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9)
2023(9497)
2022(8427)
2021(7821)
2020(6694)
2019(15429)
2018(15512)
2017(29330)
2016(16041)
2015(18154)
2014(18123)
2013(17774)
2012(16599)
2011(15140)
2010(15631)
2009(14419)
2008(14558)
2007(13770)
2006(11756)
2005(10419)
作者
(46573)
(38930)
(38831)
(36882)
(24583)
(18795)
(17705)
(15147)
(14346)
(14014)
(13177)
(13024)
(12502)
(12236)
(12138)
(12100)
(11917)
(11481)
(11351)
(11123)
(9677)
(9638)
(9296)
(9050)
(8882)
(8775)
(8652)
(8647)
(7977)
(7860)
学科
(64500)
经济(64446)
管理(51153)
(48679)
(40817)
企业(40817)
方法(27748)
数学(23664)
数学方法(23423)
(18935)
技术(17612)
中国(16966)
(16265)
业经(14448)
(14241)
地方(13984)
(12914)
环境(12852)
农业(12561)
技术管理(12304)
(11894)
贸易(11884)
理论(11686)
(11478)
(11140)
(10659)
银行(10627)
(10358)
(10107)
(10094)
机构
学院(228850)
大学(225743)
(91554)
经济(89408)
管理(87847)
研究(75318)
理学(74879)
理学院(74037)
管理学(72778)
管理学院(72336)
中国(57331)
(47599)
科学(47213)
(41887)
(39540)
(38559)
(37384)
中心(35743)
研究所(34803)
业大(34337)
财经(32811)
农业(30720)
北京(30165)
(30110)
(29908)
师范(29817)
(29430)
经济学(27238)
(27165)
技术(26454)
基金
项目(147455)
科学(115398)
研究(110613)
基金(103309)
(89529)
国家(88721)
科学基金(75778)
社会(67966)
社会科(64254)
社会科学(64235)
(61368)
基金项目(55545)
教育(51456)
(50364)
自然(48152)
自然科(46928)
自然科学(46914)
编号(46368)
自然科学基金(46084)
资助(41008)
成果(37578)
(36254)
重点(33547)
创新(32957)
(32807)
课题(32699)
(31761)
科研(27885)
大学(27819)
项目编号(27382)
期刊
(105947)
经济(105947)
研究(65239)
中国(49781)
(35780)
(34194)
学报(34188)
管理(32150)
科学(31688)
教育(29809)
大学(25415)
农业(23736)
学学(23622)
技术(22609)
(20347)
金融(20347)
业经(18843)
财经(15741)
经济研究(15718)
(13737)
问题(13622)
(13590)
科技(13287)
技术经济(13065)
图书(12079)
商业(11290)
(11233)
(11133)
论坛(11133)
(10693)
共检索到345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聪琴  李常洪  
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了产学研的内、外生态,提出产学研生态的三个特点,并给出了构建适合合作创新的产学研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锋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与中小企业由于在科研实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匹配性,双方开展合作基础坚实,大有可为。但是由于双方在对科研成果的价值导向、信息沟通反馈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为此,双方应积极转变观念,共同构建科研平台,完善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赵惠英  王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体中 ,其行为对合作创新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成功实施合作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行为的具体要求 ,并据此构建了我国成功实施合作技术创新中企业应有行为六大要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李高扬  
为了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博弈双方的动态策略调整过程规律,揭示其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将博弈理论分析法与动态演化过程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行为,并对策略选择行为的动态稳定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博弈双方最终选择何种策略不仅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而且对鞍点的阈值具有敏感性。最后给出几点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晶石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它是生产、科学和技术三方互动的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蓝晓霞  刘宝存  
政府是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发起者和主要推动力量。由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仅能更有效地使用资金和资源,还能大力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界的密切合作。美国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保障、科技政策引导、经济手段支持、中介平台服务等方面,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丁德科  丁巨涛  
西部省份国防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领域宽广。面对国防科技经济优势,西部省份应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军地合作技术创新的思路,探索实现路径与发展机制,加强国防科技与地方科技之间的各种合作,促进科技和生产要素在军地之间合理流动,打造军地合作技术创新的强势产业,实现区域科技经济与国防科技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琳  郑刚  杨军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邻近视角出发,解析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以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明显;高技术企业对地理邻近的依赖明显弱于传统产业企业,大型企业弱于中小型企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赵烨烨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提升企业核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学林  张国祯  
本文针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产学研合作网络的问题,构造了基于社会资本中社会关系网络和产学研合作网络的超网络模型。根据超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水平和合作水平两个决策变量,建立了产学研各方基于关系价值最大等多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运用变分不等式求解。基于研究,本文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超网络均衡实现框架,并给出实现超网络均衡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志华  倪自银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大学、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暂时让渡,其本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人员人力资本之间一组契约关系的结合。这两类人力资本不同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合作创新中的主体,企业家拥有合作项目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技术创新人员收入中应该包含一部分不确定报酬。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和企业创新机制需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改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霞  刘国巍  
针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产学研合作网络的问题。首先构造了基于社会资本中社会关系网络和产学研合作网络的超网络模型。根据超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水平和合作水平2个决策变量,建立了产学研各方基于关系价值最大、合作收益最大、合作风险最小和成本最小等不同偏好下的多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运用变分不等式求解。研究发现:(1)在社会资本中的关系资本积累较低时,很难得到同时满足所有个体最优目标约束条件的社会关系水平和合作水平(流),超网络均衡状态难以实现;(2)即使关系资本积累足够,但认知资本较低时,得到的超网络均衡也不稳定。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超网络均衡实现框架,并找到了实现超网络均衡的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健  
产学研合作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广东省地方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昭锋  
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社会化是强化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的现实选择。社会化是国外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机制和重要制度安排。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提升对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宏伟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活动过程,需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深入,影响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关于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大都忽略了创新过程的演进对于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着重探讨创新过程演进与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上,依据创新过程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阶段划分,将过程阶段的思想引入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之中,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基于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模型,以期为实践中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运行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