪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帅 颜廷武
秸秆离田利用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基于湖北、河南两省6县1 056份农户调查数据,探讨价值认知、信息素养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离田利用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价值认知、经济价值认知、生态价值认知、社会价值认知以及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运用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进一步地,价值认知各维度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生态价值认知、社会价值认知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经济价值认知;此外,信息获取、信息运用与信息素养均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据此,应将深化秸秆资源价值宣传、科技赋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设计作为后续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激发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赋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蒋文华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模型 ,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主要因素 ,然后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受到户主的文化水平、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和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行为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浙江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壮大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的投资,一个普遍的疑虑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很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性投资。为了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2全国大样本数据,从农户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成员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有显著负面影响,随着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的提升,农户会减少这一类投入。(2)与既有文献不同,本文并未发现外出务工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的农业机械投资。(3)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但外出务工对农业机械投资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差异。考虑内生性问题,使用替代变量以及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外出务工不利于流动性生产投资,而不影响农业机械投资的结论是可信的。上述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但具体影响还要考虑投资种类和区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璐瑶 颜廷武
[目的]研究揭示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方法]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湖北、河南2省177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分化水平下农户采纳意愿的差异性。[结果](1)社会信任、感知利益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社会信任主要通过感知利益间接作用于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其中介效应分为别为0.165和0.001;(3)从多群组分析结果来看,低水平分化和高垂直分化农户的社会信任对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更强烈。[结论]政府应构建农户高度信任的外部环境,提高农户多维度价值感知,针对不同分化水平的农户制定差异化宣传策略,以切实增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积极意愿,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桂涛 胡申 康凯丽 温亚利
通过2010年对北京市58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为教育水平、林地面积、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现在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等,且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完善林地林木的流转政策,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合作组织的服务质量,扩大合作组织的服务范围;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来源等促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利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淑辉 沈宇丹 高雷虹
文章利用山西、甘肃两省515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PSM对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扶贫的农户收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有效改善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对贫困农户人均收入、非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增加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对两群体的增收影响存在差异,对贫困农户的减贫增收效应更明显。另外,农户年龄、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政策补贴、农业生产帮扶构成了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因素。据此,需要继续培育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户参与的意愿,普及宣传合作经济组织知识,突出贫困户对扶贫资源俘获的便利性,借助第三方平台对合作经济组织扶贫资源使用进行监督与脱贫成效考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比 刘俊杰 徐雪高 张振
农业科技进步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农业技术扩散的效果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本文以全国11省1022个农户微观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农户加入合作社和与龙头企业合作的角度,利用Bi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组织化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无论是加入专业合作社还是与龙头企业合作,都对农业技术扩散具有正向推动作用。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等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比加入合作社对农业技术扩散作用更大。但从对农户新技术投入的角度看农民组织化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此外,以"科技特派员"为代表的公共技术推广体系对技术扩散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效果明显小于农户组织化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邢美华 张俊飚 黄光体
农户环保认知是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未参与循环农业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环保认知,并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就影响其环保认知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还比较弱。其中多数农户会将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仅有的环保行为也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研究还表明,信息获取渠道是否畅通、户主性别是影响农户环保认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否有非农收入、地理区位、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户主年龄等因素也对农户环保认知有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红东 钱崔红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已开始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其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不少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即政府有很大热情,而农民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柯晶琳 颜廷武 姜维军
基于河北、安徽、湖北三省1150份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探讨了农户兼业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其中介效应及务工距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纯农户,兼业户更倾向于采纳秸秆还田技术;(2)农户兼业通过风险分担间接影响秸秆还田技术采纳,间接影响占比为24.43%;(3)当纯农户选择在乡内务工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会提高15.0%,选择在县内乡外务工时,兼业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当纯农户选择省内县外务工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提高了9.2%,选择省外务工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提高了10.0%。因此,为更好促进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和鼓励农户就近务工,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培育和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加强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柯晶琳 颜廷武 姜维军
基于河北、安徽、湖北三省1150份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探讨了农户兼业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其中介效应及务工距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纯农户,兼业户更倾向于采纳秸秆还田技术;(2)农户兼业通过风险分担间接影响秸秆还田技术采纳,间接影响占比为24.43%;(3)当纯农户选择在乡内务工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会提高15.0%,选择在县内乡外务工时,兼业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当纯农户选择省内县外务工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提高了9.2%,选择省外务工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率提高了10.0%。因此,为更好促进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和鼓励农户就近务工,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培育和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加强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怡
本文利用河南与山东两省731份农户调查样本,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农户花生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经济效益、销售顺利程度、与县政府距离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合理引导农户花生生产行为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耕地质量禀赋、社会分工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鄂豫两省样本农户的实证
陕浙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比较分析
环境变迁、流转价格与林地流转意愿——基于粤、赣两省的农户调查
中国农户收入增长与就业决策行为:一个动态解释——基于湖北农户跟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及其配置方向比较——以山西和浙江两省10村连续跟踪观察农户为例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下的农村信贷配给程度研究——来自陕西省300多户农户借贷调查的实证
农村居民谁更容易落户城镇:男性还是女性?——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跟踪调查——来自河北省18个县(市)的农户
邻里效应能否促使稻农施用生物农药?——基于鄂、赣、浙三省农户调查数据的考察
林改后农户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闽赣两省159个固定观察点6年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