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6)
- 2023(7675)
- 2022(6549)
- 2021(6173)
- 2020(5382)
- 2019(12026)
- 2018(11819)
- 2017(23246)
- 2016(12685)
- 2015(13744)
- 2014(13625)
- 2013(13441)
- 2012(12366)
- 2011(10810)
- 2010(10830)
- 2009(9804)
- 2008(10018)
- 2007(8796)
- 2006(7409)
- 2005(6712)
- 学科
- 济(44529)
- 经济(44476)
- 业(39448)
- 管理(38481)
- 企(32126)
- 企业(32126)
- 方法(19082)
- 财(16978)
- 数学(16648)
- 数学方法(16417)
- 制(15136)
- 务(12928)
- 财务(12918)
- 银(12894)
- 财务管理(12888)
- 银行(12885)
- 中国(12534)
- 企业财务(12326)
- 农(12223)
- 行(12179)
- 险(10929)
- 融(10918)
- 金融(10916)
- 保险(10836)
- 体(10529)
- 业经(9841)
- 地方(9508)
- 学(7991)
- 农业(7875)
- 体制(7761)
- 机构
- 学院(162741)
- 大学(162688)
- 管理(62824)
- 济(62238)
- 经济(60465)
- 理学(53165)
- 理学院(52562)
- 研究(52329)
- 管理学(51691)
- 管理学院(51372)
- 中国(47612)
- 财(35711)
- 京(34160)
- 科学(31389)
- 农(27571)
- 财经(27559)
- 中心(26873)
- 所(25487)
- 经(25067)
- 江(25007)
- 业大(23377)
- 研究所(22828)
- 农业(21321)
- 北京(21153)
- 财经大学(20907)
- 州(20717)
- 范(19642)
- 院(19458)
- 师范(19429)
- 经济学(18600)
- 基金
- 项目(109207)
- 科学(86282)
- 基金(80488)
- 研究(79111)
- 家(70114)
- 国家(69487)
- 科学基金(60257)
- 社会(50486)
- 社会科(47624)
- 社会科学(47609)
- 基金项目(43068)
- 省(42577)
- 自然(40341)
- 自然科(39414)
- 自然科学(39404)
- 自然科学基金(38713)
- 教育(36263)
- 划(36047)
- 资助(32977)
- 编号(31489)
- 成果(26062)
- 重点(24541)
- 部(24534)
- 性(22514)
- 创(22469)
- 课题(21865)
- 发(21853)
- 科研(21356)
- 教育部(21235)
- 创新(21119)
共检索到250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杰 陈彬森 靳景玉
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治理机制设计影响了其风险管控。本文选取的山东试点的典型案例佳福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总体风险较小,但是内部社员参与积极性低,总体规模小。造成这一治理困境的表面原因在于规模边界小,承诺制导致借款不方便,领办人、投资人和托管银行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深层次原因在于:监管权责不对等导致对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采取了刚性治理,忽视了投资者和领办主体的柔性治理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相结合来实现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风险管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晓玮 牛荣
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业务中参与方的谈判地位影响了其风险分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业务存在的风险,通过引入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理论,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分担研究。根据静态博弈理论,把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划分为单方承担风险和共担风险,根据动态博弈理论,求解农户与合作社对共担风险的最优分担比例,并以陕西省SNL合作社为例,根据问卷调查法确定初步风险分担方案,通过Matlab软件模拟求解风险分担比例,分析了参与方在地位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分担和风险转移情况,证明了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存在最优的风险分担比例。博弈理论在风险分担中的应用研究是解决信用合作问题的新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晓玮 牛荣
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业务中参与方的谈判地位影响了其风险分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业务存在的风险,通过引入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理论,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分担研究。根据静态博弈理论,把信用合作业务的风险划分为单方承担风险和共担风险,根据动态博弈理论,求解农户与合作社对共担风险的最优分担比例,并以陕西省SNL合作社为例,根据问卷调查法确定初步风险分担方案,通过Matlab软件模拟求解风险分担比例,分析了参与方在地位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分担和风险转移情况,证明了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存在最优的风险分担比例。博弈理论在风险分担中的应用研究是解决信用合作问题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东平 张雷 高名姿
本文以临沂市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为例,基于互联性交易理论范式,探讨了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的契约特征及其契约治理有效性。研究发现,具有股份合作制特征的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表现出互联性交易特征,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能够通过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日常生产经营契约来提升信用合作契约治理的有效性。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假专业合作社从事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资金管理缺乏监督"等问题,要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筛选机制,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对信用合作资金管理进行监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东平 张雷 高名姿
本文以临沂市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为例,基于互联性交易理论范式,探讨了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的契约特征及其契约治理有效性。研究发现,具有股份合作制特征的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表现出互联性交易特征,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能够通过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日常生产经营契约来提升信用合作契约治理的有效性。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假专业合作社从事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资金管理缺乏监督"等问题,要建立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筛选机制,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对信用合作资金管理进行监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娟娟 霍学喜
以合作社治理结构中的相关行为主体为基础,遵循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范式,以实地调研数据及案例为依据,将合作社治理结构划分为"成员大会-理事会"和"普通成员-核心成员-理事会"两种典型模式。以苹果种植户合作社为案例,解析两种治理结构模式的运行过程、比较分析其治理结构状况。研究发现,"成员大会-理事会"治理结构模式与"普通成员-核心成员-理事会"治理结构模式相比,前者的成员参与程度更高,而且在管理型交易成本和市场型交易成本的节约方面具有优势,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成员行为动机与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逻辑构架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治理模式 合作社 苹果种植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鄢小兵
本文从目前我国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出发,从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对农信社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治理机制 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世友
我国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要以"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为目标,要结合地方政府职能转换要求和三农特点,遵循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原则进行。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公司治理 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本文以辽宁西丰县永得利蔬菜合作社为例,刻画了植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如何借助关系治理做大做强的。研究表明,永得利蔬菜合作社的顺利成长,不仅得益于合作社对关系契约的充分运用,而且得益于合作社对内部关系治理的逐步规范。依托乡村社会网络、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保障成员收入,从而提高社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可和"入社即获益"的可信性,稳步达成关系契约,是合作社成长的社会基础。在正式治理缺乏时,将社会关系引入合作社内部,并实施小集团差序治理,从而把关系治理适度地制度化,是合作社成长的组织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立社 杨彤
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是化解农村融资难,发展合作金融的有效途径。以陕西省礼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与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相对富裕、收入来源依赖于农业、今后贷款需求大的农民表现出较强的信用合作参与意愿;农民对合作社信用合作基本知识及政府支持政策的了解认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参与信用合作的积极性。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积极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建立健全信用合作基金管理制度、探索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强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业务的监管和指导服务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玲 田华 宋英茜 单文涛 杨皖宁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作为一项新兴的农村合作金融的创新行为和信用活动形式,其运作模式具有与农村经济环境相契合的鲜明优势,其有效运行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成为农村信贷市场的有益补充,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纾解合作社经营资金匮乏之困。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合作社信用合作内嵌于天然的农村经济环境,存在较高的内生性与外部性风险。有效识别及防控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将推动合作社信用合作有序、良性、高效运作,并最终助益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及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社梅
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对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合作社治理一方面要在质量控制、产业链经营、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核心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要遵从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积极打造人文关怀与公益精神相结合的合作社文化软实力。政策启示在于:(1)面对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的现实,政策支持应采取效率优先、逐步向公平转变的宽容性战略;(2)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政策支持重心应逐步聚焦到人的培育与合作社文化建设上来。
关键词:
合作社治理 制度创新 人文关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海莉娟
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既需要考察信用合作资金规模的扩增逻辑,也需要考察放贷资金的安全运作机制。借鉴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可以发现,村社嵌入是合作社信用合作发展的基本特征。合作社信用合作嵌入村社,能够从村庄社区汲取多元的社会资源,从信用合作资金规模扩增的角度看,在乡村能人的推动下关键群体共同出资分摊了合作的初始成本,合作业务网络的构建推动着核心社员群体的形成,为信用合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组织声誉在地域社会的口碑效益为合作社持续扩增社员规模和拓展资金来源创造了机会;从信用合作放贷资金风险防控的角度看,合作社设置的贷款额度与社员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相匹配,对放贷对象的筛选利用了村庄社区中"面子货币"的运作机理,并逐步培养了社员依规还贷的自觉意识,这都有助于合作社健全合作金融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军
目前学术界对合作社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探讨合作社治理问题和治理机制两个方面。治理问题主要包括合作社内部经理人的代理问题、合作社内部中心社员对外围社员的剥夺问题、由于成员异质性导致的社员冲突问题以及对社员专用性准租的保护问题。在合作社的治理机制方面,现有文献集中探讨了理事会与合作社治理,产权结构与合作社治理,退出权、投票、异议与合作社治理,社会因素与合作社治理等问题。
关键词:
合作社 治理问题 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