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3)
- 2023(8253)
- 2022(6966)
- 2021(6294)
- 2020(5173)
- 2019(11282)
- 2018(11247)
- 2017(21171)
- 2016(10689)
- 2015(11911)
- 2014(11462)
- 2013(11285)
- 2012(10809)
- 2011(10004)
- 2010(10352)
- 2009(9665)
- 2008(9169)
- 2007(8824)
- 2006(7887)
- 2005(6795)
- 学科
- 济(68013)
- 经济(67872)
- 管理(36879)
- 业(33454)
- 企(30786)
- 企业(30786)
- 方法(19399)
- 地方(17757)
- 中国(15988)
- 技术(15492)
- 业经(15148)
- 数学(14526)
- 数学方法(14430)
- 地方经济(12852)
- 农(12245)
- 技术管理(11698)
- 学(10617)
- 理论(10592)
- 和(10208)
- 制(10093)
- 财(9853)
- 体(8718)
- 融(8344)
- 金融(8342)
- 农业(8121)
- 银(7973)
- 银行(7966)
- 环境(7913)
- 行(7749)
- 产业(7712)
- 机构
- 学院(157374)
- 大学(154927)
- 济(76999)
- 经济(75611)
- 管理(62080)
- 研究(54732)
- 理学(52875)
- 理学院(52326)
- 管理学(51700)
- 管理学院(51373)
- 中国(40551)
- 财(32975)
- 京(30782)
- 科学(28794)
- 所(25789)
- 财经(25769)
- 江(24607)
- 中心(24461)
- 经济学(24267)
- 经(23164)
- 研究所(22922)
- 经济学院(21354)
- 范(20066)
- 师范(19956)
- 州(19430)
- 北京(19429)
- 院(19385)
- 财经大学(18738)
- 农(18443)
- 业大(17661)
- 基金
- 项目(99681)
- 科学(80994)
- 研究(78756)
- 基金(71936)
- 家(60406)
- 国家(59848)
- 社会(55154)
- 科学基金(53073)
- 社会科(51303)
- 社会科学(51284)
- 省(40869)
- 基金项目(37883)
- 教育(35940)
- 划(32466)
- 编号(31294)
- 自然(29904)
- 自然科(29277)
- 自然科学(29272)
- 自然科学基金(28806)
- 资助(27194)
- 创(26998)
- 成果(25975)
- 创新(24146)
- 发(23074)
- 国家社会(22748)
- 课题(22508)
- 重点(22281)
- 部(21822)
- 制(20164)
- 人文(19756)
共检索到25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红
合作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发展合作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论述目前传统合作经济制度的缺陷,提出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合作经济制度 缺陷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看作是对过去单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经济、与社会、与环境全面和谐的一个深刻概括。在西部开发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要实现西部的和谐发展,在西部开发中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实行思路创新:彻底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思路、采取“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和谐社会 资源稀缺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志晋
从"人与自然"或"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一共生的大系统中来研究技术创新,就不能把技术创新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过程,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社会、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整合的共生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它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早期的适用技术创新,都有了质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真正表征和体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关系,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过程,越来越成为我们构建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正确的技术抉择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乐 赖华林 徐迎新 陈忠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力量源泉。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了物质基础。因此,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是,金融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又使金融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少鹏
作者认为,政府创新主要是指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内容大致包括管理与服务的长远战略选择、功能目标定位、政策策略制定、组织结构设计、运作流程设定、运行机制构建、组织绩效评估、以及新兴技术运用等。从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的关系这个针对性来讲,至少需要自觉认识和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以合理的公共政策为政府管理社会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与为社会服务的同一性;作为机制性改革的政府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钱明辉
本文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三大社会部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市场营销有助于政府部门完成行政目标,实现地区和谐发展;有助于营利组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获得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有助于非营利组织提升服务水平,取得壮大与和谐发展。文章提出,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创新营销理念,丰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创新营销组织,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创新营销技术,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通过与时俱进地推进这些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市场营销 营销创新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现代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理论和制度安排,不适应建设以和谐为重要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创新。为此,吸收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精华,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和合管理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管理创新 制度安排 和合管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宏伟 王瑾娟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毛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
关键词:
经济关系 和谐 和谐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靳景玉
本文充分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富足、农业生产力进步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因此,只要认准突破口,就能在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农村制度创新;只有充分认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将农村制度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实现党中央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想。
关键词:
农村 制度创新 和谐社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海勇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持续13年的中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已经胜利完成!“两法”合并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兼顾税收调控与组织收入,兼顾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与经济效率。应该说,这是在我国处于经济上升和体制深化阶段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同时基于中国国情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和谐社会 制度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志礼
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两大基本关系出发,提出了生态和谐社会概念;并认为生态和谐社会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是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论文对生态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生":即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并提出了评价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度的五类12项指标;最后,对当前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四项任务,即社会结构城镇化、经济结构工业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和生活环境生态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和谐社会 特征 定量描述 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林
从中国人本经济学的视角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实质,与传统的和主流的经济学有重大区别。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基本国情,我们只能在“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真实发展中求和谐。对此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直面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实际冲突求发展;确立化解冲突的发展思路减少无助者;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建构利益与权利分享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