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9)
- 2023(4765)
- 2022(4121)
- 2021(4149)
- 2020(3453)
- 2019(8236)
- 2018(8021)
- 2017(15468)
- 2016(8011)
- 2015(9548)
- 2014(9354)
- 2013(9606)
- 2012(9083)
- 2011(8627)
- 2010(8626)
- 2009(7874)
- 2008(7877)
- 2007(6738)
- 2006(6073)
- 2005(5623)
- 学科
- 济(44914)
- 经济(44877)
- 管理(22430)
- 业(22325)
- 方法(20123)
- 企(18341)
- 企业(18341)
- 数学(17892)
- 数学方法(17833)
- 中国(14427)
- 贸(11733)
- 贸易(11726)
- 易(11484)
- 农(9316)
- 制(8578)
- 关系(8097)
- 财(7924)
- 业经(7649)
- 体(7371)
- 银(6596)
- 银行(6588)
- 行(6445)
- 学(6402)
- 融(6246)
- 金融(6246)
- 出(6214)
- 策(6055)
- 农业(5886)
- 和(5875)
- 地方(5843)
- 机构
- 大学(127220)
- 学院(123145)
- 济(64803)
- 经济(63958)
- 研究(48855)
- 管理(47350)
- 理学(40971)
- 理学院(40500)
- 管理学(40101)
- 管理学院(39868)
- 中国(37934)
- 京(27109)
- 财(26473)
- 科学(25423)
- 所(24328)
- 研究所(22188)
- 财经(21796)
- 经济学(21556)
- 经(20193)
- 中心(20084)
- 经济学院(19400)
- 北京(17898)
- 农(17387)
- 院(17191)
- 财经大学(16415)
- 江(15947)
- 范(15456)
- 师范(15372)
- 科学院(14837)
- 业大(14536)
- 基金
- 项目(79750)
- 科学(64841)
- 基金(62380)
- 研究(59156)
- 家(54486)
- 国家(54136)
- 科学基金(46153)
- 社会(41479)
- 社会科(39522)
- 社会科学(39517)
- 基金项目(32043)
- 自然(27941)
- 自然科(27389)
- 自然科学(27381)
- 自然科学基金(26989)
- 教育(26899)
- 资助(26462)
- 省(25929)
- 划(23421)
- 编号(21394)
- 部(20388)
- 中国(19738)
- 国家社会(18820)
- 成果(18334)
- 教育部(18041)
- 重点(17962)
- 发(17092)
- 人文(16608)
- 创(16313)
- 社科(15652)
共检索到189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望波 邵允振
新时期,东盟以其组织的日益壮大、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已成为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是东盟的邻国,如何调整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只有不断巩固传统友谊,发展友好合作,共同限制竞争,搁置争端分歧,才能探索和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关键词:
东盟 中国 中国与东盟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兰芬 林琳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已开始驶入快车道。从整体上来看,可以笼统地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当前在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基本上均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出口商品结构和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性。但是,从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细化方面分析,事实上,各国尚存在较大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空间。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且指出了进行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竞争 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芳
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开始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等领域的地区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增强发展经济和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目前,多层次、多领域的"10+3"东亚合作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中国在2002年11月正式启动了"中国-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燕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产业关系做出了细致的分析 ,指出其产业关系存在明显的竞争性 ,但是也有互补与合作的发展前景。因此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得双方更有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协调与合作 ,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产业关系 贸易结构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剑军
东盟各国在金融危机后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显示出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在全球经济萎靡的背景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东盟投资环境的改善、竞争力的提升使得其在吸引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正加速赶超中国。同时,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机制正日趋成熟,随着东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双方竞争力水平的相对变化不仅对传统的经贸合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和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玉主
1991年开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始显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即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合作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经济合作水平与双边关系的发展存在捆绑现象。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但本文认为,后危机时期双边经济合作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只是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双边经济合作、相互依赖对双边关系的推动作用会逐步下降。
关键词: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相互依赖 制度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继锋 李晓青
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双喜临门的年头:8月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缅甸和老挝成为东盟成员,使东盟成为容括近五亿人口的“大东盟”集团。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真正成为包括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组织。在当代的亚太经济格局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着日益加重的分量和作用。回顾30年的历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从敌视隔离转变为密切合作,演变成促进亚太经济成长和维护地区安全重要力量,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西元 江涛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从这一地区适当收缩军事力量,同时积极谋求主导冷战后东南亚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东盟各国面临的内部动乱和外部军事威胁的减少,使东盟对美国军事存在的依赖程度相对下降,并开始调整对外战略,接近中国,加强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以保持美、日、中三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平衡。东盟还积极倡导、主持亚太地区集体安全对话,推行大东盟计划,把印支三国纳入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勇
东盟国家是中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区,同时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东盟国家,因此双方在天然橡胶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国家"2+7"合作框架的提出,使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与发展机遇,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天然橡胶原材料、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制品方面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最后提出应对竞争、深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东盟国家 天然橡胶 竞争 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林 李岳云
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继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关键词:
显示性比较优势 竞争 互补性 农业合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占葵 汤幼平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中小企业由于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低,竞争能力普遍不强,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升、税费增加、融资困难等问题,要实现转型的难度更大。转型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应该从长计议,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小众市场、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质量水平和美誉度、发展电子商务等路径去提升竞争能力。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小众市场 转型升级 电子商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密切交往,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金城 陈乐一
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描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特征,发现双方在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大,但是竞争态势也很明显,而在其他服务贸易部门,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小,竞争性也较低。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协调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抱团发展服务贸易。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 服务贸易 互补性 竞争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金东
本文基于UNComtrade(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SITCRev.4分类方法,分析中国与东盟电子产品贸易现状,并借助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来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电子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电子产品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一直为逆差,中国电子产品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进口额,出口形势良好;中国与东盟电子产
关键词:
出口额 产业内贸易指数 东盟五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