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1)
2023(6282)
2022(5130)
2021(5085)
2020(3849)
2019(9217)
2018(9155)
2017(16902)
2016(9454)
2015(10478)
2014(10283)
2013(9728)
2012(8969)
2011(7942)
2010(8342)
2009(7434)
2008(7266)
2007(6458)
2006(5451)
2005(4759)
作者
(24977)
(21081)
(20898)
(19788)
(13277)
(9907)
(9566)
(8231)
(8046)
(7588)
(7270)
(7019)
(6675)
(6585)
(6551)
(6376)
(6209)
(6181)
(6173)
(6084)
(5163)
(5061)
(5025)
(4803)
(4788)
(4672)
(4651)
(4575)
(4292)
(4153)
学科
(39575)
经济(39549)
管理(23024)
(19747)
方法(16789)
(15565)
企业(15565)
数学(15414)
数学方法(15024)
(10919)
地方(10421)
中国(9862)
业经(7803)
农业(7477)
理论(7004)
(6519)
(6176)
(5945)
环境(5701)
教学(5502)
技术(5144)
(5130)
教育(5075)
(5009)
(4962)
贸易(4954)
(4941)
地方经济(4747)
(4661)
(4484)
机构
学院(120124)
大学(117236)
管理(45473)
(43772)
经济(42471)
研究(40608)
理学(38998)
理学院(38483)
管理学(37387)
管理学院(37160)
中国(30288)
(28166)
科学(25186)
中心(19942)
(19534)
(19369)
(18964)
业大(18673)
北京(18530)
(18306)
研究所(17479)
(17328)
师范(17160)
(15945)
(15759)
技术(15499)
农业(14832)
财经(14358)
师范大学(13602)
(13083)
基金
项目(84175)
科学(66081)
研究(63473)
基金(58467)
(50539)
国家(50068)
科学基金(43462)
社会(38236)
社会科(36027)
社会科学(36020)
(33969)
教育(31217)
基金项目(30622)
(29757)
自然(28211)
自然科(27531)
自然科学(27527)
编号(27291)
自然科学基金(26963)
资助(24300)
成果(21722)
课题(20344)
重点(19206)
(18729)
(17948)
(17768)
(17043)
创新(16610)
规划(16198)
大学(15922)
期刊
(50440)
经济(50440)
研究(34616)
中国(30203)
教育(21374)
(18637)
管理(17163)
学报(16812)
科学(16303)
技术(14096)
大学(13486)
(13222)
农业(12855)
学学(12311)
(10028)
金融(10028)
业经(8802)
职业(8286)
统计(7161)
经济研究(7114)
问题(6805)
(6749)
(6746)
(6685)
资源(6409)
科技(6158)
图书(6091)
财经(6021)
决策(5947)
(5918)
共检索到18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吕斌  
在21世纪和谐理念在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渗透的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地域单元,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持。本文基于社区视角,探讨适于中国城市的面向和谐、多元参与的合作型社区规划途径。本文提倡从以民为本等和谐理念以及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出发,寻求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并提倡最终目标的和谐与规划过程的和谐并重。结合在北京市交道口的实践案例,通过建立"三层次—九阶段"合作过程模型,明确社区多元主体在各参与阶段的角色,突出顺序参与、损益评价、利益补偿等具体方法在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最后,强调通过社区集体行动将规划成果付诸实施,同时并注重社区后评价和反馈,维护和谐成果的可持续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李龙渊  
为稳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非结构性访谈,对北京市东城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东城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经历了资源导入的探索发展、制度建设下专业化发展、政策突破下创新发展的1.0、2.0、3.0阶段,形成了强化政策引领、完善标准规划,践行“运营先行”理念、促进“建管用”有效衔接,打造多元运营模式、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探索优惠收费服务、健全造血机制,完善腾退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新场景的实践经验。在社会化运营“选—用—管—培”的全流程管理链条中,东城区存在缺乏承接主体及资质标准、政府购买资金缺乏合理测算机制、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存在政策瓶颈与现实困境、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系列问题。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持续高效发展需进一步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增进社会化运营正确认知,创设多元激励机制、培育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制定社会化运营承接主体资质条件指南,制定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规范指南,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营绩效考评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吕彪  邹喜华  张军  黄高勇  田广映  刘欣志  李沛阳  蔡檬屿  
为建立平交道口、列车、机动车三方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机制,开发了具有列车接近预警、异物入侵检测并及时报警等功能的平交道口智能防护系统。基于SSH架构和手机APP将列车接近信息发送给道口预警范围内的机动车司机,防止机动车误入道口。采用超声波和人体红外检测技术检测道口内异物,将异物信息通过Zig Bee发送给列车司机,提醒司机采取安全措施。经测试,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长春  程龙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耕地保护、生态安全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在减少,两者的矛盾意味了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对存量土地的深度挖掘将是重要发展途径之一。在这种背景下,老城区的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显得尤为必要,其集约利用潜力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但目前还缺少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别对评价单元和评价因子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计算求得潜力值;最后,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成功地应用了该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久文  丁鸿君  
投融资体系建设是解决地方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手段,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为研究对象,其投融资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融资管理松散,结构性问题突出;融资运作模式单一,动力不足;投融资公司的债务融资空间有限,债务风险大。对策措施是: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创新投融资模式为手段,以打造高效投融资平台为核心,积极推动北京市东城区投融资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敏文,何永娜,李岩,刘秀兰,李宜珠  
本文报告了北京市东城区24个保健科1991-1994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尚未形成稳定下降趋势,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其它先天异常、先天心脏病、肺炎;分析了影响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及今后保健工作应加强的方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岩  潘琳  赵启明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破损、违建失控是历史街区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分析,结合居民意愿调查,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后续保护与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风岚  吴江菊  
地名标识语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其标写既要实用,又要科学规范,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城区的地名标识语标写目前有待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实地考察及对部分外国人的调查与访谈,提出北京城区地名标识语的标写应坚持分级、分层、分类的管理原则,并依此设计了两种标写文本格式,即"汉字+全拼写"和"汉字+全拼写+括注英释"。其中,"汉字+全拼写"为标准格式,用于标写所有地名标识语;"汉字+全拼写+括注英释"为标准补充格式,主要用于部分地点类标识语标写,方便外国游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杨重光  蒋三庚  王铮  
目前,中国京、沪、港等国际化大都市内建成区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逐渐凸现,亟待解决。东城区作为北京市核心城区和建成区,区内土地利用状况对于中国诸多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就目前东城区的土地利用模式来看,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与城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东城区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国际化大都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模式创新的原则、内涵和具体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汤雪梅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流动人口特征及对城区的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常住流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特征及影响是怎样的?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1982年、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100%机器汇总数据及统计年报资料为主,结合已有的流动人口研究资料,比较分析了东城区常住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特点以及对城区人口老化、性别比、文化结构的影响,希望对进一步研究流动人口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芸  
社区规划不仅给人类环境建设提供了合理有序的要求和范式,更为人居环境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并且成为现代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文章对社区规划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的演进进行了归纳分析,对现代社区规划的内涵与重点、目标与策略作出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释,以期对当代中国城市科学和谐发展及其规划研制产生积极的学理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