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9)
2023(2705)
2022(2097)
2021(2087)
2020(1593)
2019(3710)
2018(3599)
2017(6035)
2016(3663)
2015(4434)
2014(4541)
2013(4185)
2012(3917)
2011(3553)
2010(3678)
2009(2984)
2008(2951)
2007(2992)
2006(2646)
2005(2041)
作者
(8832)
(7467)
(7217)
(6976)
(4536)
(3490)
(3345)
(2873)
(2800)
(2790)
(2486)
(2466)
(2456)
(2342)
(2277)
(2268)
(2206)
(2187)
(2175)
(2160)
(1946)
(1871)
(1831)
(1829)
(1727)
(1722)
(1720)
(1661)
(1547)
(1544)
学科
(12306)
经济(12302)
管理(8199)
中国(6258)
(4683)
(4652)
地方(4401)
学校(4293)
教育(3948)
教学(3604)
理论(3552)
(3401)
企业(3401)
业经(3061)
农业(3015)
(2831)
技术(2704)
关系(2573)
(2556)
学法(2552)
教学法(2552)
(2220)
学理(2219)
学理论(2219)
(2187)
建设(2034)
高等(1957)
经济关系(1926)
工作(1834)
联合(1817)
机构
学院(44635)
大学(38691)
研究(15457)
(13138)
管理(12860)
经济(12608)
职业(11691)
技术(10641)
中国(10580)
理学(9982)
理学院(9841)
管理学(9586)
管理学院(9507)
(9108)
科学(8666)
(8623)
职业技术(8451)
技术学院(8051)
(7666)
师范(7615)
教育(7496)
(7312)
中心(7277)
(7217)
(7134)
研究所(6293)
(6109)
(6106)
北京(5867)
业大(5784)
基金
项目(26246)
研究(25369)
科学(20099)
教育(14741)
基金(14637)
编号(13299)
(12980)
社会(12867)
(11893)
社会科(11862)
社会科学(11861)
国家(11694)
成果(11461)
课题(11163)
(10391)
(10232)
科学基金(9636)
基金项目(7638)
规划(7489)
项目编号(7159)
(6932)
重点(6716)
(6662)
(6573)
研究成果(6533)
建设(6240)
年度(6017)
(5903)
(5899)
(5830)
期刊
(20174)
经济(20174)
教育(19176)
中国(17462)
研究(13669)
职业(9279)
技术(8721)
(7758)
技术教育(6120)
职业技术(6120)
职业技术教育(6120)
农业(5348)
管理(5109)
图书(4965)
(4937)
论坛(4937)
学报(4620)
(4283)
科学(4103)
大学(4006)
书馆(3890)
图书馆(3890)
业经(3771)
(3682)
金融(3682)
高等(3177)
学学(3086)
(2602)
职教(2593)
高等教育(2556)
共检索到78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庞海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固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紧紧抓住内涵建设的主旋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围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如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学科专业设置紧扣产业要求,发展路径选择突出合作教育,服务面向定位强调地方特色等,在强化内涵建设中要紧扣"改革""合作""提升"三个关键词,即突出"改革",强调创新;突出"合作",强调协同;突出"提升",强调质量。同时,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应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斌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目前,我国有两千多所地方院校,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泸州医学院始建于1951年,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的交汇处。在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学校面临着和其他地方院校类似的基础薄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兴德  
中外合作办学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特殊化转向常态化、从重设立审批转向全程监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需要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历史的视角去看待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采取的发展举措,属于新生事物。自诞生之日起,至今争论不断。目前,中外合作办学进入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呈现新特点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表现出诸多突出的新变化,主要包括:发展重心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我国,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由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的主体协同组建的有机体,是一种非传统模式的校企合作新形态。其是落实国家政策、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学生中心理念的重要载体,并在“合作新机制、培养新模式、专业新标准、课程新体系、实践新基地、师资新队伍和服务新平台”等内涵要素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践中在治理结构、合作模式、建设动力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对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要通过合作各方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技术服务等实践路径,构建发展新格局,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钢  宿静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已步入工业化中期的阶段,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水平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品质"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进程,决定职业教育质量优劣的是教师,确切地讲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搞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便具有了重大意义。从职业教师个体心理过程的角度对职业教师的内涵加以诠释,对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玉杰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战略。正确认识和明晰办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科学凝练和强化建设办学特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永洲  钟明元  孙泽文  
高职院校只有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办学特色的内涵,把握影响办学特色形成和培育的各种因素,准确识别自身优势和劣势,及时发现外部机遇和威胁,探索办学特色培育机制,确定可持续发展路径,从而追求卓越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智勇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多义性,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截至目前,主要经历了种间差异和种内差异两个阶段,并相继出现了类属特色、层级特色、国别特色和个别特色四个层面的涵义。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已经或正在进入精细化和微调阶段。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公有性与排他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稳定性与创新性、自发性与自觉性、内隐性与外溢性、整体性与局部性、战略性与战术性的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明义  马君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四个具体路径,并提出了几点策略性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龚小涛  贺建锋  吴昊  
本文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高职战线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宏、中、微"三位一体的内涵体系,从世界性、发展性及特色性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专业建设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产教融合主线等方面介绍了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等4方面提出创建高水平院校建设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詹先明  
高职院校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实现"就业导向"的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深化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开展专门知识、技能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孝四  
近年来,高职内涵建设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问题之一便是对人文内涵建设存在忽视或轻视的现象。人文内涵建设不仅关系到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精神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价值导向,人文课程建设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人文内涵建设的深厚土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清香  
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现状,在吸取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准确理解把握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所包含的职业元素、创业元素、诚信元素、技术元素,增强高职文化自觉与自信,吸纳现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精神,通过整合与重构,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内在需求。加强动漫专业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提高动漫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制定"三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维"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三整合"课程体系、打造"三具备"师资队伍、建设"三合一"实训基地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