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1)
- 2023(6088)
- 2022(5202)
- 2021(4802)
- 2020(3980)
- 2019(8873)
- 2018(8527)
- 2017(16729)
- 2016(9112)
- 2015(10195)
- 2014(10019)
- 2013(9656)
- 2012(8792)
- 2011(7887)
- 2010(8066)
- 2009(7725)
- 2008(7902)
- 2007(7187)
- 2006(6450)
- 2005(6147)
- 学科
- 管理(38248)
- 济(35507)
- 经济(35434)
- 业(33881)
- 企(31187)
- 企业(31187)
- 制(15232)
- 财(14368)
- 方法(12328)
- 体(12047)
- 农(10230)
- 业经(10058)
- 数学(10039)
- 数学方法(9958)
- 务(9307)
- 财务(9288)
- 财务管理(9266)
- 体制(9261)
- 企业财务(8833)
- 中国(8446)
- 划(8121)
- 银(7442)
- 银行(7433)
- 技术(7088)
- 行(6997)
- 策(6449)
- 融(6325)
- 金融(6322)
- 度(6228)
- 制度(6227)
- 机构
- 大学(129391)
- 学院(128991)
- 济(55410)
- 经济(54216)
- 管理(52948)
- 理学(45364)
- 理学院(44968)
- 管理学(44545)
- 管理学院(44284)
- 研究(41162)
- 中国(32863)
- 财(30323)
- 京(26073)
- 财经(22878)
- 科学(21114)
- 江(20662)
- 经(20592)
- 所(19240)
- 中心(19177)
- 农(18811)
- 财经大学(16915)
- 研究所(16827)
- 经济学(16632)
- 业大(16450)
- 北京(15968)
- 州(15797)
- 院(15299)
- 经济学院(14818)
- 商学(14610)
- 范(14512)
- 基金
- 项目(83295)
- 科学(67597)
- 研究(64381)
- 基金(62402)
- 家(53027)
- 国家(52573)
- 科学基金(46410)
- 社会(43580)
- 社会科(41294)
- 社会科学(41281)
- 基金项目(32887)
- 省(32237)
- 教育(29774)
- 自然(28153)
- 自然科(27482)
- 自然科学(27476)
- 自然科学基金(27026)
- 划(26401)
- 编号(25792)
- 资助(24064)
- 制(23569)
- 成果(22011)
- 部(19706)
- 重点(18670)
- 创(18443)
- 国家社会(18381)
- 课题(18051)
- 教育部(17694)
- 性(17427)
- 创新(17294)
共检索到20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俊毅 曾丽军
治理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效运营的关键,其完善程度影响经营绩效。本文基于中国4省(区)7个地级市221家农民合作社的访谈问卷数据,探究以合作社为纽带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约治理不仅对合作社经营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能通过促进关系治理间接提升经营绩效,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关系治理水平较为相似。相较于公司从属型合作社,原生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水平较低,公司主导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较高。因此,合作社需要审视缔结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征,妥善运用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两类机制,提高合作社经营绩效。
关键词:
合作社类型 合约治理 关系治理 经营绩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崔宝玉 刘丽珍
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交易,合作社治理本质上是对不同类型交易的治理。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交易的类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选择与调整具有决定作用。在外围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别交易中,商品契约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商品契约的风险已在交易过程中得到补偿,难以对要素契约形成反向治理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不会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在积极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复交易中,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会被强化;在核心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交易中,要素契约的治理作用会得到增强;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实质上体现了对交易过程中商品契约的剩余风险以及对积极社员和核心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与管理的补偿,而交易的关系治理机制也使按交易额分配盈余成为可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交易 关系治理 契约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胜忠 林坚 徐旭初
本文利用从台州、温州和邯郸三地获得的1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基于有序概率模型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与治理机制紧密相关,治理良好的合作社,其成长能力和赢利能力相对较强,社员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改善治理结构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合作社 治理机制 绩效 有序概率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攀柱
通过对H省10县(市)的实地访谈调查,将异化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归纳为能人股份合作型或合作经营型、公司经营型或主导型、政府事业单位经营型或行政干部经营型和伪合作型等四个基本类型;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职能错位和缺失及政策过失是合作社异化形成要因;核心社员和公司、普通社员及地方政府干部在各自相异的目的和动机下达到的暂时均衡结果是林业专业合作社异化的形成机制,在高度集权体制下的人为扶植加速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异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旭初 吴彬
本文基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背景,主要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为例证,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了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具体路径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变量与治理变量紧密相关,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牵头人情况和理事会结构三大因素对合作社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股权结构的作用最大。一个良好的合作社治理结构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但主要依赖于内部机制。因此,完善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宝玉 谢煜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大农对合作社的主导与控制是通过股权和社会资本的"同时动用、相互配合"来实现的,股权控制是基础,社会资本控制具体的实现形式是社会连带,当内部和外部的连带由弱变强时,合作社的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更容易实现。横向科层型合作社是最理想的治理形态,大农领办的合作社不必然完全排斥合作社本质规定性所要求的合作社功能,这要求大农在追求效率机制的同时寻求合作社的合法性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徐旭初
采用满意度绩效评价方法,基于中国15个省市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农业服务要素投入是影响合作社农业服务绩效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影响作为中间变量的农户对服务人员素质、服务收费、服务设施、服务满足需求等的满意度来影响农户的总体满意度,除此以外,农户个体特征以及合作社外部环境等因素也在发挥作用。因此,合作社应从服务要素投入、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着手,通过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完善服务设施、进行合理收费,并建立需求诱导式服务供给模式等来提升合作社农业服务的整体绩效。
关键词:
合作社 农业服务 路径分析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刚 郭利
农民合作社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户已经难以通过简单联合就获取利润。本文在分析了合作社的本质之后,研究了市场导向下合作社的治理机制问题。结果表明: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合作社的经营应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市场导向驱动合作社的各项功能实现。相应地,在市场导向下合作社应在社员制度、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4个方面完善其治理机制。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市场导向 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真
本文基于山东、江西、四川3省109个农民合作社的322个社员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合作社基本特征之后,社员制度、股权结构、决策方式、盈余分配四个方面的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封闭式的社员制度对社员增收具有较大的正效应;如果理事长是第一大股东,则社员的增收幅度会更大;缺乏明确的盈余分配方式、按股分红比例过高,都不利于社员增收。另外,社员出资比例越高、参加社员大会的次数越多、通过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对家庭收入越重要,合作社对其的增收效果往往越大;同时,示范社比非示范社、商人领办型合作社比其他类型合作社对社员的增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刚 郭利
农民合作社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户已经难以通过简单联合就获取利润。本文在分析了合作社的本质之后,研究了市场导向下合作社的治理机制问题。结果表明: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合作社的经营应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市场导向驱动合作社的各项功能实现。相应地,在市场导向下合作社应在社员制度、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4个方面完善其治理机制。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市场导向 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征华 汪娇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户进入市场的桥梁,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当前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与合作社绩效的关系,构建了盈余分配机制,包括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方式、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比例以及合作社分红的形式三大要素;利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对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行衡量,并实证分析了盈余分配机制的三大要素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盈余分配方式会影响合作社的绩效,其中按股权分配与按交易额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绩效最好;不同盈余分红形式也会影响合作社绩效,其中现金分红最能激发社员热情;盈余分配比例与合作社绩效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星宇 谢彦明
中国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治理主体缺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村集体经济支撑等结构性困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重塑了乡村公共领域的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本研究通过建立“动因-行为-绩效”和“主体禀赋-场域支持”两个逻辑分析范式,构建了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动态过程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4个典型案例解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依存条件。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行为机制为:利益互嵌-协同联动机制、矛盾调解-长效稳定机制和民生普惠-扶持保障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行为机制为:资源整合-节本增收机制、村社共建-固基强村机制、“培训+就业”助农机制和认知驱动-文化造血机制。同时,“村‘两委’+合作社”共治模式能更显著地提升乡村治理绩效。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禀赋、村庄场域支持网络两类依存条件的积极作用,一要充分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潜力与动力;二要健全乡村治理格局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三要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选育机制;四要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多元化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勇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果,其制度基础在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关系到方方面面,涵盖股东组建与决策机制、合理设置股权的治理机制、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成员退出机制等等。各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施科技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其发展态势良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推行农村土地合作社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结构,需要在保持农村土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村土地产权的完全性,从而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走科技型农业发展模式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颖
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是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培育专业粮食生产者。专业的粮食生产者不论是基于投入的成本还是获得的收入都不会轻易退出粮食生产行业,这样就能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机制。而实行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是土地集中困难,解决土地集中困难的有效方式是发展种粮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到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种植。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规模经营 专业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滢
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首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合作社的风险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偏离失效决定了合作社风险的生成。两种基本合作社组织模式(传统合作社和新型合作社)在所识别的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合作社面临更大的竞争风险和人力资本风险,而新型合作社则面临更大的决策风险和行为风险。二者在产品市场风险、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识别上有共同点。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