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1)
- 2023(12071)
- 2022(10075)
- 2021(9314)
- 2020(7785)
- 2019(17159)
- 2018(17107)
- 2017(32409)
- 2016(16786)
- 2015(18869)
- 2014(18306)
- 2013(17696)
- 2012(16185)
- 2011(14448)
- 2010(14491)
- 2009(13381)
- 2008(13456)
- 2007(12332)
- 2006(10739)
- 2005(9676)
- 学科
- 济(67707)
- 经济(67610)
- 管理(62293)
- 业(59576)
- 企(52671)
- 企业(52671)
- 方法(24237)
- 技术(22232)
- 财(20736)
- 业经(19534)
- 数学(19361)
- 数学方法(19064)
- 制(18446)
- 中国(18115)
- 农(17788)
- 体(13934)
- 产业(13855)
- 技术管理(13851)
- 务(13698)
- 财务(13666)
- 财务管理(13637)
- 地方(12992)
- 企业财务(12991)
- 理论(12921)
- 银(12144)
- 银行(12124)
- 农业(12022)
- 行(11536)
- 学(11244)
- 融(11198)
- 机构
- 学院(236604)
- 大学(234220)
- 济(99862)
- 经济(97862)
- 管理(96911)
- 理学(82782)
- 理学院(82012)
- 管理学(80895)
- 管理学院(80406)
- 研究(75385)
- 中国(57641)
- 财(48669)
- 京(48373)
- 科学(41653)
- 财经(37647)
- 江(36946)
- 中心(35980)
- 所(35312)
- 经(34011)
- 农(31610)
- 研究所(31300)
- 业大(30394)
- 经济学(30306)
- 北京(30086)
- 州(29352)
- 范(28587)
- 师范(28337)
- 财经大学(27856)
- 院(27752)
- 经济学院(27307)
- 基金
- 项目(157119)
- 科学(126444)
- 研究(122096)
- 基金(113793)
- 家(97100)
- 国家(96278)
- 科学基金(85000)
- 社会(79554)
- 社会科(75626)
- 社会科学(75614)
- 省(63235)
- 基金项目(60081)
- 教育(55395)
- 自然(51552)
- 划(51263)
- 自然科(50443)
- 自然科学(50432)
- 编号(49861)
- 自然科学基金(49598)
- 资助(44027)
- 成果(41120)
- 创(39044)
- 制(36174)
- 创新(35518)
- 重点(35028)
- 部(34685)
- 发(34505)
- 课题(33948)
- 国家社会(33550)
- 项目编号(31809)
- 期刊
- 济(114021)
- 经济(114021)
- 研究(69913)
- 中国(53250)
- 财(40423)
- 管理(40057)
- 学报(30146)
- 农(29681)
- 科学(29579)
- 教育(28779)
- 技术(24943)
- 大学(24105)
- 学学(22320)
- 融(21933)
- 金融(21933)
- 农业(20055)
- 业经(19512)
- 财经(18877)
- 经济研究(18218)
- 经(16447)
- 图书(14130)
- 科技(14128)
- 技术经济(13923)
- 问题(13899)
- 坛(12719)
- 论坛(12719)
- 理论(11316)
- 财会(11240)
- 贸(11178)
- 业(11092)
共检索到36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大明
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合作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更加复杂,而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重新测度合作创新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信息技术应用对合作创新的改造效应。结果表明:合作创新在区域层面上与产业升级呈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位于U型曲线右侧,越过极小峰值发挥正效应,信息技术应用在该机制中发挥作用。此外,我国地区间呈异质性特征,信息技术应用对合作创新的普惠作用更多体现在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中西部及偏远地区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地,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予以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结论对实施合作创新、运用"互联网+"推动产业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祥耀 金一禾 毕祎
文章将家族企业传承进程分为参与管理、共同管理和接收管理三个阶段,研究传承进程的不同阶段推动还是抑制了家族企业创新。文章利用2012-2014年A股主板上市家族企业的404个代际传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会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减少。具体而言,二代进入家族企业管理层参与管理或者二代与一代共同管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抑制了创新,即参与管理降低了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共同管理也减少了研发投入强度;二代接任董事长职位完成接收管理后,可能会重新推动家族企业创新,使之逐渐恢复到未传承前的创新水平。因此,传承进程的三阶段划分可以作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理论基础,需要充分认识到传承进程不同阶段的...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传承进程 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雄浪 陈锁
本文以我国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的本地和邻地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政府型环境规制对本地和邻地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正"U"型,即政府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但在长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第二,市场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在本地表现出倒"U"型,而在邻地的市场化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效应的大小跟空间属性有关;第三,整体来看,2000~2006年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在实施环境规制时不存在策略性博弈。2007年以后,政府型环境规制在本地和邻地的影响皆显著为正"U"型,市场化环境规制在本地和邻地的影响皆为倒"U"型,这说明区域环境规制的竞争形态逐渐向"逐顶竞争"方向转变。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冰冰 刘爱梅
使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将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分析两类政策工具搭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政府补贴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和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代表的竞争政策均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但税收优惠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创新效应不明显;考虑政策叠加效应后发现,补贴政策和竞争政策共同实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冲突抑制作用,而税收优惠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叠加的冲突效应不显著;在不同行业竞争水平条件下,政策叠加效应呈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得出,政府补贴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对周边城市创新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竞争政策会产生负向溢出效应。因此,应推动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间关系,协同推动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若琳 任金政 王遂昆
近年来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担忧,为探究如何引导实体经济回归正轨,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能够引领企业“去虚归实”;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削弱了技术创新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技术创新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最终能够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价值的效果。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和强融资约束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强企业创新意识以及引导金融回归实体提供新的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金融化 股权激励 经济后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邢孝兵 徐洁香 王阳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的"促进口"政策,但是其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水平产品的进口可能会通过竞争效应抑制进口国的技术创新。利用48个国家2004—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发现,高技术水平产品的进口对于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低技术水平产品的进口则对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我国扩大进口的贸易再平衡政策的实施必须兼顾其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影响。
关键词:
进口贸易 高技术产品 技术创新 抑制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亮 蒋伏心 王钺
通过构建综合考虑技术创新、环境、能源的绿色创新指标体系,从空间外部性的视角,探讨产业集聚水平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运用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具有"U"型双门槛效应,集聚水平较低时,产业集聚抑制地区绿色创新;随着集聚水平的增加,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的负面作用逐渐减弱;当集聚水平跨过更高的门槛值时,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有激励作用。因此,应动态的处理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根据集聚水平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政策。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空间外部性 绿色创新 门槛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伟 周静怡 杨霞
本文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撤县设区”改革通过提升企业高技能劳动力的比重而促进了创新。
关键词:
政府推动型城镇化 企业创新“ 撤县设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娜 王博
笔者基于企业微观层面,通过构建多寡头古诺博弈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效应,且影响程度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有着密切关联;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行业的主要创新动机——"垄断驱动型"和"竞争驱动型"有关,同时"垄断驱动型"行业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要高于"竞争驱动型"行业;而且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及其研发成果转化率都会对企业研发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采用中国2008—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106家上市企业研发数据,以及DEA-MAlMqUist模型,对知识产权保护是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支持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分散个体参与到原本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生产中来,即分散式创新和社会化生产方式开始融合。分散个体能够参与到创新与生产活动之中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个体有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二是个体掌握参与创新的工具。生产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这两个条件成为可能,数字产品的反竞争性有效地解决了对分散个体的激励问题。分散式创新是一种不同于企业和市场的新型创新与生产组织模式,由于充分调动了大量异质性个体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有效应对需求多元化造成的技术路线和市场不确定性的提高。分散式创新的参与者以布朗运动模式参与创新过程,创新项目成功的基础是吸引足够数量...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学东 汪园
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究其本质是创新驱动型产业。在创新过程中,专利作为一种标准化、客观化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是衡量领域技术创新的合理指标。因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视角,以武汉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态势、专利申请人、以及专利法律状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来展示专利视角的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现状。最后对量化数据所体现的创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论表明,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专利分析 创新现状 武汉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牟卫卫 刘克富
已有研究对于险资举牌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究竟是扮演长期投资者还是短期投机者角色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视角,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险资举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险资举牌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险资举牌的创新抑制效应具有长期性影响。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成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内部机制的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险资举牌的创新抑制效应在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更加显著。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险资举牌的经济后果,而且对于提升险资价值投资理念、规范险资举牌行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邓坤
当前,学术界关于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存在“治理优化”和“市场合谋”两种观点。文章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不仅有效促进创新投入,而且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即发挥了“治理优化”效应。连锁股东通过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和降低代理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通过获取商业信用,增加企业创新资源。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的中介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垄断性行业对经理人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连锁股东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和规范连锁股东行为、助力企业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连锁股东 企业创新 治理优化 市场合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迎伟 张露 毛竹
创新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源",其创新往往需要一线员工的积极参与。本文以压力评价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服务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重点分析了情绪劳动的表层策略和深层策略在其中起到的不同中介作用,以及验证了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本文分阶段收集到632份服务业员工问卷,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既能通过表层策略负向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又能够通过深层策略增进员工的创新行为,而其中深层策略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组织支持感在表层策略和深层策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并验证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伟贤 周颖惠 朱迪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国地税合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和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地税合并通过征税渠道抑制了企业创新,但通过治理渠道和税收营商环境渠道促进了企业创新,且促进作用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地区营商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地税合并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兼具“提质”和“增效”双重效应。本文结论表明,统一、规范的税收征管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设现代化财税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