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1)
- 2023(12971)
- 2022(11108)
- 2021(10044)
- 2020(8594)
- 2019(19625)
- 2018(19103)
- 2017(37140)
- 2016(20533)
- 2015(22852)
- 2014(22737)
- 2013(22382)
- 2012(20897)
- 2011(18853)
- 2010(18921)
- 2009(17820)
- 2008(17867)
- 2007(16247)
- 2006(14172)
- 2005(12753)
- 学科
- 济(84535)
- 经济(84412)
- 管理(63280)
- 业(59680)
- 企(48563)
- 企业(48563)
- 方法(38084)
- 数学(33802)
- 数学方法(33535)
- 财(26038)
- 农(23973)
- 制(21043)
- 中国(20862)
- 业经(18194)
- 学(17270)
- 贸(16776)
- 贸易(16770)
- 易(16305)
- 务(15941)
- 财务(15912)
- 财务管理(15870)
- 农业(15695)
- 地方(15394)
- 体(15125)
- 企业财务(15059)
- 银(14032)
- 银行(13975)
- 融(13297)
- 金融(13293)
- 行(13205)
- 机构
- 大学(299074)
- 学院(297389)
- 济(124959)
- 经济(122482)
- 管理(112426)
- 研究(102459)
- 理学(97465)
- 理学院(96390)
- 管理学(94873)
- 管理学院(94323)
- 中国(76769)
- 科学(63267)
- 京(61634)
- 农(59711)
- 财(59597)
- 所(53064)
- 业大(49017)
- 研究所(48223)
- 中心(47170)
- 农业(47134)
- 财经(47061)
- 江(45325)
- 经(42638)
- 经济学(39014)
- 北京(38036)
- 院(36546)
- 范(35795)
- 经济学院(35505)
- 师范(35282)
- 州(34918)
- 基金
- 项目(200949)
- 科学(157067)
- 基金(147007)
- 研究(141035)
- 家(130823)
- 国家(129756)
- 科学基金(109411)
- 社会(91515)
- 社会科(86745)
- 社会科学(86718)
- 省(78599)
- 基金项目(78412)
- 自然(71440)
- 自然科(69772)
- 自然科学(69745)
- 自然科学基金(68570)
- 划(66776)
- 教育(64661)
- 资助(59050)
- 编号(55328)
- 重点(46049)
- 成果(45155)
- 部(45040)
- 发(42709)
- 创(42247)
- 制(40152)
- 创新(39729)
- 科研(39282)
- 国家社会(38587)
- 课题(38394)
- 期刊
- 济(135015)
- 经济(135015)
- 研究(83759)
- 中国(56969)
- 学报(54369)
- 农(54108)
- 财(48554)
- 科学(46839)
- 大学(40170)
- 管理(39240)
- 学学(38463)
- 农业(35512)
- 融(28122)
- 金融(28122)
- 教育(25514)
- 财经(23901)
- 技术(23193)
- 经济研究(22051)
- 业经(21638)
- 经(20472)
- 业(18542)
- 问题(18449)
- 版(16479)
- 贸(15036)
- 技术经济(14584)
- 科技(14115)
- 业大(14101)
- 理论(13745)
- 商业(13389)
- 国际(13138)
共检索到43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真
本文基于山东、江西、四川3省109个农民合作社的322个社员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合作社基本特征之后,社员制度、股权结构、决策方式、盈余分配四个方面的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封闭式的社员制度对社员增收具有较大的正效应;如果理事长是第一大股东,则社员的增收幅度会更大;缺乏明确的盈余分配方式、按股分红比例过高,都不利于社员增收。另外,社员出资比例越高、参加社员大会的次数越多、通过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对家庭收入越重要,合作社对其的增收效果往往越大;同时,示范社比非示范社、商人领办型合作社比其他类型合作社对社员的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群 陈杰
本文利用江苏省海安县水稻种植户的调查问卷数据,通过PSM方法对稻农加入合作社的增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合作社能够明显提高水稻种植户的净收益,且对大规模农户的增收效果要高于小规模农户。同时,平衡检验的结果也说明PSM法的确消除了其他因素导致的潜在偏差,证明社员与非社员的水稻净收益之差基本上是由合作社带来的。因此,大力发展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缓解种粮比较收益低、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的有效出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泉志 张益丰
基于山东省果蔬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与因果中介分析模型(CMA),从社会化服务供给异质性视角检验了参加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务农收入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具有明显的促农增收效应;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有效供给对成员家庭务农收入的提升存在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其中金融信贷服务、技术培训服务和生产流程服务对成员家庭务农收入提升的平均因果中介效应依次递增;尚无证据表明产品销售服务对成员务农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引导和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同时,应重视强化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适度扩大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规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蕾
一、机会主义表现及治理路径自2000年全国第一家工商登记的专业合作社在温岭市诞生以来,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实有60.01万户(《2012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改变了农业资源的分配格局,在使农户增收的同时增强了农民对合作组织的信任与认同,进一步提高了其规模化与组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真 黄斌
在"要素禀赋—入社门槛—社员增收"的分析框架下,对三家农民合作社的门槛设置与其社员收益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设置入社门槛,合作社能高效聚集土地、劳动、资金、资本等要素禀赋并促进禀赋价值显现,最终对社员增收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设置要素入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优化盈余分配方式、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设置种植规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设置交易规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实现销售规模化。这为理解和推动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要素禀赋 入社门槛 社员增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瑛 朱美 张驰
本文利用对黔、渝2个省市建档立卡贫困村176份社员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社员个体特征和合作组织特征两个方面,对影响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行权、是否任职等个体特征变量,以及合作社服务宽度、年底分红与否、财务信息公开与否等合作组织特征与合作社促农减贫增收效果显著正相关。此外,相较于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大户带动型合作社更有助于社员增收减贫;相较于"一人一票"型决议方式,"一股一票"型决议方式并不利于合作社社员增收减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即"农社关系")对农户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合作社政策效果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专用性投资影响农社关系,进而导致农户农业收入差异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分析了差异化农社关系下农户的农业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专用性投资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农社关系;随着农社关系由非社员逐步向影子社员、松散社员和紧密社员转变,农户的农业收入分别提高8.01%、1.65%和2.46%;而对政府更为关注的低收入农户而言,当农社关系由松散社员转向紧密社员时,合作社的扶贫增收效应更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即"农社关系")对农户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合作社政策效果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专用性投资影响农社关系,进而导致农户农业收入差异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分析了差异化农社关系下农户的农业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专用性投资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农社关系;随着农社关系由非社员逐步向影子社员、松散社员和紧密社员转变,农户的农业收入分别提高8.01%、1.65%和2.46%;而对政府更为关注的低收入农户而言,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杰 李聪 戚东
基于2020年6-9月对全国典型地区农民合作社及其社员和非社员的集中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评估社员身份对农户增收和减贫效应的影响,其中增收效应区别为增收水平效应和垂直效应,并分组评估社员身份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社员身份对农户增收水平效应和垂直效应均有显著增进作用,但增收和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组间差异。水平维度上,社员身份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大,兼具增收和减贫效应;垂直维度上,社员身份对中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大,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较微弱,仅有增收效应,减贫效应不明显。基于此,提出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和延长产业链,健全低收入农户嵌入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措并举激发低收入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和鼓励合作社积极参与产业减贫等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欢 刘西川 扶玉枝
基于浙江省185家农民合作社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检验合作社二次返利分配方式对合作社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二次返利能显著提高合作社收入、社员履约率及农产品品质,社员履约率及农产品品质对合作社的增收效应明显;二次返利与非二次返利合作社的收入差异主要来自于二次返利的实施;二次返利将社员利益与合作社利益"捆绑"及其对要素契约的反向治理约束了社员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降低违约率,稳定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并保障社员交售给合作社农产品的品质,最终有利于合作社增加收入。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二次返利 增收 PSM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红东 袁路明 林迪
通过全国部分合作社社员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影响合作社社员满意度的因素,并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员收入水平,社员入社年数,参加的合作社是否由农民大户发起,合作社是否提供种子和种苗服务、农资供应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合作社是否按股分红是影响社员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社员满意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 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军
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合作社的框架下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这些机制不仅有利于防范合作社经营者侵害大多数社员的利益,也有利于约束社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实现合作社的整体利益。理论界对如何约束合作社经营者的研究已很多,本文在此主要集中梳理和分析对社员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经营者的监督、划片经营制度、事后奖惩机制和定价机制。合作社利用这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机制能够有效改变社员实施和不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和成本预期,从而约束社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机会主义行为 约束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杨海舟 张若健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首先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长的能力、社长的人品、社长与社员的关系以及社长对社员的关心会影响社员对社长的信任,其中,社长与社员的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社长的能力、社长的人品、社长对社员的关心。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任 合作社社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强强 霍学喜 刘军弟
借鉴企业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基于山东、陕西、甘肃3省11个县299户果农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测度了社员对合作社的技术服务预期、技术服务感知质量、农技服务感知价值和社员满意度、社员未来行为,并对合作社农技服务社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服务感知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最大;技术服务感知质量有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仅次于技术服务感知价值;技术服务预期具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社员满意度与社员未来技术参与行为具有正向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俊林 聂凤英
[目的]在脱贫攻坚视域中,农民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是农村地区反贫困合意、有效的组织化形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利用2018年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4省7县1393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的增收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农民合作社可以有效改善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参加农民合作社可以使农户家庭总收入平均提高38.04%;农民合作社对中高收入水平农户、非贫困农户、低学历农户的增收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另外,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建档立卡、土地面积、村里面是否有农民合作社、人情往来支出对数、政府补贴津贴对数、是否参加专业培训等7个因素均提高了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的意愿,而户主年龄、学生数量、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等3个因素会降低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的意愿。[结论]据此提出,需要继续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提升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的意愿;强化农民合作社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注重扶贫资源对于贫困农户获得的便利性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