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35)
- 2023(21669)
- 2022(17953)
- 2021(16469)
- 2020(13804)
- 2019(31267)
- 2018(30971)
- 2017(58620)
- 2016(32035)
- 2015(36215)
- 2014(36320)
- 2013(35883)
- 2012(33533)
- 2011(30428)
- 2010(31210)
- 2009(29479)
- 2008(29480)
- 2007(27246)
- 2006(24717)
- 2005(22986)
- 学科
- 济(146613)
- 经济(146418)
- 业(108285)
- 管理(100281)
- 企(88683)
- 企业(88683)
- 方法(52379)
- 农(51269)
- 中国(42199)
- 数学(41915)
- 数学方法(41493)
- 财(39936)
- 业经(39285)
- 农业(34031)
- 地方(33467)
- 制(32472)
- 学(28407)
- 务(25388)
- 财务(25327)
- 财务管理(25265)
- 贸(24423)
- 贸易(24401)
- 银(24229)
- 银行(24181)
- 企业财务(23935)
- 理论(23735)
- 易(23579)
- 体(23461)
- 行(23288)
- 技术(23177)
- 机构
- 学院(466893)
- 大学(462823)
- 济(198091)
- 经济(193777)
- 管理(173974)
- 研究(164782)
- 理学(146568)
- 理学院(144949)
- 管理学(142577)
- 管理学院(141706)
- 中国(129068)
- 京(99668)
- 科学(97708)
- 财(95171)
- 农(87548)
- 所(85043)
- 江(76646)
- 研究所(75859)
- 中心(75506)
- 财经(72888)
- 业大(68692)
- 农业(67524)
- 经(65685)
- 北京(63439)
- 范(61646)
- 师范(61030)
- 经济学(60074)
- 州(60067)
- 院(58752)
- 省(53804)
- 基金
- 项目(292260)
- 科学(229430)
- 研究(218475)
- 基金(209017)
- 家(181102)
- 国家(179364)
- 科学基金(153122)
- 社会(139179)
- 社会科(131453)
- 社会科学(131418)
- 省(116752)
- 基金项目(109290)
- 教育(100338)
- 划(96497)
- 自然(95308)
- 自然科(93034)
- 自然科学(93008)
- 自然科学基金(91380)
- 编号(90281)
- 资助(84709)
- 成果(75287)
- 发(66934)
- 重点(66086)
- 部(64572)
- 课题(63750)
- 创(62057)
- 创新(57550)
- 国家社会(57322)
- 制(56497)
- 性(56113)
- 期刊
- 济(242528)
- 经济(242528)
- 研究(146250)
- 中国(107948)
- 农(84980)
- 财(77674)
- 学报(72389)
- 管理(69769)
- 科学(66920)
- 农业(56652)
- 教育(56136)
- 大学(55880)
- 学学(52445)
- 融(51472)
- 金融(51472)
- 技术(43669)
- 业经(40921)
- 财经(37607)
- 经济研究(37229)
- 经(32544)
- 问题(31484)
- 业(30919)
- 技术经济(25141)
- 贸(24515)
- 世界(23961)
- 版(23705)
- 国际(21838)
- 现代(21535)
- 商业(21350)
- 统计(21103)
共检索到74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雅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一直未得到缓解,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经达到6(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虽然中央今年出台了减税和补贴的措施,但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困难的最根本原因在于黄宗智揭示的“拐杖逻辑”:即“过密型”农业生产的小农家庭像一个虚弱的病人,只有靠“兼业化”这根拐杖才能生存下去。这一逻辑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依然存在着。如何克服“拐杖逻辑”?无疑,A·蔡雅诺夫的合作制的纵向一体化的小农经济的发展道路被将近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这一点和黄宗智的在“反过密化”过程中留利于农村,让利于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雅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一直未得到缓解,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经达到6: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虽然中央出台了减税和补贴的措施,但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合作制的农业纵向一体化被世界各国及我国的发展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目前我国以合作制为核心的农业纵向一体化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Hiranya D.Dias 王洁
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里,发展中国家为寻求经济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诸如城市—工业化模式、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型增长、农村综合发展、"两条腿走路"、满足基本的人类需求和减缓贫困等。这些措施并不相互排斥。然而,一些措施在某些国家效果显著,在另一些国家却以失败告终。在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雨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出,因而农业生产依旧以家庭单位为主体,虽然近些年来规模化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这也是由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等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小农经济必然长期存在,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存在逻辑 发展方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戎向平 许倩
本文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既不能承担自然风险,也不能承担市场风险;改造小农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和资本制是组织基础改造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必须引入现代工业和科技成就。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合作制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赵祥云
通过农地规模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损害小农户利益,压缩小农经济的发展空间。而通过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其直接服务小农户的有效实现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村集体的统筹作用,激发小农经济的生命力,维护小农户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破除束缚小农的外在约束性条件,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使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成为可能。农民家庭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是在充分尊重小农户根据资源禀赋和社会环境变化自由选择进城与返乡权利基础上平衡城乡劳动力,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并有序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可行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谦
资本化农业如何改造小农,是农政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两个理论——马克思主义和恰亚诺夫理论——都有不足:前者忽视了商业资本通过纵向一体化及各种商品关系对小农生产的资本化改造,以及在商品关系中发生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而后者则在微观层面忽视了劳动力商品化对小农家庭经济行为的改造。这两个理论恰好在这两点上分别对对方做了有益的补充。本文在重新批判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恰亚诺夫理论的基础上,将两条理论路线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提出农业资本化的“横向集中”和“纵向集中”两条道路,并以当代中国农政变迁的实践来辅以阐述这两条道路所形成的多种资本改造小农农业生产及从小农家庭获取剩余的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谦
资本化农业如何改造小农,是农政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两个理论——马克思主义和恰亚诺夫理论——都有不足:前者忽视了商业资本通过纵向一体化及各种商品关系对小农生产的资本化改造,以及在商品关系中发生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而后者则在微观层面忽视了劳动力商品化对小农家庭经济行为的改造。这两个理论恰好在这两点上分别对对方做了有益的补充。本文在重新批判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恰亚诺夫理论的基础上,将两条理论路线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提出农业资本化的“横向集中”和“纵向集中”两条道路,并以当代中国农政变迁的实践来辅以阐述这两条道路所形成的多种资本改造小农农业生产及从小农家庭获取剩余的方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文斌 陈昭玖 朱朝晖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产业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綦好东 王瑜
将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以至销售实施一体化经营,延伸价值链,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已成为农工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本文分析了我国农工企业的发展特征,选取2008-2012年58家上市农工一体化企业与97家上市农工非一体化企业年度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其5个会计年度的收益差异情况。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农工一体化企业地区分布不均,前身大多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时间受证券监管和农业税收政策影响明显,发展中受创投机构青睐,投资经营呈多元化趋势;纵向农工一体化企业的收益优势较为明显,单一经营农工一体化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都明显高于农工非一体化企业;尽管二者的管理费用率差异不显著,但农工一...
关键词:
农工企业价值链 纵向一体化 盈利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勇
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高度紧张关系,造成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小农经济的相互加强,制约了"三农"发展,也阻碍了现代农村金融的孕育和生发。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地制度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影响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提出和实证检验了完善土地制度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理论命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 李大兵 常锐
本文首先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而加入纵向一体化程度后,探究纵向一体化程度在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并以此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股权结构 纵向一体化战略 企业绩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绍凤 向国成 汪金成
本文以杨小凯等人的分工与消费多样化同时演进的新兴古典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多样化只有在不使生产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或减少生产者固定学习费用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命题,提出了通过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分担农民的学习费用、改善农业的交易效率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以实现我国小农经济效率进一步改进的基本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光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户)排挤小农场(户)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自进入清代中叶以后,人地比率逐渐下降至"维生型小农经济"的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经济的破产和衰亡。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隐含着"产权虚置"和"集体成员权平等"的平分机制,使明清以后出现"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的趋势更加凸现,造成了几亿农民在高强度劳动投入和过密型种植模式下的土地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下降。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