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2)
- 2023(14849)
- 2022(12937)
- 2021(12269)
- 2020(10132)
- 2019(22934)
- 2018(22962)
- 2017(44355)
- 2016(23940)
- 2015(26878)
- 2014(26260)
- 2013(25933)
- 2012(23420)
- 2011(21279)
- 2010(21247)
- 2009(19630)
- 2008(18614)
- 2007(16383)
- 2006(14438)
- 2005(12344)
- 学科
- 济(94606)
- 经济(94498)
- 业(72299)
- 管理(67765)
- 企(50936)
- 企业(50936)
- 农(48850)
- 方法(40114)
- 数学(34210)
- 数学方法(33837)
- 农业(32490)
- 业经(25572)
- 中国(23646)
- 财(21375)
- 学(20365)
- 地方(19472)
- 制(17831)
- 环境(17100)
- 贸(16901)
- 贸易(16889)
- 易(16420)
- 理论(15424)
- 技术(15338)
- 和(14931)
- 发(13872)
- 划(13867)
- 银(13638)
- 银行(13595)
- 策(13545)
- 务(13123)
- 机构
- 学院(334684)
- 大学(330628)
- 管理(135938)
- 济(132228)
- 经济(129426)
- 理学(119003)
- 理学院(117767)
- 管理学(115824)
- 管理学院(115241)
- 研究(109314)
- 中国(82045)
- 农(70981)
- 京(69001)
- 科学(68983)
- 业大(56429)
- 财(56307)
- 农业(54480)
- 所(54204)
- 中心(50972)
- 研究所(49633)
- 江(48318)
- 财经(45860)
- 范(44302)
- 师范(43926)
- 北京(42507)
- 经(41942)
- 州(39269)
- 院(39171)
- 经济学(37662)
- 经济管理(37418)
- 基金
- 项目(235516)
- 科学(185670)
- 研究(175173)
- 基金(170536)
- 家(148195)
- 国家(146886)
- 科学基金(126586)
- 社会(110340)
- 社会科(104031)
- 社会科学(104007)
- 省(93028)
- 基金项目(91363)
- 自然(81770)
- 自然科(79786)
- 自然科学(79769)
- 教育(79256)
- 自然科学基金(78320)
- 划(77089)
- 编号(73723)
- 资助(68416)
- 成果(58359)
- 重点(52076)
- 部(51831)
- 发(50849)
- 创(49239)
- 课题(48712)
- 创新(45744)
- 国家社会(44878)
- 科研(44427)
- 教育部(44149)
- 期刊
- 济(148456)
- 经济(148456)
- 研究(92686)
- 农(71568)
- 中国(62372)
- 学报(53285)
- 科学(49557)
- 农业(48764)
- 管理(45307)
- 大学(40852)
- 财(39839)
- 学学(38697)
- 教育(36487)
- 业经(30792)
- 融(28676)
- 金融(28676)
- 技术(28069)
- 业(23325)
- 经济研究(20982)
- 财经(20836)
- 问题(20268)
- 经(17765)
- 版(17491)
- 图书(17157)
- 科技(16986)
- 资源(15943)
- 技术经济(15910)
- 理论(15836)
- 现代(15553)
- 农村(14906)
共检索到477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佩佩 袁雪霈 刘天军
本文基于组织嵌入理论,采用643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嵌入对合作社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组织嵌入显著促进了社员生态生产水平的提升,组织匹配、组织联结和组织牺牲均发挥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在组织嵌入与社员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组织嵌入通过提高社员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水平间接提高其生态生产行为。(3)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在"组织嵌入—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越高,组织嵌入对社员生态生产的促进作用越强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新华
单个农户在农业集群中处于较弱地位,难以跟上集群发展步伐,进而可能扩大集群内的收入差距,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更好地参与农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农户是否加入专业合作社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分析了集群内的社会互动对农户的信念-期望-机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决策。
关键词:
农业集群 农户 专业合作社 社会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合作社 嵌入性 路径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益丰 陈莹钰 潘晓飞
村治模式改良既关系到乡村综合治理的顺利开展,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研究证实乡村善治的基础是对社区经济资源的有效掌控;利用经济资源为农业社区提供优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业社区治理优化的保证;短期内实现合作社与村两委领导者职能重叠,达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供给同步,可以降低农村社区综合治理成本,提高乡村治理成效;中长期内赋予农民合作社更多综合性服务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同时为农业社区提供社会化服务,形成乡村治理良性运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合作社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合作社制度下农户的不同行为会导致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不同关系,也会对农户福利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决策产生不同农社关系,并导致农户福利变化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双重选择模型(Double Selection MoDel,DSM),在处理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偏误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决策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导致了四种农社关系,价格溢价以及农户的专用性投资是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农户的两类决策都对农户的农业收入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明晰农社关系、规范合作社社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琛 孔祥智
将组织嵌入性划分为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个维度,通过对四家奶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探究组织嵌入性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组织嵌入性对其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组织嵌入性程度越高,合作社经营绩效水平越高。结构嵌入性通过规模收益、价值增值和村社协同三条作用机制提升合作社绩效水平,而关系嵌入性通过内部信任和外部声誉两条作用机制对合作社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完善合作社内部制度体系、提高合作社纵向协作程度、实现合作社与村庄协同演进和增强合作社外部声誉有助于实现合作社绩效水平的提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益丰
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生鲜果品,已成为生鲜果品销售的重要途径。使用大樱桃主产区241位果农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影响普通种植户参与电商销售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种植规模、物流便利程度、接受电商培训经历、网购经验均有助于提升普通小农户参与电商销售的意愿;而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将降低小农户参与电商的意愿。本文同时论证了依托合作社集约化经营,促进合作社适度规模化种植与电商销售结合,将成为生鲜果品电商销售的主流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俊毅 王佳
理事长的内驱力与关系嵌入活动对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使用广东省286家合作社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理事长内驱力、关系嵌入与合作社竞争优势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理事长自我效能感和发展激情均对合作社竞争优势产生显著提升作用;亲缘和业缘关系嵌入在自我效能感和发展激情与竞争优势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各中介路径,各中介效应随环境动态性水平升高而减弱。因此,政府部门和理事长应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激发理事长自我效能感和发展激情,助力合作社积极构建亲缘和业缘关系网络,提升合作社竞争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婵娟 左停
本文从嵌入性视角研究合作社的生存空间塑造问题。合作社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外部力量嵌入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互惠机制、服务机制和社会网络机制的建构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增加组织的生存几率。合作社制度嵌入过程中的策略分析表明,不同经营内容的合作组织的嵌入策略也表现出差异,由该产业体系内的市场发育情况所决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越 刘余
使用嵌入性理论,从资源禀赋和社区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基于产业类型、组织结构和利益联结以及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和社区信任路径,解释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依托社区资源实现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进而构建合作社“社区嵌入”的发展路径。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分析贵州省麻江县蓝莓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发现当地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直接决定了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产业选择,据此形成的不同产业使合作社在产业结构的嵌入中也有别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村庄治理形成的良好内部信任机制和村庄能人培育是合作社社区嵌入的重要内生动力。目前脱贫地区合作社发展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未来更要重视合作社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嵌入性,依托禀赋定产业,培育能人促发展,同时适时开展联合发展,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质增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悦
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层组织涣散、产业结构不完善、经济发展缓慢、公共事务受关注度不高等现象。农民合作社可以呈现出多项乡村治理优势,能够满足乡村治理实践工作开展,以农民为主体能够发挥资源共享作用,使得农民个体力量得到有效集中,从而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推广。本文梳理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嵌入背景,结合相应原因,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中宝 胡原 曾维忠 成蓥
[目的]有效激励农户参与林业股份合作社,是加快林业股份合作社发展、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更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关键所在。[方法]基于农户认知对林业股份合作社参与行为的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典型区域的790份农户数据,运用二元Logit、IV-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户生态认知、效益认知、政策认知和社会规范均对林业股份合作社参与行为有正向作用,风险认知对林业股份合作社参与行为有负向作用。按影响程度排序:生态认知>政策认知>风险认知>社会规范>效益认知。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林业股份合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中老年农户更易受效益认知和政策认知的影响,青壮年农户更易受社会规范的影响。[结论]提高农户认知有助于激励其林业股份合作社参与行为。加强林业股份合作社宣传力度,多样化提升农户生态、效益和政策认知,降低风险预期,进一步发挥政府政策推广和农户生态理性作用是释放林业股份合作社参与行为活力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军南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聚焦于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建立了"社会嵌入—治理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该分析框架研究了案例合作社的多重嵌入、层级嵌入和动态演化,指出合作社的决策绝不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层级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一个合作社要提高生存和成功的几率,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结合政府偏好,重视合作社领导人企业家才能的培养,主动调整治理结构,并深度融入当地的社区文化和政治环境。
关键词:
合作社 社会嵌入 治理结构 分析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军南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聚焦于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建立了"社会嵌入—治理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该分析框架研究了案例合作社的多重嵌入、层级嵌入和动态演化,指出合作社的决策绝不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层级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一个合作社要提高生存和成功的几率,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结合政府偏好,重视合作社领导人企业家才能的培养,主动调整治理结构,并深度融入当地的社区文化和政治环境。
关键词:
合作社 社会嵌入 治理结构 分析框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笑寒 陈毓雯
参与专业合作社是当前许多农户面临的一项新选择,而对合作社的满意度是影响其行为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收入差异视角,利用江苏省的入社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多数农户评价一般,总体满意度不高,均值只有2.992,而随着收入水平上升,满意度也相应提高。从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来看,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是正向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家庭农业生产人数呈显著的反向影响,年龄、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年贷款金额、获政府补助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则没有显著影响。从农户分组情况来看,家庭农业生产人数和承包土地面积对所有组的农户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前者是反向,后者是正向,其他因素对各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则不同。因此,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完善合作社收入分配制度、精准政府公共资源投入、鼓励农户土地流转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