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48)
- 2023(21739)
- 2022(18393)
- 2021(17133)
- 2020(14463)
- 2019(33121)
- 2018(32851)
- 2017(63180)
- 2016(34625)
- 2015(39056)
- 2014(38679)
- 2013(38113)
- 2012(34776)
- 2011(31249)
- 2010(31383)
- 2009(29440)
- 2008(29005)
- 2007(26119)
- 2006(22457)
- 2005(19942)
- 学科
- 济(142273)
- 经济(142115)
- 业(113977)
- 管理(108802)
- 企(99778)
- 企业(99778)
- 方法(67270)
- 数学(56404)
- 数学方法(55505)
- 农(41807)
- 财(40389)
- 业经(38097)
- 中国(34857)
- 农业(28547)
- 务(28370)
- 财务(28272)
- 财务管理(28218)
- 学(27830)
- 制(26790)
- 企业财务(26742)
- 理论(26624)
- 地方(26305)
- 贸(25632)
- 贸易(25618)
- 易(24823)
- 技术(24340)
- 和(23677)
- 划(21280)
- 环境(20282)
- 银(20203)
- 机构
- 学院(494721)
- 大学(490779)
- 管理(195517)
- 济(194540)
- 经济(190268)
- 理学(168999)
- 理学院(167174)
- 管理学(163946)
- 管理学院(163060)
- 研究(157530)
- 中国(119286)
- 京(103447)
- 科学(98957)
- 财(90669)
- 农(83547)
- 所(79275)
- 业大(74536)
- 江(73857)
- 中心(72845)
- 财经(72765)
- 研究所(71955)
- 经(66062)
- 农业(65664)
- 北京(64901)
- 范(64060)
- 师范(63410)
- 州(59537)
- 经济学(57977)
- 院(57470)
- 技术(54028)
- 基金
- 项目(332662)
- 科学(261527)
- 研究(242906)
- 基金(239907)
- 家(208508)
- 国家(206709)
- 科学基金(178458)
- 社会(151277)
- 社会科(143277)
- 社会科学(143239)
- 省(131898)
- 基金项目(126165)
- 自然(117214)
- 自然科(114526)
- 自然科学(114498)
- 教育(113941)
- 自然科学基金(112442)
- 划(110086)
- 编号(100690)
- 资助(99956)
- 成果(81026)
- 重点(74433)
- 部(72813)
- 发(70460)
- 创(70019)
- 课题(69292)
- 创新(64999)
- 科研(63817)
- 教育部(62499)
- 大学(62396)
- 期刊
- 济(213553)
- 经济(213553)
- 研究(138774)
- 中国(92446)
- 学报(76964)
- 农(76507)
- 管理(73973)
- 财(72774)
- 科学(70528)
- 大学(58597)
- 教育(57484)
- 学学(55376)
- 农业(52467)
- 技术(46748)
- 融(40894)
- 金融(40894)
- 业经(37732)
- 财经(35378)
- 经济研究(33552)
- 经(30357)
- 业(29355)
- 问题(27814)
- 技术经济(25710)
- 统计(24510)
- 版(23891)
- 图书(23482)
- 商业(22793)
- 科技(22762)
- 策(22735)
- 现代(22315)
共检索到71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荣 王涛
合作中企业提升能力的路径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企业与外部伙伴的知识转移,即正式契约下,企业之间在个体层、团队层和组织层进行外部的平行知识转移,一方企业的知识被转移到另一方;第二阶段是企业内部的能力生成,即企业通过内部知识的跨层次转移不断形成新的组织知识,实现能力的演化升级。组织学习模式影响知识活动效果,决定能力提升活动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更能促进企业内部团队惯例的形成,更有助于企业间个体层和团队层的能力转移。挖掘式学习更能促进企业内部组织能力的形成,对于企业间组织层的能力转移活动更为有效。
关键词:
能力提升 探索式学习 挖掘式学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魏江 崔瑜
企业动态能力是维持、提升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提。本文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分析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路径。在动态能力文献梳理基础上,开发出测量动态能力的4个构面: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其具备一阶四因素结构。运用实证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显示,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和动态能力之间扮演了中介效应功能,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创业导向各构面对动态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应在创新与超前行动性氛围下通过组织个体层、群体层与组织层的存量学习和前馈层与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爱琴
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变革是近年来心理学、知识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界定两者的内涵出发,分析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战略变革的作用和作用路径,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为如何通过开展组织学习活动,提高战略变革的成功率提供一些方法和指导。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企业战略变革 作用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江 李洁 焦豪
中小企业通过学习代理人从组织外部获取知识是促进组织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通过有效学习代理模式获取组织所需要知识,如何处理企业发展过程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绩效,成为目前研究中小企业战略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学习代理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学习代理的内涵与构成,提出了中小企业三种学习代理模式,提出了学习代理模式与组织学习绩效的概念模型与假设,通过实证研究对假设进行了统计验证,得出了基本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最后建议中小企业通过学习代理有效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丹
本研究以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基于201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对绩效的影响关系;提出了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4维度测度指标体系并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证实我国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绩效正相关,但组织学习能力的不同维度对不同绩效维度的作用呈现差异,即我国企业还普遍存在组织学习能力的“短板”,开放性与试验、领导作用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从而为企业指明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努力方向与重心。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军 关健 陈娟
发展了传统的"环境—战略—组织"研究模式,构建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战略变化"的新分析范式,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都能对战略变化产生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还能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地正向影响战略变化;企业应积极推进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以提升战略变化的实施效果,加快战略变化速度和扩大战略变化幅度。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战略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劲 孙延明
文章从组织学习视角对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然而,过去这一主题的研究或者聚焦于组织间学习,或者聚焦于组织内学习。文章则从整体性视角同时考虑了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并实证检验了组织间学习、组织内学习与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对组织内学习和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内学习对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代工 组织学习 产品开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欣
本文从国际生产体系的两个维度 (管理控制和价值链 )对国外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建立模式进行了阐述 ,同时提出了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生产体系的两个路径 (内向延展与外向扩张 ) ,从比较分析中得出适合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国际生产体系参与模式。
关键词:
国际生产体系 跨国公司 国际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海波 谢康
通过对信息技术与组织学习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模式,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促进信息的获得、信息的传播、信息的解释以及组织记忆的发展来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增强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的实施和组织学习能力增强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组织学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奉小斌 陈丽琼
基于国内外文献探讨了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组织学习视角揭示上述两者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424家制造企业为实证样本检验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不仅对企业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而且两者的协同项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两者的匹配项对绩效有显著负向作用;(2)基础实践通过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而核心实践仅通过利用性学习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研究对制造企业如何实施质量管理实践及实现质量升级具有管理上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伟 张旭梅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166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引入知识获取这一中介变量对供应链中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与合作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合作绩效分为主观合作绩效与客观合作绩效。研究表明:组织学习能力与知识获取、主观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获取与客观合作绩效、主观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学习能力与客观合作绩效相关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供应链 组织学习能力 知识获取 合作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余红剑
动态能力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应以动态能力提升为导向,围绕创业机会的识别、获取与开发进行。新创企业组织学习主要受创业者知识基础、心智模式及其战略共识以及新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组织文化与社会资本的影响。因此,创业者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并积极引领组织学习,强化知识管理基础,做好组织学习规划,加强员工组织学习相关指导与培训,将新创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并加强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莉
在当前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化发展的环境下,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开始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带动了企业的业财融合。以当前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发展为基础,文章主要对当前数智化环境下,国有企业财务业财融合的转型发展作为对象,从企业的观念、工作人员以及业务流程等多方面,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开展业财融合数智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以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为基础,提出了业财融合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路径。
关键词:
业财融合 国有企业 财务 数智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李韬奋 党兴华 单欣
论文将动态能力作为解释组织学习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建立了其关系模型,以制造业部分上市公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信度效度分析、回归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研究理论模型符合可接受的适合度检定水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影响显著且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较弱,动态能力中介作用明显。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企业绩效 结构方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璐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下,一个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已成为其能否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关于组织学习的文献大多都局限在发达国家中的一些大型企业。而即便在西方与日本,对于组织学习的定义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中国企业中组织学习活动已经成为研究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新起点。本研究通过问卷对不同行业典型企业的中层和普通管理人员及大量员工进行调查,得出一系列中国企业有关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组织学习与创新能力同企业所在行业特征和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业务特征等因素相关,但很难显示出文化特异性的迹象。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