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4)
2023(10112)
2022(8163)
2021(7655)
2020(6228)
2019(13762)
2018(13280)
2017(25141)
2016(12725)
2015(13860)
2014(12845)
2013(12691)
2012(11615)
2011(10653)
2010(11081)
2009(10765)
2008(9572)
2007(8906)
2006(7982)
2005(7243)
作者
(32908)
(28337)
(27383)
(25830)
(17193)
(13366)
(12201)
(10680)
(10549)
(9688)
(9520)
(9262)
(8629)
(8608)
(8461)
(8332)
(7956)
(7868)
(7838)
(7792)
(6813)
(6634)
(6628)
(6595)
(6433)
(6230)
(6187)
(5958)
(5657)
(5535)
学科
(53878)
(52214)
经济(52166)
(48641)
管理(35610)
(32994)
企业(32994)
农业(32703)
(25662)
金融(25662)
(23219)
银行(23211)
(22590)
中国(22213)
业经(20133)
技术(17205)
(15690)
地方(14615)
方法(14337)
(13264)
农业经济(12479)
数学(12400)
数学方法(12317)
技术管理(11730)
中国金融(11025)
(10940)
(10350)
(9678)
(9428)
农村(9411)
机构
学院(172358)
大学(164396)
(78053)
经济(76548)
管理(70077)
理学(60272)
理学院(59784)
管理学(59144)
管理学院(58813)
研究(56731)
中国(52559)
(45367)
(34148)
农业(33694)
(32250)
科学(30045)
中心(29872)
业大(29047)
(26987)
(26425)
财经(26332)
(24029)
研究所(23451)
经济学(22689)
经济管理(21992)
(21973)
(20988)
经济学院(20441)
农业大学(20298)
(20209)
基金
项目(113367)
科学(91646)
研究(90751)
基金(82003)
(69400)
国家(68603)
科学基金(60655)
社会(60446)
社会科(57054)
社会科学(57043)
(47881)
基金项目(44052)
教育(39061)
编号(38059)
(37128)
自然(35120)
自然科(34390)
自然科学(34386)
自然科学基金(33858)
(30821)
资助(30078)
成果(29757)
(27909)
创新(27741)
(26959)
课题(25566)
国家社会(25216)
(24985)
(24901)
(24847)
期刊
(94396)
经济(94396)
(53264)
研究(52024)
中国(43776)
(35932)
金融(35932)
农业(35608)
(24702)
管理(23798)
科学(22864)
业经(22301)
学报(21474)
大学(18661)
教育(17892)
学学(17840)
(16165)
技术(15270)
农村(14812)
(14812)
农业经济(14503)
财经(12467)
问题(12426)
经济研究(11950)
科技(10812)
(10673)
世界(10605)
(9896)
技术经济(9811)
经济问题(9640)
共检索到275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洪远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与改革试验项目的设立 1、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我国的出现,是农村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农村金融体制和投资机制改革推动的产物 1978年后,我国农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农村商品经济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村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芸  汪三贵  
随着农民从事的产业日趋多元化和非农化 ,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下降 ,风险加大。深入分析金融机构运行中的问题 ,加快其内部的机制改革 ,进行金融创新对于金融机构扭亏增赢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明龙  
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就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结果之一。人们习惯地把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称作新生事物,因为它是完全不同于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融资模式的一种体制外组织。本文把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当作是对传统农村金融制度的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晟  涂步天  程寨华  
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业物流作为其中的薄弱环节,其发展存在着很多不足。现代农业物流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及金融供给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建设的"瓶颈"。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物流,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建设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必须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是实现农业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奇  
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仅决定自身的经营发展,而且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善,兴农科技的推进,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体系、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农村信贷平台、农村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业务结构、农村金融市场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建平  
论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我国农村金融中的定位陶建平农村合作基金会自组建以来,以“自愿互利、互助合作”为宗旨,服务社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资金融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社区性的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德鹏  周永政  
现在,农村合作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机构和网点已遍布全国农村,在办会宗旨上,已不再是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而正在演变成一个经营贷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根据国家最近提出的整顿金融秩序的要求,我们认为基金会必须停办金融业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惠芳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农村经济获得飞跃式发展,农村金融在对信贷扶贫、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资金需求产生较大变化,加之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组织逐步建立起来。但在其运行中出现资金来源少、成本与信息资源不完善、缺少风险防控机制、缺少明确监管目标等问题。因此需要分析微型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运行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春晖  孙良顺  
新一轮增量式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和促进农村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步伐。随着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逐渐由竞争主体不足转向农村金融监管滞后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长的矛盾。因此,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认真分析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从建立统一核算系统,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完善法律制度以及改善监管环境等方面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具有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改革,应破除体制内正规金融压制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路径依赖,摒弃建构主义规则对民间资本的歧视,合并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公司称谓,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牌照升级转换制度框架,完善与其风险相匹配的合规监管制度,形成农村小型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两驱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框架,从根本上发展适宜"三农"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组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利峰  胡滨  
农业投资需求大、周期长、见效慢,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困难,以基金模式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是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打破农业发展融资难的瓶颈,为地区和农业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利峰  胡滨  
农业投资需求大、周期长、见效慢,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困难,以基金模式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是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打破农业发展融资难的瓶颈,为地区和农业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龙耀  袁振  
信用贷款能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是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约着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信用贷款。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信用贷款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可能。本文以2014—2019年苏、浙、闽三省110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信用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占比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担保贷款占比,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降低农村地区经营主体获得贷款的门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势力较弱和成本收入比较高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对其信用贷款占比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本文还发现,受到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在将贷款信用结构从担保贷款向信用贷款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下降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伦  
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中涉农物权法条的简略分析,结合笔者在金融实践中发现的新农村问题,旨在对金融支农产品创新提供一个可操作物产品开发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