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4)
2023(3620)
2022(3112)
2021(3021)
2020(2403)
2019(5640)
2018(5447)
2017(11074)
2016(6046)
2015(6615)
2014(6716)
2013(6444)
2012(6212)
2011(5706)
2010(6113)
2009(5621)
2008(5483)
2007(5093)
2006(4771)
2005(4328)
作者
(15886)
(13344)
(13012)
(12690)
(8627)
(6205)
(5947)
(5078)
(5066)
(5030)
(4457)
(4324)
(4315)
(4282)
(4247)
(4121)
(4061)
(3955)
(3933)
(3873)
(3427)
(3275)
(3207)
(3129)
(3094)
(3035)
(2954)
(2925)
(2670)
(2649)
学科
(23063)
经济(23042)
管理(18426)
(17477)
(13699)
企业(13699)
(8747)
(7271)
中国(6946)
(6595)
方法(6177)
(6124)
农业(5464)
(5439)
贸易(5435)
数学(5335)
(5287)
数学方法(5199)
及其(5180)
地方(5136)
政策(5130)
业经(4950)
(4708)
(4584)
银行(4581)
方针(4524)
(4464)
(4463)
阐述(4463)
(4447)
机构
学院(82948)
大学(80305)
(36822)
经济(35892)
管理(32611)
研究(29644)
理学(27253)
理学院(27001)
管理学(26663)
管理学院(26487)
中国(23519)
(18587)
(16387)
科学(15445)
(14410)
(14308)
中心(13927)
财经(13502)
(13068)
研究所(12661)
(12160)
(11285)
师范(11239)
(11048)
(10886)
北京(10551)
经济学(10281)
业大(9863)
财经大学(9702)
农业(9601)
基金
项目(49371)
研究(40722)
科学(39565)
基金(35064)
(29117)
国家(28827)
社会(25028)
科学基金(24911)
社会科(23684)
社会科学(23681)
(19370)
教育(19090)
编号(18118)
基金项目(17464)
(16288)
成果(16022)
资助(14973)
自然(14948)
自然科(14574)
自然科学(14570)
自然科学基金(14319)
课题(12949)
(11523)
(11406)
(11326)
(11205)
(10888)
重点(10880)
项目编号(10535)
(10345)
期刊
(46044)
经济(46044)
研究(28255)
中国(18595)
(13275)
金融(13275)
(13234)
(12996)
教育(12568)
管理(12548)
科学(8887)
农业(8461)
业经(8124)
学报(7941)
技术(7779)
经济研究(6808)
大学(6674)
财经(6412)
学学(6093)
国际(5852)
(5829)
问题(5728)
(5510)
(4932)
论坛(4932)
职业(4392)
世界(4365)
现代(4171)
理论(4107)
农业经济(3942)
共检索到13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衡山  孔丽萍  廖小静  
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真假之争,本文审慎地讨论了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并基于此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合作社本质规定的主流看法,指出了既有观点在论证方式上的缺陷,继而认为如果要给一个组织冠以合作社的名称,并使该组织名副其实,就必须考虑合作社原则的历史传承性。一个名为“合作社”的组织,其实际类型可能有四种,而中国现实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都不属于经典意义上的合作社,要判断它们是否是新型合作社,需要探讨合作社演化的边界。基于企业产权理论,本文分别讨论了“盈余按惠顾额返还”“成员民主控制”两大原则是否可以突破,以及突破的底线。本文还分析了“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是什么”与“判定现实中的合作社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合作社”这两个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本文用“只要盈余按惠顾额返还的比例超过50%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这一标准,重新检视了中国现实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得出“中国现实中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社元素都较弱甚至缺失”的结论。本文认为,现有政策扶持以物资支持为主是合作社名不副实的根本成因;解决合作社名不副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既不是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管,也不是放宽合作社的定义域以迎合现实,而是要从根本上调整对合作社的支持政策,即由物资支持转向制度建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愚  苗彤彤  
当合作社被作为一种企业制度时,其本质规定性是企业剩余依据成员提供的某种非资本生产要素数量进行分配,合作社本质规定性对初始阶段的合作社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质规定性对于企业效率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在特定条件下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合作社有可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通过农民合作社制度演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合作社如何在本质规定性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利用合作社本质规定性,本文辨析了国际合作社联盟的相关规定、关于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的现有观点、中国多元化合作社理论、现实中带有合作社字样的农业组织等重要问题,进而认为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急需进一步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愚  苗彤彤  
当合作社被作为一种企业制度时,其本质规定性是企业剩余依据成员提供的某种非资本生产要素数量进行分配,合作社本质规定性对初始阶段的合作社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质规定性对于企业效率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在特定条件下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合作社有可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通过农民合作社制度演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合作社如何在本质规定性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利用合作社本质规定性,本文辨析了国际合作社联盟的相关规定、关于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的现有观点、中国多元化合作社理论、现实中带有合作社字样的农业组织等重要问题,进而认为目前中国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旭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杰  吴春梅  张贻龙  
公平与效率是合作社的基本理念,所有者-惠顾者同一是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合作社的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在国际合作社运动17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发生了嬗变,在中国合作社实践中出现了漂移。要实现中国合作社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同步回归,就必须弱化不同程度存在的功利主义取向,做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或整合;就必须强化服务社员的功能并抑制大股东控制,在自愿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坚持社员共同所有、民主控制、服务共享和促进共同经济利益,引导和推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西川  徐建奎  
本文尝试概括、评价《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一文中的主要观点、研究视角以及有待探讨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对合作社本质规定的认识——合作社是要素契约与商品契约相互治理的一种混合组织形式,其中特别强调了商品契约的反向治理作用。按照这个界定标准,本文在要素契约与商品契约相互治理的分析框架下重新考察该文所提供的6个典型案例,发现中国存在真正的合作社。本文预言,随着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将会迎来合作社发展的新高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衡山  王文烂  
本文从原理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后,运用多案例研究对现实中合作社的本质进行了检视。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合作社是为了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而产生的。合作社要实现自己相对于公司及"公司+农户"的独特优势,就必须实行独特的组织方式,这一组织方式就是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现实中,中国绝大部分合作社都不具备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其本质仍旧是公司或"公司+农户"等其他类型的组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户间的异质性和现行的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西川  徐建奎  
本文尝试概括、评价《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一文中的主要观点、研究视角以及有待探讨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对合作社本质规定的认识——合作社是要素契约与商品契约相互治理的一种混合组织形式,其中特别强调了商品契约的反向治理作用。按照这个界定标准,本文在要素契约与商品契约相互治理的分析框架下重新考察该文所提供的6个典型案例,发现中国存在真正的合作社。本文预言,随着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将会迎来合作社发展的新高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辉  
美国双语教育近年来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但是少有学者对此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因而缺乏系统的观点。本文根据笔者对美国双语教育项目的亲身参与,系统阐述了美国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双语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虽然移民潮、国际环境变化、国内政局交替等因素直接推动了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但是这些外在条件只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双语教育争辩的真正根源在于不同的语言取向和语言意识形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元  王晓雨  
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但距实现稳定增长还存在一定距离。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政府投资和房价飙升,民间消费和投资不足成为启动内需的难题,而这一难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不公,过于强调效率,过于向资本倾斜,调整政策落实不到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分配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落实,初次分配要切实体现公平,再分配要进一步强化公平,合理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大鹏  赵鑫  
当代中国的合作社理论构建均以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为起点,以国际合作社联盟的价值与原则为尺度对当下合作社实践进行批判与反思。但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并不能恰当地解释中国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运用马克思的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过滤现实中有关合作社碎片化的经验现象,得出了合作社的本质是人的联合,是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组织体的结论。当代合作社的资本化倾向、成员一股独大现象是合作社价值扭曲的表现,重塑集体主义精神是合作社价值回归的基本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智  倪月菊  
一、近年财政政策评析财政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指导财政分配活动的准则和规范。近年来,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保证财政收入、强化宏观控制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效地控制了需求膨胀,调整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一度过分膨胀的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首先在预算内得到了控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占总支出比重由1978年的40.7%下降到1986年的28.6%。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论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及其质的规定性唐敏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先后都产生了合作社?它的强大生命力从何而来?我们认为,中国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曲曲折折,同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在合作理论严重滞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琳琳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尝试勾勒我国本土合作社的现实图景,同时兼与合作社"制度变异"说展开讨论。用西方经典合作社制度衡量我国合作社实践而后提出的"制度变异说"并不妥当,应建构适合我国本土的合作社评价标准。从实践来看,我国的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若干较固定且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设置,如成员身份是入股者或管理者或使用者,分配制度包括一次让利、按股分红和保底分红等方式,合作社的决策基础是不同成员具有的差异化社会资本等。这与合作社所嵌入的制度环境相一致,受到我国乡土社会"小同体合作"的理念、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及现代化农业的转型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琳琳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尝试勾勒我国本土合作社的现实图景,同时兼与合作社"制度变异"说展开讨论。用西方经典合作社制度衡量我国合作社实践而后提出的"制度变异说"并不妥当,应建构适合我国本土的合作社评价标准。从实践来看,我国的合作社已经形成了若干较固定且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设置,如成员身份是入股者或管理者或使用者,分配制度包括一次让利、按股分红和保底分红等方式,合作社的决策基础是不同成员具有的差异化社会资本等。这与合作社所嵌入的制度环境相一致,受到我国乡土社会"小同体合作"的理念、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及现代化农业的转型等方面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