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6)
- 2023(15456)
- 2022(13207)
- 2021(12234)
- 2020(10122)
- 2019(23538)
- 2018(23606)
- 2017(44116)
- 2016(24870)
- 2015(28559)
- 2014(29030)
- 2013(28381)
- 2012(27140)
- 2011(24959)
- 2010(25868)
- 2009(23992)
- 2008(24116)
- 2007(22126)
- 2006(19965)
- 2005(18694)
- 学科
- 济(105728)
- 经济(105598)
- 管理(68440)
- 业(64177)
- 企(50395)
- 企业(50395)
- 方法(39452)
- 中国(35951)
- 数学(34054)
- 数学方法(33735)
- 农(30603)
- 地方(27427)
- 财(27019)
- 制(25241)
- 业经(23756)
- 教育(22329)
- 学(21846)
- 农业(20075)
- 银(19805)
- 银行(19763)
- 贸(19676)
- 贸易(19658)
- 行(19047)
- 易(18983)
- 融(18650)
- 金融(18646)
- 理论(17446)
- 体(16908)
- 环境(16495)
- 发(16396)
- 机构
- 大学(365038)
- 学院(362358)
- 济(147712)
- 经济(144226)
- 研究(131673)
- 管理(128804)
- 理学(108359)
- 理学院(106951)
- 管理学(105194)
- 管理学院(104475)
- 中国(97655)
- 京(80052)
- 科学(78068)
- 财(72746)
- 所(68208)
- 研究所(61013)
- 农(60380)
- 江(59295)
- 中心(58919)
- 范(56195)
- 师范(55763)
- 财经(55559)
- 北京(52034)
- 业大(49971)
- 经(49964)
- 农业(46929)
- 州(46908)
- 院(46761)
- 经济学(45332)
- 师范大学(45086)
- 基金
- 项目(223260)
- 科学(175236)
- 研究(171360)
- 基金(156501)
- 家(134754)
- 国家(133458)
- 科学基金(112232)
- 社会(106398)
- 社会科(100542)
- 社会科学(100513)
- 省(89611)
- 教育(83615)
- 基金项目(81847)
- 划(76321)
- 编号(72887)
- 自然(68397)
- 自然科(66636)
- 自然科学(66616)
- 自然科学基金(65416)
- 资助(63820)
- 成果(63168)
- 课题(53652)
- 发(53573)
- 重点(51968)
- 部(50847)
- 创(46422)
- 性(44590)
- 制(44141)
- 教育部(43623)
- 发展(43516)
- 期刊
- 济(176826)
- 经济(176826)
- 研究(121597)
- 中国(86249)
- 教育(66025)
- 农(56739)
- 财(56403)
- 学报(53393)
- 科学(49182)
- 管理(48456)
- 大学(41185)
- 融(38656)
- 金融(38656)
- 农业(38000)
- 学学(37196)
- 技术(34028)
- 业经(29281)
- 财经(28099)
- 经济研究(27350)
- 经(24216)
- 问题(23589)
- 业(19768)
- 贸(19584)
- 技术经济(17569)
- 坛(17469)
- 论坛(17469)
- 图书(17405)
- 职业(17297)
- 理论(17247)
- 国际(17170)
共检索到580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冒荣 宗晓华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后大众化时代。然而,高校间非合作博弈与无序竞争现象却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争夺公共资源的零和博弈,分工模糊的市场竞争,以及学术声誉的"瑜亮式"角逐等方面,给高等教育发展造成难以承受的效率损失。依据合作博弈理论与学术资本的聚集效应和可共享性,高校间的协调与联合策略能提高整体收益,而区域集群是催生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为创造合作博弈空间,促进高校集群发展,必须建立公正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和多元评价制度。
关键词:
后大众化 高等教育 合作博弈 区域集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并获得了高等教育,但这种获得具有两种不同的机制:占有与体验。占有是外在的、表面的拥有,不是完整和实质意义上的知识传承机制;体验则是个体身心参与到知识活动中,感受身在其中的教育存在,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承本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占有倾向充斥于教育的各层面各环节,造成人们对高等教育获得感的缺失,导致高等教育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出现人的异化。在后大众化时代,为了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社会与个人的福祉,必须从占有走向体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田 王德清
在后大众化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遭遇困厄之境。无论是从政府自身责任担当还是从民办高等教育属性出发,政府都应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干预,通过调控与扶助两个基本路径使其积极回应社会诉求,追求"公正"和"质量",从而获得持久、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
后大众化 民办高等教育 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玉君 周丹 唐国忠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高等教育总规划》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合理解决了高校间盲目无序竞争的问题,促进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也存在着院校间无序竞争、盲目升格的问题。借鉴加州经验,结合黑龙江高等教育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各院校职能定位,设立不同的评价机构,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我省高教层次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关键词:
后大众化 区域高等教育 层次化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伟杰 姜宇
在遵循规律与扩大规模间前行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发展平衡的困境,诱发了定位混乱、功能趋同、改革落后、关怀缺失、非合作化明显以及教学质量下降等信任危机,对高等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十分不利。因此,为了化解危机,必须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特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入手,参透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从更迭学制、共享竞争、回归本质等方面出发,促进多类型高校均衡发展、高校财政市场化改革及高校关怀教育伦理化发展,扫清教育改革的拦路虎。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彭红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揭示了这一时期省级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表现以及这种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地方高等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侍建旻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后大众化时代的特征与影响,探究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进而从内部和外部深入剖析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监控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时代,一方面使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服务对象多样化,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等趋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竞争和挑战。因而在大众化时代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在向更高阶段发展进程中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高诉求。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强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稳定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有效度和保持缓冲能力。唯有如此,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淑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群丹 黄伟锋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何协调多元的质量观形成社会共同接受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当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形成了有特色的、创新的教育质量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加忠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师生关系出现师承关系弱化、淡漠甚至对抗化倾向。高校自身在管理上的转变与社会的合理期望,是教育大众化时代建构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高校师生关系 异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婷 阎梦娇
2016年11月25日至27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自全国近100所高校的24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与会。会议收到参会论文86篇,23位专家学者作了会议报告。研讨会回顾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交流研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平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已跨过"温饱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平均每年1.39%的速度提升,普通本专科招生保持平均每年44万人的增长规模,研究生招生按平均每年3.95万人的速度递增;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已达到"合格水平",优质高等学校数所占比例上升到11.8%,高水平大学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省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公平迈向"中满意度",专科生就业率逐渐超过研究生,"211工程"院校与非"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正在拉平。我国26.9%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不能与发达国家媲美,每10万人口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仅为8.93%,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只覆盖4.65%的考生,学历、户籍、性别仍然是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机会公平 公平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海波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上,首先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作用,而后基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现代远程教育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